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虛勞的結果 展開
- 虛勞
- 貧血食療
虛勞
虛勞
虛勞,中醫病症名,又稱虛損,是由於稟賦薄弱、後天失養及外感內傷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以臟腑功能衰退,氣血陰陽虧損,日久不復為主要病機,以五臟虛證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多種慢性虛弱癥候的總稱。
● 英文名稱:Consumptive Disease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
● 以陰陽、氣血、臟腑虛損為主要表現的虛衰性疾病。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 虛勞是以氣血陰陽虛衰,臟腑虧損,久虛不復成勞為主要病機,以五臟虛候為主要臨床表現的多種慢性虛弱證候的總稱,又稱虛損、虛癆。一般病程較長,多為久病痼疾。
● 臨床可見消瘦憔悴,面色無華,身體羸弱,甚或形神衰敗,大肉盡脫,食少便溏,心悸氣促,呼多吸少,自汗盜汗,或五心煩熱,或畏寒肢冷,脈虛無力等諸多證候。
● 虛勞多因稟賦不足、久病積損、飲食不節、煩勞過度、誤治失治所致。以本虛為主,表現為氣血陰陽虧損。辨證應以氣、血、陰、陽為綱,五臟虛候為目,可分為以下幾點。
● 氣虛:肺氣虛、心氣虛、脾氣虛、腎氣虛。
● 血虛:心血虛、肝血虛。
● 陰虛:肺陰虛、心陰虛、脾胃陰虛、肝陰虛、腎陰虛。
● 陽虛:心陽虛、脾陽虛、腎陽虛。
● 現代醫學中,各器官、各系統發生的多種慢性消耗性和功能衰退性疾病,如出現類似虛勞的臨床表現時,均可參照本病辨治,常見的如慢性疲勞綜合征。
● 歷代醫家對虛勞的治法有諸多不同觀點。
● 張仲景著重溫補脾腎;嚴用和提出“補脾不如補腎”。
● 李東垣長於甘溫補中,從脾胃論治。
● 朱丹溪重視攝養精血,從肝腎論治。
● 張介賓長於調治陰陽精氣,“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中醫內科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