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經濟
混合經濟
混合經濟是各種不同因素在一定社會制度下混合的經濟運行體制。從公私混合的角度看,生產、收入與消費上存在公私混合,從政府在經濟中所起作用的角度看,政府和私人同時對經濟發生作用,從市場與計劃在一種經濟體制範圍內結合的角度看,通過市場機制配置資源、調節經濟運行,同時也運用計劃這一調控手段,對宏觀經濟活動進行預測、規劃和指導,規範微觀經濟,引導市場經濟的發展方向。
混合經濟是指既有市場調節,又有政府干預的經濟。在這種經濟制度中,決策結構既有分散的方面又有集中的特徵;相應地,決策者的動機和激勵機制可以是經濟的,也可以是被動地接受上級指令;同時,整個經濟制度中的信息傳遞也同時通過價格和計劃來進行。
在混合經濟中,政府可能會對以下領域進行調控:
(1)通過稅收、補貼或直接控制價格來調控商品和投入的相對價格。
(2)通過收入稅、福利支出或直接控制工資、利潤、房租等來調節相對收入。
(3)通過法律、直接提供產品和服務、稅收、補貼或國有化調控生產和消費的類型。
(4)通過使用稅收和政府開支、控制銀行借貸和利息、直接控制價格和收入、匯率來調控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和支出赤字的平衡等宏觀經濟問題。
總之,在混合經濟中,通過市場機制的自發作用,經濟社會解決生產什麼和生產多少、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的基本問題,而在市場機制出現錯誤時,則通過政府干預以促進資源使用的效率、增進社會平等和維持經濟穩定和增長。
漢森在1941年發表的《財政政策和經濟周期》中,較系統地解釋了“混合經濟”的含義。他認為,從19世紀末期以後,大多數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就開始逐漸變為私人經濟和社會化經濟並存的“公私混合經濟”或者“雙重經濟”。漢森認為,這種“混合經濟”具有雙重的意義,即,生產領域的“公私混合經濟”(國有企業與私人企業並存)和收入與消費方面的“公私混合經濟”(公共衛生,社會安全和福利開支與私人收入和消費的並存)。後來,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中也專門論述了“混合經濟”。他認為,“混合經濟”就是國家機構和私人機構共同對經濟實行控制,但是,國家對經濟的調節和控制更為重要。對此,薩繆爾森說:“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的事實是:現代混合經濟國家的人民都要求他們的代議制政府採取各種經濟政策,來維持高額的就業數量,旺盛的經濟增長和穩定的物價水平。”總之,“混合經濟”在實質上就是國家干預的、以私人經濟為基礎的市場經濟。
“混合經濟”的特點就是以市場經濟為主,通過價格機制來調節社會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同時,政府必須根據市場情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調節和干預經濟生活,熨平經濟波動,保證經濟的均衡增長。
1,經濟活動不僅要實現個人目的,而且必須實現社會目的。
2,經濟活動不僅取決於個人的決策,也取決於以政府為代表的社會決策。
3,政府與個人和企業,在分工的基礎上進行合作。
4,政府的干預減少了個人和企業在經濟活動中的自由。
《美國經濟概況》中是如此描述的:上個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保羅·沃克爾及其下任格林斯潘的領導下,很好地發揮了經濟交通警察的核心作用,指導國家經濟的發展,使議會和總統的角色黯淡無光”。
經濟學家馬丁說,“聯儲的工作就是在宴會正在進行時拿走盛滿酒的大酒杯”。在經濟過熱時,美聯儲要緊縮信貸,結果是降低了通脹危險,卻導致了失業增加。因此“拿走酒杯的人”並不是討人喜歡的人。如果遇上大選,美聯儲的壓力就更大,因為總統總是希望有一個更快的經濟增長和更多的就業來幫助其連任。
如此錯綜複雜,在美國這樣一個混合經濟中,沃克爾和格林斯潘做到了獨立決策,原因就是:美國這樣一個混合經濟在骨子裡仍裝得是市場經濟的骨髓。
混合經濟不僅在宏觀經濟活動中起著積極作用,而且在微觀經濟活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
通過混合經濟的建立,將社會上不同性質的資金集中起來,統一使用,既是解決當前資金緊張矛盾的有效手段,又是迅速擴大社會生產規模。提高資本集中效益的重要途徑。
在股份制經濟中,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所有者、經營者、生產者三者權責利明確。經營者可以獨立運用和經營自身資本,直接對資產保值和增值負責。政府無法直接干預企業。資產經營效果決定了經營者的“生死存亡”,也是所有者、生產者共同關注的對象。利益的同一性、目標的一致性,調動和發揮了參股的各種經濟成分的積極性。也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
首先表現在混合經濟體中資本和經營資本的專家結合,使資本掌握在善於經營者手中。無疑將提高資本運作效率。其次,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混合經濟不享受任何特權保護,只有通過強化企業自我約束機制,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才能贏得競爭勝利,才能達到資產增值目的。
混合經濟示例
對股份制的這種好處,馬克思曾經給予高度評價:“積累,即由圓形運動變為螺旋形運動再生產所引起的資本的逐漸增大,同僅僅要求改變社會資本各組成部分的量的組合的集中比較起來,是一個極緩慢的過程。假如必須等待積累去使某些單個資本增長到能夠修建鐵路的程度,那麼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還沒有鐵路。但是,集中通過股份公司轉瞬之間就把這件事完成了。”對於隨後股份制擴展到其他工業部門時,馬克思又指出:在工業上運用股份公司的形式,“不僅成為社會積累的新的強有力的槓桿”,而且“它們是發展現代社會生產力的強大槓桿”。據統計,截至2002年底,中國已有境內外上市公司(包括A、B、H股)1298家,其中境內上市公司1223家,境外上市公司75家。1998—2002年,境內外市場籌資6094億元,占累計籌資的69.5%。
其次,混合所有制經濟通過其“所有權”與“經營權”的有效分離和有效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建設,可以克服私人企業的“家族管理”和國有和集體企業“政企不分”而導致“治理能力不足”的弊端,實現了“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兩種“最稀缺資源”的有機結合,進而提高企業治理效率,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從現實經濟生活來看,一方面,民營企業逐漸走過了靠膽量、靠經驗發展的“原始積累”階段並積累相當的財富,但是由於自身知識和管理能力的不足,民營企業很難持續發展,有的企業即使雇傭了一些訓練有素的經營管理者,但仍然擺脫不了“無限責任”和家族式的干預,進而無法有效調動所有者和經營者雙方的熱情。應該說,以有限責任、“兩權分離”和規範的“委託代理關係”為根本特徵的股份制企業,可以有效調動所有者和經營者兩方面積極性。另一方面,國有和集體企業的缺陷就更明顯,不僅它們的所有權主體的權責利都不明確、政出多門,而且其經營權主體也具有相當強的“行政色彩”。所以國有和集體企業內部更難實現“物盡其用和人盡其才”。只有從根本上對國有和集體企業進行股份制改造,並克服國有股和集體股一股獨大的弊端,才能保證讓有能力的經營者治理企業,進而保證國有資產和集體財產保值增值。
第三,混合所有制經濟可以藉助“股份制的路徑”,實現職工持股、居民持股、知識產權入股、管理能力入股,促進“知、勞、資一體化”,“內在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進而“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此,大力發展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為基礎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對於加快我國經濟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