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漢語成語

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zhī qí rán zhī qí suǒ yǐ rán,出自《朱子語類》卷九《論知行》。

意思是知道它是這樣的,更知道它為什麼是這樣的。引申為既知道事物的表面現象,也知道事物的本質及其產生的原因。

在句中一般作謂語,分句,含褒義。

詞語出處


《朱子語類》卷九《論知行》篇中說: “不可去名上理會。須求其所以然。” “‘事要知其所以然。’指花斛曰:‘此兩個花斛,打破一個,一個在。若只恁地,是人知得,說得。須知所以破,所以不破者如何。’”
卷二十三,講《論語》時有:問:“‘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如此說得否?”曰:“如門前有一溪,其先得知溪中有水,其後知得水源頭髮源處。如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四十時是見得那‘率性之謂道’;五十時是見他 ‘天命之謂性’。到六十時,是見得那道理爛熟后,不待思量,過耳便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