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羊山鎮的結果 展開

羊山鎮

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下轄鎮

金鄉縣羊山鎮位於金(鄉)、嘉(祥)、巨(野)三縣結合部,105國道、252省道傍鎮而過,羊馬公路與南謝公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交通十分便利。總人口56178人(截至2018的末戶籍人口),轄62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總耕地面積72.02平方千米。是魯西南地區的大鎮也是名鎮;自古商賈雲集,生意興隆。

1945年後,羊山為金鄉縣第五區;1958年2月,改為羊山公社,同年8月,改稱為赤峰公社;1962年,恢復羊山公社;1984年3月,改建為羊山鎮;1995年4月,安五王、宋屯等11行政村划入大義鄉;截至2018年末,羊山鎮有戶籍人口56178人;截至2020年6月,羊山鎮下轄62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王舉樓村。

2011年,羊山鎮財政收入1708萬元,比上年增長6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53萬,比上年增長4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53萬元,增值稅621萬元,企業所得稅12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28元,比上年增長42.7%;2018年,羊山鎮有工業企業75個,規模以上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9個。

歷史沿革


1945年後,羊山為金鄉縣第五區。
1958年2月,改為羊山公社,同年8月,改稱為赤峰公社。
1962年,恢復羊山公社。
1984年3月,改建為羊山鎮。
1995年4月,安五王、宋屯等11行政村划入大義鄉。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羊山鎮地處金鄉縣西北部,濟寧、菏澤2市和金鄉、嘉祥、巨野3縣交界處,東與胡集鎮為鄰,南臨萬福河,西接巨野縣謝集鎮,北連嘉祥,北距濟寧曲阜機場15千米,東距金陽碼頭5千米,距曲阜高鐵站1小時車程,行政區域面積72.0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羊山鎮境內地形地貌地形為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境內有羊山、葛山兩座山頭,最高海拔105米。

氣候

羊山鎮境內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羊山鎮風景
羊山鎮風景

水文

羊山鎮境內主要河流有新萬福河、小吳河、羊山運河、彭河等,水利資源較好。

自然資源


羊山鎮境內產青石石灰,是建築用極品。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羊山鎮下轄62個行政村:東一村、東二村、東三村、東四村、西街村、西閣村、葛山、高廟村、山西楊庄村、孟營后村、孟營前村、崮子村、北李庄村、滿庄村、前周村、白衣堂村、後周村、王小山村、小屯村、王舉樓村、仇庄村、北胡村、葦子坑村、西周樓村、韓樓村、東王村、沈庄村、北李堂村、歡德營村、沙沃張村、張庄村、楊早村、任庄村、東周庄村、東蘇庄村、徐樓村、葛庄村、靛池王村、南楊樓村、蘇庄村、南胡村、東袁庄村、王井村、趙樓村、后李樓村、王牌坊村、北薛庄村、前劉樓村、孟樓村、鹿灣村、高窪村、杜樓村、邱官屯村、武坑村、葛針廟村、杜庄村、李小樓村、五所樓村、前劉村、鞏堂村、后劉村、江庄村。
截至2020年6月,羊山鎮下轄62個行政村:東三村、東一村、東二村、東四村、西街村、西閣村、葛山村、高廟村、西楊庄村、孟營後街村、營前街村、崮子村、北李庄村、滿庄村、前周村、白衣堂村、後周村、王小山村、小屯村、王舉樓村、仇庄村、北胡村、葦子坑村、西周樓村、韓樓村、東王村、沈庄村、北李堂村、歡德營村、沙沃張村、張庄村、楊早村、任庄村、東周庄村、東蘇庄村、徐樓村、葛庄村、電池王村、南楊樓村、蘇庄村、南胡村、東袁庄村、王井村、趙樓村、后李樓村、王牌坊村、北薛庄村、前劉樓村、孟樓村、鹿彎村、高窪村、杜樓村、邱官村、武坑村、葛針廟村、杜庄村、李小樓村、五所樓村、前劉村、鞏堂村、后劉村、江庄村;鎮人民政府駐王舉樓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370828101200121東三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1122東一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2122東二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3122東四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4122西街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5122西閣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6122葛山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7122高廟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8122西楊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09220孟營後街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0122孟營前街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1122崮子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2122北李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3122滿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4122前周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5220白衣堂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6122後周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7122王小山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8220小屯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19122王舉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0220仇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1220北胡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2220葦子坑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3220西周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4220韓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5122東王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6122沈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7122北李堂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8220歡德營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29220沙沃張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0220張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1220楊早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2220任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3220東周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4220東蘇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5220徐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6220葛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7220電池王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8220南楊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39220蘇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0220南胡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1220東袁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2220王井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3220趙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4220后李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5220王牌坊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6220北薛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7220前劉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8220孟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49220鹿彎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0220高窪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1220杜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2220邱官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3220武坑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4220葛針廟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5220杜庄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6220李小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7122五所樓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8122前劉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59220鞏堂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60122后劉村民委員會
370828101261220江庄村民委員會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羊山鎮轄區總人口5.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1萬人,城鎮化率21%,總人口中,男性2.55萬人,佔49%;女性2.65萬人,佔5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另有回族佔總人口的0.5‰,人口出生率10.07‰,人口死亡率8.12‰,人口自然增長率1.95‰。
截至2018年末,羊山鎮有戶籍人口56178人。

經濟


綜述

該鎮風景優美秀麗,氣候宜人,建於1952年的羊山革命烈士陵園,1997年經國務院批准,更命為魯西南戰役紀念館,現已經成為觀光旅遊、憑弔革命先烈於一體的革命教育基地,2004年又被市政府命名為紅色旅遊精品線路;教育事業名列前茅,鎮中心小學2004年順利通過省級規範化學校驗收。
小城鎮建設初具規模,南(田)謝(集)現羊(山)吉(術)公路在鎮駐地十字交匯,農村頌路網已經形成,實現了村村“雙通”公路工程;鎮駐地街道經緯分
改革開放以來,民營經濟迅猛發展,擁有各類運輸車輛1500餘部,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的民營壘中企業有32家,水泥、建材、新型環保管材、棉業公司、果蔬貯藏保鮮形成產業仗勢;全鎮共有個體工商戶近30000有;表成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農業產業水平不斷推進,5000畝羊山大蔥遠近馳名,凱特杏、金太陽等2000畝特色林果效益豐碩,30000畝國家級大蒜標準推化基地通過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驗收,蒜產品國際市場。
全鎮規模養牛、養豬、養羊、養雞聲發展到120個,規模饅頭和特色養殖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產業結構調整明顯加快,實現了天種三徦,年耕畝效益超過三千元。
2011年,羊山鎮財政收入1708萬元,比上年增長64.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53萬,比上年增長47%,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553萬元,增值稅621萬元,企業所得稅127萬元,人均財政收入328元,比上年增長42.7%。
2018年,羊山鎮有工業企業75個,規模以上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9個。

第一產業

2011年,羊山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6.8萬畝,人均1.3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經濟作物以種植大蒜、棉花、蔬菜等為主,農業生產總產值5.1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4%,全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230畝,總產0.4萬噸;棉花各植面積4348公頃,總產5931噸;瓜菜種植面積1155畝,總產0.5萬噸;種植業產值40348萬元;林果總產202噸,林業產值294萬元,大牲畜存欄987頭,生豬存欄1.1萬頭,羊存欄3.1萬隻,家禽存欄36.4萬隻,畜牧業總產值15047萬元,水產品總量168噸,漁業總產值192萬元。
羊山鎮不斷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主要盛產大蒜、棉花、玉米蔬菜等。先後建立了6萬畝蒜套棉生產基地,以楊早為中心的千畝無公害弓棚蔬菜基地;以葦子坑為中心的500畝特色林果基地,農業生產連年豐產豐收,農民人均純收入不斷增長,2006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4350元,是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2倍。
肉雞
肉雞
羊山鎮緊緊抓住畜產品市場價格高的機遇,在年初就把2007年定為畜牧業發展年,藉助縣政府關於鼓勵畜牧業發展的一系列優惠政策和農民發展養殖業積極性高的有利條件,採取有力措施,積極運籌部署,推動了畜牧業的快速發展。據了解,鎮黨委政府主要領導認真研究當地農業生產實際,深入調查研究,通過反覆可行性論證后,確定了大力發展畜牧業的戰略目標。鎮政府制定激勵機制,要求鎮村幹部幫助扶持養殖大場建設提供有效服務,年終對完成任務的給予獎勵,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幹部的積極性。飼養大戶的生產難題之一就是土地調整難,缺少發展平台,鎮政府主動幫助養殖業戶調整土地,讓養殖戶在屬於自己的承包工程田裡建養殖場,他們先後調整土地100多畝,解決了飼養大戶的首要難題。該鎮根據縣政府出台的畜牧小區配水、配電政策,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對新建小區和場給予配電、配水、並獎勵一台水泵,僅此一項投資已達100餘萬元。
該鎮針對畜牧業生產實際,確定了良種良法促進發展的思路,引導養殖小區、大場、大戶科學引進優良品種。鎮政府成立了由畜牧、獸醫、動檢、防設等部門組成的畜牧服務技術指導小組,指導全鎮養殖戶進行飼料配比,定期消毒和疫病診治,技術服務到位。他們注重發展生態養殖,積極引導養殖戶走綠色、生態、高效的養殖之路,從外地引進優質小豬崽2000餘只,蛋雞6萬多隻,肉雞10萬多隻。畜牧技術人員對引進的雞雛進行禽流感和雞新城疫疫苗注射;對引進的種豬和添欄仔豬都要進行口蹄疫、豬瘟、丹毒、豬肺疫、仔豬副傷寒等疫苗的免疫注射,從而保證了養殖戶健康穩定發展。聘請畜牧技術專家定期對全鎮的養殖大戶進行技術培訓,組織農戶到外地進行考察學習,使他們也看到了發展畜牧業的光明前景,增強了發展的信心。該鎮抓住農業開發的機遇,採取多項有力措施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畜牧業發展取得了歷史以來好成績。已新建畜牧小區2個,飼養量300頭以上的養豬大場20個。全鎮養殖業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預計全鎮20個村畜牧業可實現產值8000餘萬元。

第二產業

2011年,羊山鎮工業初步形成了通信管材、汽車配件、建築建材、農產品加工、機械製造、棉紡加工等六大主導產業,工業總產值9.6億元,企業銷售總收入6.5億元,實現利稅7295萬元。
羊山鎮工業生產蓬勃發展。全鎮形成了建材製造、建築安裝、農副產品加工、棉花加工、通訊電纜和機械製造等主導產業。全鎮個體工商戶達3830戶,民營企業83家,從業人員1.2萬人,實現了農民剩餘勞力就地轉移。山東輝煌塑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系列通訊和塑管製品是省優部優產品,該公司於2004年通過SO90014國際質量體系認證,被山東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華安汽配公司是全縣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其產品十分暢銷。
為促進民營經濟的發展,該鎮出台了各項優惠扶持政策:(1)凡來羊山鎮興工建廠者,可任選用地,並永久性無償使用,同時保證實現“五通”(通路、通水、通電、通話、通郵);(2)兩年內實行保稅免費經營;(3)實行扎口管理,掛牌重點保護,提供各項優質服務。由於鎮黨委、政府的重視,羊山鎮駐地經濟開發區和滿庄、邱官兩處農副產品加工區都已形成較大規模,2001年新開發的佔地近百畝的李堂儲藏工業園也發展迅速。全鎮已有民營企業300家,個體工商戶1710多家,蔬菜儲藏能力達到2萬噸,年生產蒜干、蒜粒、蒜粉1萬噸,年產水泥20萬噸,石灰50萬噸,形成了農副產品加工、建材、通訊器材,石雕等四大支柱產業。
金鄉縣蒜都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是該鎮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龍頭,現擁有固定資產300萬元,擁有國內一流水平的大蒜製品加工生產線,日可產脫水蒜片、蒜粒、蒜粉30噸,產品均達到出口商品質量衛生標準,遠銷美國、德國、日本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金鄉縣齊威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是山東省資源綜合利用企業,現擁有固定資產600萬元,年產國標水泥10萬噸,產品銷往山東、河南、安徽等省。金鄉縣環球通訊器材廠,年產值達800多萬元,是生產的鐵芯通訊平線為信息產業部免檢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石雕是該鎮的民間傳統工藝,所雕刻的各類產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別有情趣,前來定購者絡繹不絕,現石雕專業戶已發展近百家。
運輸業興旺發達。該鎮現擁有大、中型運輸車輛1000餘部,長年奔波於祖國各地,帶動了羊山與外地的人流、物流,拉動了該鎮的繁榮、發展。

第三產業

商貿2011年末,2011年,羊山鎮有商業網點48個,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46億元,比上年增長18%;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7.65億元。

文化


革命聖地

羊山作為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革命聖地之一,紅色文化資源豐厚。1947年,劉伯承、鄧小平遵照黨中央的戰略部署,率領冀魯豫野戰軍揮戈南下,六月三十日夜分四個縱隊一舉突破黃河天險挺進魯西南地區。蔣介石為了阻止我軍南下,倉惶從蘇豫皖調集了三個整編師和一個旅,企圖把我軍消滅在黃河、運河三角地帶。劉、鄧首長看穿了敵人的陰謀,將計就計,趁勢發動了魯西南戰役,採取“攻其一點(鄆城),誘敵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的戰術。首先殲滅鄆城和西路弱敵,使敵人左路陷於癱瘓狀態。蔣介石的嫡系部隊整編六十六師看到形勢不妙,龜縮到羊山集固守待援。我軍迅速集中優勢兵力,克服重重困難,從7月14日到7月28日,經過艱苦激烈的爭奪戰,全殲了這股頑固抵抗之敵,活捉師長宋瑞珂,從而結束了整個魯西南戰役,為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打開了通道,也為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進攻拉開了序幕。羊山戰役作為有重大影響的歷史事件,載入了中國革命的史冊,載入了《毛澤東選集》第四卷。為此,劉伯承將軍親筆題詞:狼山戰捷復羊山,炮火雷鳴煙霧間,千萬居民齊拍手,欣看子弟奪城關。羊山戰役還被拍攝成電影——《血浴羊山》。原中央政治局委員、軍委副主席劉華清親身經歷了羊山戰役,並寫下了《鏖戰羊山》的回憶錄。為紀念在魯西南戰役中犧牲的革命先烈,1952年國家在羊山的“羊頭”建立了羊山革命烈士陵園,1997年更名為魯西南戰役紀念館,被國務院、山東省政府分別授予全國、全省“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為瞻仰革命烈士,每年來此悼念、參觀的各界人士、群眾、學生約20餘萬人次。依託魯西南戰役紀念館,憑藉西山山水風光,大搞景區綜合開發。

鄉鎮特點

羊山有兩大特點:第一是流動人口多。羊山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通衢要道金鉅公路貫穿其中,使得商家雲集,豐、沛、蕭、碭香客來往必經羊山,有句口頭語叫“金山的香火,羊山的買賣”,再貼切不過。第二,羊山是戰略要地。遠的不說,只講近代,羊山第一次駐兵是民國六年,馬二營駐防羊山尚廟,抗日戰爭時期偽縣長李聯壁派漢奸隊一個營駐防羊山尚廟,被抗日軍民殲滅后,又在西南角馬趟子建了一座炮樓,1944年又被八路軍炸掉。1947年國民黨整編66師駐防羊山被我劉鄧大軍殲滅,從此羊山才真正回到廣大人民手中。
羊山有四好,即:石頭好、石灰好、水好、酒更好。羊山青石,顏色均勻,硬而柔,是打造石碑、牌坊、油碾、石槽等高檔雕刻品的材料。羊山石灰,質地細膩,色白粘度高,能粘七塊磚而不掉,是建築用極品。羊山水好,清沏透明,甘甜爽口,最著名的要數尚園水,傳說明朝年間,羊山西南15里小田集村田御史告老還鄉,此人酷愛品茶,茶道極高,每日由一名村夫跑到滿硐山去為他挑水,而且只用前半擔,年復一年,風雨無阻,忽一日,雷雨風雹交加,村夫走到羊山便不能行走,眼看到滿硐山挑水已不可能,空擔回去又怕老爺責罵,無奈到尚園擔了一擔水回去交差,田御史喝了羊山尚園水之後,感到比滿硐水更好,因此,犒賞了挑夫,老夫子也從此專喝羊山尚園水。解放前羊山集五家茶館全部都用尚園水。羊山釀好酒,最美數泥池,在羊山鱉蓋子坑北邊,有呂家酒館一座,全部用鱉蓋子坑的水釀酒,所釀泥池二鍋頭遠近聞名,該酒綿軟適口,回味幽長,喝過輕飄飄如入仙境,醉酒不傷身。傳說清朝年間有一公差,每日飲酒5斤以上,喝遍全國名酒,一日聽友人說起羊山泥池如何如何,便騎著高頭大馬,專程到羊山喝泥池,連喝二燈,仍然想喝。酒館下人忙報於主人,東家呂老五也是酒仙,每頓一燈酒,聽報后大吃一驚,心想二燈酒已有五斤余,還要吃,那還了得,忙對客人說,此酒後勁足,不要再吃了。但客人執意再喝一燈,東家說好,好酒送知已,三燈酒分文不取,把客人扶上馬,拱手相送寨門以外,策馬而去,從此羊山泥池酒譽滿大江南北。

交通


2011年,羊山鎮駐地現狀為東西、南北走向的方格狀道路網布局,東西道路主要為南謝線、文化路、元帥路、王傑路,南北路為陵園路、將軍路、羊馬路、羊靛路、羊山至王牌坊道路,鎮駐地有沙運碼頭一座。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羊山鎮有中學1處,小學7處,幼兒園14處,在校生總計5696人,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100%,專業教師共計378人。

駐地建設

羊山鎮
羊山鎮
羊山鎮駐地環境優美,小城鎮建設欣欣向榮。該鎮不斷加大投入,加快了駐地開發建設,對幾條主要街道實施了綜合治理,保持了街道整潔。
羊山鎮政府務實高效,公正廉潔,有良好的行政環境;羊山鎮內無“三亂”,有良好的投資環境;羊山鎮民風淳樸,文明誠信,有良好的社會環境。教育質量全面提高,鎮中心小學是經濟市首家農村省級規定化學校。

文體事業

2011年末,羊山鎮有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45個行政村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農家書屋5處,藏書3000餘冊,民間藝術團隊50多個,徐樓花鼓被評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舉辦了首屆農民運動會、首屆民間藝術大賽、鄉村文明歡樂行、慶建黨90周年文藝演出等活動。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羊山鎮有衛生院1處,普通病床38張,村級診所18處個,全鎮衛生醫護人員共計163人,新農合參加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羊山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786戶,支出111萬元,優撫事業費支出75萬元,大病救助資金支出8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30餘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70人,社區服務中心1個,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6.4萬元,使40人次困難群眾受益,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2萬人,參保率96%。

旅遊


羊山鎮依託資源優勢,努力打造旅遊大鎮、名鎮品牌。一九四七年劉鄧大軍在此指揮了著名的魯西南戰役,生擒國民黨66師師長宋瑞珂,從此揭天了中國人民戰略反攻的序幕。為紀念這場偉大的戰役,上級黨委、政府在魯西南戰役舊址建有羊山革命烈士陵園和魯西南戰役紀念館,羊山革命烈士陵園依山而建,建有烈士紀念館,魯西南戰役紀念館一、二展室,挺進長江民念亭、革命公墓和烈士紀念堂等主體建築物,是人們任吊革命先烈和觀光旅遊的好地;西山景區開發建設初縣規模,年內有望正式對外開放;沈庄古槐相傳有300多年的歷史,現枝繁葉茂。

古鎮神韻

羊山,東西走向,因處在魯西南群山之陽而得名陽山;又因其形像一隻仰卧的山羊,后改為羊山。羊山歷史悠久,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左傳》、《漢書》中記載,羊山是夏朝諸侯國有緡氏所在地,也是漢朝名將彭越的故里,又是漢代以來文化活躍地區,而且有學者提出三星堆文化的一個重要來源很可能就是有緡氏帶來的中原文化。羊山山北是漢墓集中地,地下埋藏著無數古墓,層層疊疊,幾米至十幾米深度不等,有單墓、雙墓,也有多室墓,出土文物有陶盆、俑、馬、羊及青銅器、壁畫等。羊山宗教文化活動場所密集,境內有大小火神廟5個,其他廟宇寺院若干。最大的數東南隅(老公社院內)的火神廟,廟宇高大整日香火不斷;最小的就是無梁廟,是由五塊巨石雕刻而成,傳說是漢代建成,漢代雕刻,正面有火神爺像,內設石香爐,因距尚廟很近,頗受香客們嚮往,所以香火不斷,遠近聞名。羊山規模最大的廟宇就是尚廟,它佔用尚家宅院建成,南北走向,四進院落與戲樓天橋南北一體,氣勢宏偉,神像逼真,是魯西南著名的香火聖地。羊山西寺建於羊山山腰陽坡,佔地百餘畝,有神廟、鐘樓及大片碑林,是供奉西天活佛的聖地。在羊山西閣門裡有一座葡萄奶奶廟,裡邊塑著整架葡萄,有青有紫、晶瑩透亮,如真葡萄一般,門傍是著名的商家茶館。另外,還有龍王廟、奶奶廟、土地爺廟、財神廟、娘娘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