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委陵菜的結果 展開

委陵菜

藥物

委陵菜是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乾燥全草。委陵菜藥性寒,味苦。歸肝、大腸經。委陵菜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鞣質、三萜、甾體等。其中,黃酮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規定,乾燥的委陵菜中,沒食子酸的含量不能少於0.030%。

簡介


● 正名:委陵菜
● 英文名:Weilingcai
● 拉丁名:Potentillae Chinensis Herba
● 別稱:翻白菜、根頭菜、翻白草、小毛葯、虎爪菜、老鴉翎、白頭翁、老鴉瓜、痢疾草、野雞膀子、野鴆旁花、天青地白、黃州白頭翁

功效與作用


● 委陵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祛風濕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委陵菜具有抑菌、降血糖、保護肝臟等作用。
● 委陵菜可以用於治療赤痢腹痛、久痢不止、癰腫瘡毒、痔瘡出血、便血、尿血、崩漏、月經過多、風濕痹痛等。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委陵菜過敏史,禁止使用。
● 如果您正在使用慶大黴素、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及哺乳期女性使用委陵菜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兒童及年老體弱者使用委陵菜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委陵菜


● 委陵菜可以煎汁內服,也可研末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9~15克。
● 外用時,可取適量委陵菜煎水擦洗患處,也可搗爛后敷於患處,或者研末敷於患處。
● 委陵菜、雞冠花、銀杏和豬蹄燉服,可用於帶下病。
● 委陵菜和大風藤、五香血藤、兔耳風、天青地白泡酒服用,可用於風濕麻木癱瘓、筋骨疼痛。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避免和硫酸亞鐵、富馬酸亞鐵等鐵劑同時使用。
● 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委陵菜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委陵菜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委陵菜有毒性作用,也未發現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委陵菜會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 如果需要長期服用委陵菜,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我該如何選購委陵菜


● 委陵菜主要產自遼寧、山東、安徽,內蒙古、吉林、黑龍江、河北等地也有生產。
● 委陵菜具有如下特徵:
● ● 委陵菜一般為不規則的段狀。根為暗棕色或暗紫紅色,栓皮容易成片剝落;切面為暗棕色,皮部比較薄,常和木質部分離,可見放射狀排列的射線。葉子的邊緣羽狀深裂,下表面和葉柄都覆蓋有灰白色密集的絨毛。委陵菜氣味清淡,有澀味和微微的苦味。
● ● 品質好的委陵菜為灰白色,沒有花莖,沒有雜質。
● 存放於乾燥、通風的地方。

含委陵菜的中成藥有哪些


● 白頭翁止痢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用於治療熱毒血痢、久痢不止等。
● 消炎止痢丸:具有清熱、解毒、止痢的功效,用於治療消化不良、痢疾、腹瀉。
● 八仙油:具有清暑祛濕、驅風通竅的作用,用於治療感冒、中暑頭暈、嘔吐腹痛、山嵐瘴氣、暈車暈船、皮膚瘙癢。
● 博性康葯膜: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祛風止癢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帶下病,如滴蟲性陰道炎、黴菌性陰道炎等。

委陵菜和馬齒莧功效一樣嗎


● 委陵菜是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乾燥全草,馬齒莧是馬齒莧科植物馬齒莧的乾燥地上部分。兩者的功效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委陵菜和馬齒莧都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的功效,都可用於治療熱毒血痢、便血、痔血、癰腫瘡毒等。
● ● 委陵菜擅長清瀉大腸濕火熱毒,用於治療濕熱瀉痢、腹痛后重,且委陵菜還具有祛風濕的作用,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馬齒莧止痢、止血的功效比較強,且擅長治療崩漏下血。

用藥誤區


● 誤區:委陵菜和翻白草是同一種藥物
● ● 委陵菜的別名包括翻白草,有些地區也將委陵菜作為翻白草入葯,但正品的翻白草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的乾燥全草,而委陵菜是薔薇科植物委陵菜的乾燥全草,兩者基原不同。不過,委陵菜和翻白草的功效大致相同,委陵菜的功效更好。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