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公廟

中國歷史遺跡

胡公廟位於金公岩頂,是一座廟宇,依洞而建,洞寬60多米,深10多米,高8米,面積1500平方米,前後共三進。1931年遭戰火燒毀,僅剩正殿,1985年當地村民捐資重建。

價值意義


胡公,名叫胡則,出生於永康胡庫一書香人家。相傳,胡老爺娶妻好幾年未孕,於是常偕夫人拜佛求子。一日,觀音 娘娘化作一凄涼老婆婆,上門求乞。胡妻十分同情,不但肉飯招 待,而且還送衣物銀兩。老婆婆離去后,飯桌上忽然出現一隻仙 桃。胡老爺似有所悟,讓妻吃了仙桃,不久,果然懷上喜孕。懷 胎十月,一日胡妻上廁所,即產下一子。胡老爺喜中有悲,怎麼 兒子會生在臟臭的廁所里?懊惱中隨口而出:“就取名胡廁吧!”胡廁長到3歲時,聰明伶俐,惹人喜愛。4歲時出家為僧。l2歲時,其母也出家向佛,替兒消災潔身,並讓兒回方岩五峰書院讀書。胡廁面壁苦讀,文才出眾,終於金榜題名。晉見皇上,皇上說:“原名難聽,不如叫胡則吧!”皇帝賜名,胡則歡喜萬分,為謝隆恩,胡則一生清正廉潔,造福百姓,聲名四方,官居兵部侍郎。

紀念

為紀念胡則,南宋末期,武義百姓在胡公出家潔身之地金公岩巨洞中,建起了大殿,命名胡公廟;該洞也叫胡公洞,廟內塑有胡公及胡公夫人神像,還有財神爺、張天師、茅山道人等像。胡公廟建成后,八婺百姓常朝拜,香火鼎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