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是反映短期中總供給與物價水平之間關係的一條曲線。在短期內,總供給與物價水平成同方向變動,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向右上方傾斜的線。可以用粘性工資理論、粘性價格理論和錯覺理論來解釋這一點。

定義


總供給曲線(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價格與產量的相結合,即在某種價格水平時整個社會的廠商所願意供給的產品總量。所有廠商所願意供給的產品總量取決於它們在提供這些產品時所得到的價格,以及它們在生產這些產品時所必須支付的勞動與其他生產要素的費用。因此,總供給曲線反映了要素市場(特別是勞動市場)與產品市場的狀態。各派經濟學家對總供給有不同的分析。
粘性工資理論是指短期中名義工資的調整慢於勞動供求關係的變化。因為企業根據預期的物價水平決定工人的工資。如果以後實際的物價水平低於預期的水平,即發生了通貨緊縮,那麼,工人的名義工資仍然不變,但實際工資水平卻上升了。工資的增加使企業實際成本增加,從而減少就業,減少生產,總供給減少。總供給與物價水平同方向變動。相反,如果以後實際的物價水平高於預期的水平,即發生了通貨膨脹,那麼,工人的名義工資仍然不變,但實際工資水平卻下降了。工資的減少使企業利潤增加,從而增加就業,增加生產,總供給增加。總供給與物價水平仍是同方向變動。
粘性價格理論是指短期中價格的調整慢於物品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因為在物價總水平上升時,一些企業不迅速提高自己產品的價格,從而它的相對價格(相對於物價水平的價格)下降,銷售增加,生產增加,總供給增加。這就是物價上升引起總供給增加。同樣,在物價總水平下降時,一些企業不迅速降低自己產品的價格,從而它的相對價格上升,銷售減少,生產減少,總供給減少,這就是物價下降引起總供給減少。價格的粘性引起物價水平與總供給同方向變動。
錯覺理論是指物價水平的變動會使企業在短期內對其產品的市場變動發生錯誤,從而作出錯誤決策。物價水平下降實際是各種物品與勞務價格都下降,但企業會更關注自己的產品,沒有看到其他產品的價格下降,而只覺得自己的產品價格下降了。由產品價格下降得出市場供大於求的悲觀判斷,從而就減少生產,引起總供給減少。同樣,當物價水平上升時,企業也會沒看到其他產品的價格上升,而誤以為只有自己的產品價格上升了,從而作出市場供小於求的樂觀判斷,從而就增加生產,引起總供給增加。當物價水平變動時,企業產生的這些錯覺會使物價水平與總供給同方向變動。這些錯覺是因為企業家並不是完全理性的,並不能總擁有充分的信息,判斷發生失誤,在長期中,他們當然會糾正這些失誤,但在短期中這些失誤是難免的。

曲線圖


短期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
SAS是短期總供給曲線。我們注意SAS曲線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向右上方傾斜,表示總供給隨物價水平上升而上升。當物價水平由P0上升為P1時,總供給(GDP)由Y0增加為Y1。另一部分短期總供給曲線是向上垂直的。這表示,總供給要受經濟中資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約,不可能隨物價上升而無限增加,當總供給增加到1/2時,無論物價水平如何上升,總供給都無法增加,因此成為一條垂線。這是與總需求曲線的不同之處。

曲線移動


同一條短期總供給曲線說明物價水平與總供給之間同方向變動的關係,即物價水平上升,總供給增加,沿總供給曲線向上方移動;物價水平下降,總供給減少,沿總供給曲線向下方移動。當不考慮物價水平時,短期總供給曲線也會發生移動。
第一種情況是由於長期總供給曲線移動而引起短期總供給曲線向右或向左平行移動。這就是說,當投入的資源增加,技術進步使一個經濟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時,短期總供給曲線也會隨之向右移動。反之,當一個經濟遇到自然災害或其他不利衝擊,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左移動時,短期總供給曲線也會隨之向左移動。
短期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
在右圖中,LAS0是原來的長期總供給曲線,這時相應的短期總供給曲線是SAS0。如果經濟增加,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右移動至LAS1,相應地,短期總供給曲線也移動到SAS1。如果經濟出現負增長,長期總供給曲線向左移動至LAS2,相應地,短期總供給曲線也移動到SAS2。
第二種情況是當物價水平不變時,短期總供給曲線向上或向下移動。可以下圖說明這種情況
短期總供給曲線
短期總供給曲線
在右圖中,物價水平始終為P0,當短期總供給曲線為SAS0時,總供給為Y0。如果人們預期的未來物價水平高,工資增加,則短期總供給曲線向上移動至SAS2,總供給減少為Y2。如果人們預期的未來物價水平低,工資減少,則短期總供給曲線向下移動至SAS1,總供給增加為Y1。
預期是影響工資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預期變動會引起工資水平變動和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動,同樣其他引起工資水平變動的或其他成本變動因素也會使短期總供給曲線移動,影響總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