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宜鎮

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轄鎮

兩宜鎮,隸屬於陝西省渭南市大荔縣。地處大荔縣城東北部,東與范家鎮接壤,南與安仁鎮毗鄰,西與雙泉鎮連界,北與高明鎮相鄰。總面積103.76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兩宜鎮下轄24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11月1日,兩宜鎮常住人口為27945人。2011年,兩宜鎮農業總產值1.7149億元,工業總產值1.292億元。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相傳黃氏姑侄倆在此修行學道,故村名“兩女”,兩宜鎮因駐兩女村,后同音雅化為“兩宜”。
明時屬朝邑縣都仁鄉。
清時屬十鄉。
兩宜鎮電子地圖
兩宜鎮電子地圖
民國時屬兩宜鄉。
1949年,解放初為兩宜區。
1950年,為朝邑縣第三區。
1956年,撤區改為兩宜鄉。
1958年,成立兩宜公社。
1984年3月,政社分設成立兩宜鄉;同年9月,改為兩宜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兩宜鎮地處大荔縣城東北部,東與范家鎮接壤,南與安仁鎮毗鄰,西與雙泉鎮連界,北與高明鎮相鄰。總面積103.7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兩宜鎮地處渭北平原北部的渭河四級階地東段、鐵鐮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

氣候特徵

兩宜鎮環境
兩宜鎮環境
兩宜鎮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4.4℃,無霜期年平均214天,年平均降水量51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以7月最多。

自然災害

兩宜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乾旱、暴雨、秋淋雨、冰雹等。

自然資源


有耕地47000畝。其交通郵電事業發達,水利條件優越,土地資源豐富。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轄兩一、兩二、豐潤、北健、南健、李旗營、太夫雷、西太夫、郭明、寄樓、仁合、東太夫、南貝、北貝、周家寨、定城、北社17個行政村;下設8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兩宜鎮下轄2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兩一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523104200121兩一村
610523104201122兩二村
610523104202122豐潤村
610523104203220兩健村
610523104206122定城村
610523104209220太夫村
610523104210220西太夫村
610523104212220寄樓村
610523104213220南貝村
610523104214220北貝村
610523104215122周家寨村
610523104216220北社村
610523104217220西北白池村
610523104218220東白池村
610523104219220東高城村
610523104220121東高明村
610523104221220葫蘆庄村
610523104222220龍賈村
610523104223220三平羅村
610523104224220窪底村
610523104225220王彥庄村
610523104226220王彥王村
610523104227220西高城村
610523104228220西高明村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轄區總人口2140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92人,城鎮化率24.3%。總人口中,男性11130人,佔52%;女性10278人,佔48%;14歲以下5520人,佔25.8%;15—64歲12845人,佔60%;65歲以上3043人,佔14.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97.9人。
截至2018年,兩宜鎮戶籍人口43973人。
2021年6月11日,大荔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兩宜鎮常住人口為27945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兩宜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385元。
2018年,有工業企業6個;其中,規上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2個。

第一產業

兩宜鎮農業
兩宜鎮農業
2011年,兩宜鎮農業總產值1.7149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兩宜鎮糧食生產6764噸,其中小麥45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哈密瓜和西瓜。2011年,兩宜鎮棉花種植面積9400畝,產量1192噸;哈密瓜、西瓜種植面積1.25萬畝,產量5萬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兩宜鎮生豬飼養量32185頭,年末存欄21035頭;羊飼養量13685隻,年末存欄8800隻;家禽飼養量17萬羽,上市家禽14.16萬羽。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累計造林775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萬株。2011年,兩宜鎮水果種植面積21.7萬畝,產量6萬噸,主要品種桃2萬噸,蘋果3萬噸。2011年,兩宜鎮有農業機械2150台(輛),其中大型機械364台(輛)。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有工業企業26家。2011年,兩宜鎮工業總產值1.292億元。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有商業網點1031個,工商戶875戶。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有文化站1個,圖書室18個,藏書13萬餘冊,新華書店1家,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手工花饃、青瓷船、社火等。

教育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有幼兒園4所,在園幼兒300人,專任教師28人;
兩宜鎮初心亭
兩宜鎮初心亭
小學5所,在校生630人,專任教師8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38人,專任教師6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升初升學率98%,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高中1所,在校生820人,專任教師84人。主要學校有大荔縣兩宜高中、大荔縣兩宜初中等。2011年,兩宜鎮教育經費達190萬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兩宜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5個,其中衛生院1個,衛生所(室)33個,藥店1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36張,每千人擁有床位1.7張,固定資產總值23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54人,其中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4人,持證鄉醫38人,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5人。2011年,兩宜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5萬人次,住院手術20台次,出院病人482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856人,參合率98%。

交通


兩宜鎮境內縣道漢(村)華(原)公路橫穿東西,兩(宜)朝(邑)公路縱橫南北,西太夫村東至兩朝路,北至漢華路,形成了兩橫兩縱的交通網路,鎮村公路全部實現了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