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倉鎮

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下轄鎮

陳倉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地處金台區東北部,東與卧龍寺街道相鄰,南臨渭河與石鼓鎮相望,西臨金陵河與中山路街道相望,北與蟠龍鎮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5.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4千米,總面積16.2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陳倉鎮下轄13個村(居),其中:9個社區、4個行政村。2018年,陳倉鎮戶籍人口40481人。2011年,陳倉鎮農業總產值270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90.46億元。

歷史沿革


因轄區有“陳倉故址”而得名。
1949年7月前,屬寶雞縣陳寶鄉。
194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十里鋪鄉。
陳倉鎮
陳倉鎮
1955年7月,改名為陳倉鄉。
1998年10月,撤銷陳倉鄉設陳倉鎮。
截至2000年末,轄12個行政村,1個街道。
2008年2月,接管原店子街街道所轄的金陵東路、寶十路、機務段、寶鐵西和石油東山等5個社區,將本鎮原管轄的代家灣、光明、龍豐、劉家台和南坡5個行政村劃歸卧龍寺街道管轄。
徠2011年4月,增設了東嶺居民,共7個社區和6個行政村。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轄金陵東路、寶十路、聯盟、東嶺、機務段、寶鐵西、石油東山7個社區,金星、李家崖、進新、團結、工農、東嶺6個行政村;下設34個社區、2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陳倉鎮下轄13個村(居),其中:9個社區、4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陳倉路136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03100001111金陵東路社區
610303100002111寶十路社區
610303100003111寶鐵西社區
610303100004111機務段社區
610303100005111石油東山社區
610303100007111聯盟社區
610303100008111東嶺社區
610303100009111工農社區
610303100010111團結社區
610303100201111金星村
610303100203111東嶺村
610303100204111李家崖村
610303100205112進新村

地理環境


氣候特徵

陳倉鎮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45℃。
陳倉鎮
陳倉鎮

水系水文

陳倉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金陵河等。境內最大河流為渭河,從石油社區至東嶺社區流經境內聯盟村、東嶺村等,境內流長2千米,年均流量83.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陳倉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地震、滑坡等。其中以滑坡最為嚴重,遇連陰雨或大暴雨時易發生滑坡災害。1971年5月4日,南坡大隊發生塬體大滑坡,造成大災難,滑塌黃土2000多萬立方米,毀壞11戶民房,死亡28人,其中有3戶人家全部喪生,坡體滑塌後進新大隊第三生產隊集體搬遷。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轄區總人口36507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6507人,城鎮化率72.6%。總人口中,男性18262人,佔50.02%,女性18245人,佔49.9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5951人,佔98.48%。2011年,陳倉鎮人口出生率4.9‰,人口死亡率3‰,人口自然增長率1.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為2254人。
2018年,陳倉鎮戶籍人口40481人。
陳倉鎮
陳倉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陳倉鎮財政總撥款939.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68元。
2018年,陳倉鎮有工業企業41個;其中,規上企業7個。

第一產業

2011年,陳倉鎮耕地面積1656畝;林地面積4500畝。2011年,陳倉鎮農業總產值270萬元,比上年增長0.01%,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0.08%。糧食作物以小麥為主。2011年,陳倉鎮生產小麥53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陳倉鎮生豬飼養量1280頭,年末存欄589頭;羊飼養量43隻,年末存欄61隻,上市家禽4000羽。2011年,陳倉鎮生產肉類133.5噸,其中豬肉125噸,牛肉1.3噸,羊肉1.2噸;禽蛋5噸,鮮奶51噸;畜牧業總產值105.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9%。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累計造林1410畝,其中防護林1114畝,經濟林296.3畝,林木覆蓋率25%,2011年,陳倉鎮水果種植面積78畝,產量28噸,主要品種有山楂、杏,其中山楂4.5噸,杏18噸。2011年,陳倉鎮大型農業機械6台(輛)。

第二產業

2011年,陳倉鎮工業總產值達到90.46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89%。2011年,陳倉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1.03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4.9億元。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1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億元,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家。

交通


陳倉鎮境內G045、S212貫穿,隴海鐵路、G30西寶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主幹道有大慶路、馬營路、濱河北路、寶十路、東嶺路等。

社會


科技事業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825人,農村實用人才730人。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760人,專任教師72人;小學2所,在校生1954人,專任教師9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720人,專任教師9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2645戶,電視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90%的城市社區和56%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29%。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陳倉鎮有衛生院1個,村社區衛生室9個,病床1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32張,鄉村醫生14人,其中有執業鄉醫7人、註冊護士7人,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療人員0.38人;村級職業衛生防疫人員7名。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均為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708人,參合率95.3%。 
陳倉鎮
陳倉鎮

社會保障

2011年,陳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95戶,人數781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人次,支出39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640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7人,支出2.24萬元,城鄉醫療救助45人次,支出35.6119萬元,其中城市醫療救助17人次,支出17.52萬元,城鄉臨時救濟9人次,支出1.7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495人,緊急轉移安置300人,農作物受災面積50畝,損壞房屋252間,直接經濟損失566萬元,救災支出17.0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54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6人。社區服務設施6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4個。新增就業人員3200人,有41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18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1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15000人、工傷保險600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910人,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2190人。

獲得榮譽


2020年11月20日,陳倉鎮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