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澗

河南省林州市下轄鎮

河澗(即河澗鎮)位於位於林州市西南部,東接採桑、桂林鎮,南連原康鎮,西與山西省壺關縣平順縣相鄰,北與城郊鄉接壤。是一個農工貿發達的歷史古鎮,自古商賈雲集,日進斗金,素有“六集之首”的美譽。

歷史沿革


(一)名稱來歷
合澗鎮歷史悠久,因地處淅河之間,故取名“河澗”,明朝稱“河間”。清朝咸豐年間,淅河上游慶龍集、下游大店集等商販都來到“河澗”開業,洽談生意,為此,山西省在“河澗”南地街西頭建立了“山西會館”。自此,慶龍和大店兩集合二為一,各行各業興隆旺盛,自此商賈雲集,日進斗金,有了“六集之首”的美譽,成為山西和林縣的物資集散地,故將“河”改為“合”,稱合澗,並沿用至今。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合澗村、八達村、萬羊坡村、郭家園村、河南元村、上庄村、王家村、劉家窪村、郭家崗村、廟平村、小寨村、河西村、茶飯莊村、石板溝村、豆村、東山底村、穩政村、大南山村、北小庄村、道棚庵村、肖街村、大付街村、小付街村、木纂村、小屯村、辛安村、馬軍池村、南平村、路家嶺村、三羊村、墁坡村等31個村民委員會,137個自然村,382個村民小組。
政區沿革
據碑文記載,唐朝初期有人在此居住,後到明朝逐步建村,為仙岩村、仙岩鄉,后合澗鎮興於清。1988年撤鄉設鎮,原轄行政區域不變。
區域代碼
410581101:~200合澗村~201萬羊坡村~202郭家園村~203河南元村~204上庄村~205王家村~206劉家窪村~207郭家崗村~208廟平村~209小寨村~210河西村~211茶飯莊村~212石板溝村~213豆村~214東山底村~215穩政村~216大南山村~217北小庄村~218道棚庵村~219肖街村~220八達村~221大付街村~222小付街村~223木纂村~224小屯村~225辛安村~226馬軍池村~227南平村~228路家嶺村~230三羊村~231墁坡村

人口民族


人口

全鎮總面積134.26平方公里,鎮區建成區面積為3.5平方公里。2011年底全鎮總人口為6.3萬人,耕地面積為3143公頃。,人口密度46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4‰。
河澗
河澗

地理環境


合澗鎮位於林州市西南部,距市區10公里,,是一個農工貿發東接採桑、桂林鎮,南連原康鎮,西與山西省壺關縣、平順縣相鄰,北與城郊鄉接壤達的歷史古鎮。自古商賈雲集,日進斗金,素有“六集之首”的美譽。轄31個行政村,137個自然村,全鎮總面積134.2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797畝,鎮區建成區面積為3.5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人,人口密度464人/平方公里,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64‰。

地形地貌

合澗鎮西部為太行山余脈—林慮山,東部為山地丘陵,中間為城關盆地的一部分,最低海拔315米,最高海拔1402米。地勢東西高中間低。

氣候

夏季炎熱,溫度在32攝氏度至38攝氏度之間,冬季寒冷,最低溫度在零下15度至20度之間。雨水集中,多在7、8月份,約佔全年降雨量的70%,年降水量在550mm左右。春夏兩季多刮東南風,秋冬兩季多刮西北風,最大風力可達8級。日照最長14小時,最短不足10小時,每年10-11月初降霜凍。

水文地質

境內河流主要有淅河、花園河、洪山河、桃園合等,多為季節性河流。紅旗渠一乾渠穿境而過。地下水深在150米左右,地質多為石灰岩構造,下有斷層。

自然資源


合澗鎮礦產資源豐富,西部山區綿延20公里的峰嶺溝壑中,石英石鉀長石、白雲石、花崗岩等礦產儲量大,品位高,開採便利。

交通


合澗鎮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發達,跨晉豫的合嘴公路是晉煤東運的主要通道,省道東南公路縱貫全鎮南北,與合嘴公路形成“十”字交通網,東距京珠高速50公里,北距安林高速10公里,鄉村道路硬化率達95%。

旅遊


合澗鎮旅遊資源豐富,洪谷山風景區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紅旗渠、林慮山風景名勝區的主要組成部分,有五處省級文物,二處市級文物,被譽為“文物寶庫”,景區人文景觀和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令人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