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保健
職業保健
職業保健的目的是通過改善勞動條件、消除和防止職業危害、減少職業病,從而保障職工身體健康、促進國家經濟建設。新中國成立后,特別自十一避三中全會以來,在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指引下,我國的職業保健事業取得了十分豐碩的成果。建立了一個較系統的保護勞動者健康的全國性網路,制定頒布了在發達國家也很少見的52個“職業病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和一整套的“勞動衛生標準”,為保護勞動者的健康做出了貢獻。
目錄
然而,隨著社會的前進和科技的進步,廣大人民的文化素質和健康認知水平也相應地提高,這必然給以保障勞動者健康為目的的職業保健領域提出了新的挑戰。首先,科學技術的進步在某些情況下可能給勞動者帶來不利的影響,甚至對其健康造成嚴重的危害。例如,為提高生產效率將現有鄉鎮工業中的手工操作普遍改為機械化生產或先進的流水作業,此時如果組織不當,就會給這些勞動者在工作中造成精神高度緊張或由於其單調乏味的操作造成心理障礙而產生各種疾病。又如,由於科技的進步,不斷增加採用新的化學物質或新的工藝流程,在操作和使用人員不了解或不認識其危害性時,很可能對其健康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其次,產業結構改變和變業狀況的變化,第三產業的中可能產生的特殊勞動衛生問題以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用工制度的頻繁變動也帶來許多職業衛生問題。再則,由於醫療水平及社會生活條件的不斷改進,勞動者的職業壽命也相應地在增加,勞動者老齡化帶來的特殊保健問題也迫切需要加以研究和解決。因此,為適應新的形勢,目前職業保健領域的某些觀念也需要加以轉變,即逐漸實現由預防職業病向更為積極的確保勞動者身心健康方向轉變;由預防醫學向預測醫學轉變;由強制性的衛生監督管理方式向提高勞動者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主動促進勞動者健康的方式轉變。
世界衛生組織對職業衛生在90年代提出的策略中指出:職業衛生保健是人類享有的基本權利。我國三十多年來職業衛生髮展的歷程也證明,職業衛生保健是企業醫療衛生工作的中心與先導,職業保健工作的重要性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該領域的研究和發展正方興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