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標記

專業術語

分類標記是專業術語,拼音為fēn lèi biāo jì,它是現代文獻分類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指示類目位置,表示類目排列次序及其相互關係的作用。出自《杜威十進分類法》。

標記符號


現代分類標記符號可分為單純標記符號和混合標記符號兩種。單純標記符號指只採用一種有固定次序的號碼系統為標記,有的採用阿拉伯數字型大小碼,如《杜威十進分類法》、《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有的採用純字母,如《倫敦教育分類法》。阿拉伯數字標記易寫易讀,順序明確,但基數少,表達10個以上同位類時必須增加號碼長度。字母標記基數較多,但順序不如數字明確。
混合標記符號指採用兩種以上有固定次序的號碼系統為標記,多為字母與數字相結合,或先字母后數字,如《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或先數字后字母,如英國B.C.維克里的《土壤科學分類表》。混合標記符號兼有數字和字母的長處。現代分類法還廣泛採用一些輔助標記符號,如等號(=)、下圓點(.)、加號(+)、冒號(:)等。
文獻分類法對標記符號的要求是:①有固定、明確的次序。②簡短明了,易讀,易寫,易於排檢。③基數大,能儘可能多地容納同位類。

結構性制度


層累標記制

又稱等級標記制,是一種與類目等級相適應的層次分明的標記制度,自《杜威十進分類法》首創以來得到廣泛應用。它常用一位號碼錶示一個大類,再加一位號碼錶示其下位類,以號碼的層層累加表示類目的層層劃分,如: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一級類)
G2 信息與知識傳播 (二級類)
G25 圖書館學、目錄學、圖書館事業 (三級類)
G250 圖書館學 (四級類)
G251 圖書館管理 (四級類)
G252 讀者工作 (四級類)
G253 圖書館採訪和藏書組織 (四級類)
G254 文獻標引與編目 (四級類)
G254.0 文獻檢索語言(總論) (五級類)
G254.1 分類法 (五級類)
G254.2 主題法 (五級類)
G254.3 文獻編目 (五級類)
G254.34 各種編目方式 (六級類)
G254.341 集中編目 (七級類)
層累標記制按所採用的標記符號種類可分為整數層累制、小數層累制和字母層累制等幾種。以阿拉伯數字為標記符號的層累標記制通常採用小數制(即十進位),稱為小數層累制。它以0~9標記類目,按分類號的小數數值由小到大來排列先後次序。當同位類較多時則採用一些特殊的標記方法,如“八分法”(當同位類超過8個時,第9個以後的同位類依次標記為91、92、93、…、98、991、992、…)、“雙位法”(當同位類過多時,全部採用雙位數字11、12、13、…、99來標記)、“借號法”(同位類超過9個,可借用該同位類的上位類號或下位類號)。
層累標記制能較好地表示類目間的關係,便於擴大或縮小檢索範圍,但對擴充增補類目有一定的限制。而且如嚴格按類目的等級編配層累標記可能使號碼過長,從而影響目錄檢索和文獻排架。

起訖標記制

又稱擴充編號法,是用一個號碼或一個起訖號碼錶示一類,用起訖範圍內的若干號碼( 包括起訖號碼) 標記某個起訖類號所在類目的下位類。它由波蘭文獻分類專家 Z. 多布羅沃斯基首創,並最早用於《國際焊接學會圖書分類法》。英國 J. 艾奇遜編製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敘詞表》的分類表部分採用了起訖標記制,如:
Z 情報、圖書館和檔案 (一級類)
Z20/84 圖書館學和情報科學 (二級類)
Z24 情報/圖書館史 (三級類)
Z26 情報/圖書館研究 (三級類)
………………………
Z40/56 情報/圖書館操作 (三級類)
Z45/56 情報處理 (四級類)
Z48 文獻著錄 (五級類)
Z50 索引語言 (五級類)
起訖標記制類號簡短,便於增補和擴充類目,還便於計算機檢索。

分面標記制

又稱分段標記制,是用若干節段符號的組合來表達主題概念的標記制度。它能顯示類目的組配關係。這種標記方法最早在《國際十進分類法》中出現,后在《冒號分類法》及其他分面組配式分類法中廣泛使用。例如按照《冒號分類法》,“1950年印度數學書目”這一文獻主題的類號是Ba.44‘N5,其中“B”表示數字,“a”表示書目,“.44”表示印度,“‘N5”表示1950年。分面標記制的特點是:可從類號的分段形式上辨識構成主題概念的各個組面或主題因素,便於在每個節段后擴充和增補類號。

回歸標記制

是一種適用於分面組配式分類法的標記制度,20世紀50年代E.J.科茨首創,被用於《布利斯書目分類法》(見《書目分類法》)。其配號方法是直接將位置在前的組面類號加在位置在後的組面類號上,如《書目分類法》教育類有下列類目:
J 教育
JC 學校管理
JK 課程
JI 初等教育
按照回歸標記制,“初等教育課程”、“初等學校的管理”這兩個文獻主題的類號分別是JMK和JMC( 去掉重號“J”)。回歸標記制一般採用單純字母,按順序配號,類號簡短,組配標記時不需單獨設置分面指示符。

標記制度


分類標記符號的構成方式,也稱配號制度。基本可分為結構型和非結構型兩大類。結構型標記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分類表的層次結構及組配結構,有層累標記制、起訖標記制、分面標記制、回歸標記制等。非結構型標記制度不能揭示類表結構,如順序標記制。標記制度應滿足以下要求:①容納性,或稱擴充性,即能適應類目的細分和增補。②表達性,即能表示類目間的關係。③助記性,即類號的編配應有一定規律,便於記憶。

非結構性制度


順序表機制,就是按標記符號本身固有順序依次為每個類目配號的標記制度。它只反映類 目排列的先後次序,不顯示類表的層次結構。順序標記制可分為整數順序制、小數順序制和字母順序制3種。例如,《 倫敦教育分類法》採用的是字母順序制:
Tab 異常兒童
Tap 殘疾
Tas 身體殘廢
Teb 盲人
順序標記制號碼簡短,配號簡單,容納性強,但表達性差。現代分類法中全面採用順序制的已不多見,一般與其他標記制度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