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人和寨的結果 展開
- 新鄭市辛店鎮人和寨村
- 安徽省潁上縣
人和寨
新鄭市辛店鎮人和寨村
清代徠形成集鎮,在今新鄭市區西北八公里,辛店鎮人和寨村。清咸豐九年(1859年)築寨后成鎮,遂以土橋名鎮。地處雙河南岸,東南西三面有大道通入鎮內,街巷形成東西南北交叉格局。當時有72條街巷,為新鄭縣西北一重鎮。現如今在人和寨西門發現有四千年歷史龍山文化古迹,東門有人間仙境,神靈的三王廟,北有寬闊的人和寨大橋直通裴李崗八千年文化遺址。
![人和寨[新鄭市辛店鎮人和寨村]](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a/7/ma7ffa632476b7c3aa5d4f9e62af0b6f6.jpg)
人和寨[新鄭市辛店鎮人和寨村]
人和寨的村頭,立著一塊新鄭市地名辦和辛店鎮政府的碑刻。
傳說徠這座咸豐年間修築的寨子里,一個個四合院組成了神秘而充滿殺機的72道丁字巷。歷經百年滄桑巨變,目前,這裡的老房子已所剩不多,有關部門已開始採取措施,對現存的老房子進行修護。
“這裡的房子很有特色,一般正房是‘明三暗五’,看著是三間房,其實是五間,在三間房的左右兩邊有兩個偏門,不走到門前根本看不到。”人和寨56歲的老支書樊永智指著一戶人家的老房子說。
![人和寨[新鄭市辛店鎮人和寨村]](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a/m7a1c931c0396f28ab1749749d8be9943.jpg)
人和寨[新鄭市辛店鎮人和寨村]
以前,這些古老的房子組成了72道丁字巷,有的是死胡同,有的牆壁上還有瞭望孔和射擊孔,整個寨子就像一個迷宮,別說外地人,就是不熟悉地形的本地人進來也出不去。“村莊新的規劃改變了原來的丁字巷,72道丁字巷已經蕩然無存,大多老建築已毀壞。很可惜。”
“清咸豐九年(1859年),31個村聯合在此築寨。因村西有一座土橋,取名土橋寨。后取《論語·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義,改名為人和寨。”至今,人和寨的村頭,還立著一塊新鄭市地名辦和辛店鎮政府的碑刻。
當年人和寨的寨牆比新鄭城牆還高,9里長13步寬。還有的老人說,人和寨寨牆比新鄭城少了9個槍垛子。寨子的四個大門只有東門和西門開,南門和北門一般不開,那裡有炮樓的遺址,原來上面有大型的“榆木噴”,一個人伸開雙臂都抱不住炮筒,現在什麼也看不到了。通過一片果樹林,樊永智帶領記者來到寨牆下。寨牆上長滿了樹,記者扒開樹叢才上到寨牆頂端。從寨牆向下看,二三十米下是一條河流。
“當時,能在這裡居住的都是有名的‘光棍’(意為很牛的人),很多人以在這裡買地置業而自豪、驕傲。這些富人入戶后,根據貧富標準出錢出年輕寨丁人,然後由寨局發槍支武器。”樊永智說,由於這裡易守難攻的地勢,吸引了周邊31個村莊的富人來此買地建房。當時,周邊方圓一二十里地都是他們村的地。
“土橋寨(人和寨),馬蜂窩,外人來了不敢摸。”樊永智說,清朝末年,土匪雖然搶遍了周圍的村莊,但一直對人和寨望而卻步,沒有一次攻進去過。但1944年日軍的大炮轟開了人和寨的大門,一些老房子上的日軍子彈痕迹還依稀可見。
人和寨到底是何時何人所建?當年曾發生過怎樣的故事?村民說法不一。
傳說明初有個叫李東海的人,從山西洪洞縣遷到人和寨,經他和家人辛勤勞作,在這裡建設了大量樓房。
“村裡傳說寨子共建了20多年才建好。”樊永智說,人和寨曾叫“李閆王寨”,由此看來可能是李、閆、王三姓的有錢人,共同出資修築的寨子,但是,“李”指的是不是“李東海”,他也說不清楚。
村裡有一個很多人都能說上來、也認為比較可信的傳說:人和寨附近閆庄有人在台灣當過大官,而這裡的72道丁字巷是根據台灣風格建設的。
也有村民認為是人和寨的前任支書王景兆的先祖建的,他的先祖曾任河北都督右將軍,是武官,對兵法十分熟悉,且他家的房子位置是村中最高的地方,應該是最早參與寨子規劃、修築的人。
如今,知曉人和寨歷史的老人,有的已故去,有的年事已高無法說清楚,還有的搬離了人和寨,使得那裡太多的神秘難以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