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喉觸諱

轉喉觸諱

轉喉觸諱,讀音zhuǎn hóu chù huì,漢語成語,指一說話或一寫文章就觸犯忌諱。出自唐·韓愈送窮文》。

成語解釋


成語 轉喉觸諱
發音 zhuǎn hóu chù huì
解釋指一說話或一寫文章就觸犯忌諱。

成語典故


典故:據《新唐書·孟浩然傳》:“王維曾邀孟浩然入內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維以實對。帝命其出,並問其詩,浩然乃自誦所作,至‘不才明主棄’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這就是所謂“轉喉觸諱”。但此樁公案隨熱鬧,恐系出於附會,各家轉述不一,而《舊唐書》並未採用。或者他確有懷才不遇的牢騷,對玄宗也有所不滿。(摘編自金性堯《唐詩三百首新注·歲暮歸南山說明》)
出處:唐·韓愈《送窮文》:“各有主張,私立名字,捩手覆羹,轉喉觸諱。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語言無味者,皆子之志也。”
例句:按文字避忌,至禁用‘哉’字,真所謂~者矣。 ★清·俞樾《茶香室續鈔·忌用“哉”字》

詞語辨析


反義詞:直言不諱
常用程度:一般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