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陽明胃經

十二經脈之一

足陽明胃經是人體十二經脈之一。簡稱胃經。足陽明胃經分佈在身體的正面,從眼部下邊的承泣穴開始向下走,一直到腳部的厲兌穴,貫穿全身。本經一側45穴(左右兩側共90穴合天九之極,應土生金之意,胃屬土,45屬金,90屬金,也可譯為經絡生穴位之觀點),其中15穴分佈於下肢的前外側面,30穴在腹、胸部與頭面部,胃經有兩條主線和四條分線。

足陽明胃經在人體經絡當中是分支最多的一條經絡。首穴承泣,末穴厲兌。主治腸胃等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某些病症和咽喉、頭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之病症。

簡介


● 英文名稱:Stomach Meridian(ST)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基礎理論—經絡

古籍摘選


●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中,旁約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夾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間,出其端。(《靈樞•經脈》)

名詞解釋


● 足陽明胃經為十二經脈之一,內起於鼻外緣,上行至眼眶下緣的承泣穴,然後下行至上齦,繞口環行而上達顳部髮際的頭維穴,由此進入體內,止於神庭;其面支由大迎進入體內,下行通過橫膈,屬胃絡脾,其鎖骨上窩支沿鎖骨中線下行到腹股部的氣沖,在前側沿股骨外緣至膝,止於第二趾端外緣的厲兌穴;其胃支在體內下行至臍,止於氣沖;其脛支從足三里沿腓骨下行止於中趾外側;足背支從沖陽下行至大趾內側的隱白穴;每側各45穴。

百科解讀


經名由來

● 陰陽學說貫穿於整個中醫理論,內為陰,外為陽;臟為陰,腑為陽。走行於人體內側(腹側面),隸屬於一臟者,命名為陰經;走行於人體外側(背側面),隸屬於一腑者,命名為陽經。
● 經脈中,陰氣輕重、陽氣強弱有別,因此一陰一陽衍化為三陰三陽。太陰、厥陰、少陰,代表陰氣由輕到重;太陽、少陽、陽明,代表陽氣由強到弱。
● 上為手,下為足。走行於上肢的經脈,經名前冠以“手”字;走行於下肢的經脈,經名前冠以“足”字。
● 足陽明胃經之脈,走行於下肢外側前緣,故屬足三陽經之一,該經隸屬胃,故名胃經,該經在三陽經中陽氣最弱,故名陽明。

經脈循行

● 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裡,上接手陽明大腸經,下接足太陰脾經。經脈分佈於身體的正面,從眼部下邊開始向下走,一直到腳部,貫穿全身。

主治病證

● 足陽明胃經主治胃腸病、頭面五官病、神志病、熱病及經脈循行部位的其他疾病,症見腸鳴、腹脹、水腫、胃痛、嘔吐、口渴、咽喉腫痛等。因此,如果出現上述癥狀,可以選擇足陽明胃經的穴位,通過針刺、艾灸或按摩等方法進行治療。

經上腧穴

● 足陽明胃經一側有45穴:承泣、四白、巨髎、地倉、大迎、頰車、下關、頭維、人迎、水突、氣舍、缺盆、氣戶、庫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滿、梁門、關門、太乙、滑肉門、天樞、外陵、大巨、水道、歸來、氣沖、髀關、伏兔、陰市、梁丘、犢鼻、足三里、上巨虛、條口、下巨虛、豐隆、解溪、沖陽、陷谷、內庭、厲兌。

癥狀自查

● 本經異常可出現以下癥狀:食欲不振,胃痛,嘔吐,噎膈,腹脹,泄瀉,痢疾,便秘,目赤痛癢,目翳,眼瞼@左右:目 閏@動,鼻衄,齒痛,耳病,癲狂,熱病汗出,下肢痿痹,轉筋,腰膝冷痛、半身不遂等。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鄭洪新。中醫基礎理論.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
● [3] 梁繁榮。針灸學.10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