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垂直距骨

先天性垂直距骨

先天性垂直距骨是指原發性距舟關節脫位,舟骨移向距骨頸的背側,將距骨鎖在較垂直位置,形成搖椅足的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垂直距骨確切病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為本畸形在胚胎前3個月內已形成。先天性垂直距骨主要表現為生后即可發現的足內側圓形隆起,站立時足跟不著地等癥狀。先天性垂直距骨目前主要依靠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先天性垂直距骨影響患兒正常活動,患足易出現疲勞和疼痛。先天性垂直距骨早期矯形可避免肌腱延長,功能效果好。畸形嚴重、松解不廣泛者,效果差。

就診科室


● 兒科

病因


● 確切病因尚未明確,一般認為本畸形在胚胎前3個月內已形成。

癥狀


● 出生后即可發現足內側圓形隆起、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跟上翹外翻,站立時足跟不著地,前足背屈。
● 隨年齡增長前足嚴重外翻,足背側肌肉、脛舟韌帶常發生緊張、攣縮。踝關節活動範圍明顯減小致僵硬,走路步態笨拙,患足易出現疲勞及疼痛。

檢查


● 懷疑患有先天性垂直距骨時,需要做X線檢查幫助診斷,X線檢查可了解骨頭形態,有助於明確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先天性垂直距骨,主要依據臨床癥狀、X線檢查等幫助確診。

臨床癥狀

● 出生后即可發現足內側圓形隆起、足弓消失或足底凸起,足跟上翹外翻,站立時足跟不著地,前足背屈。
● 隨年齡增長前足嚴重外翻,足背側肌肉、脛舟韌帶常發生緊張、攣縮。踝關節活動範圍明顯減小致僵硬,走路步態笨拙,患足易出現疲勞及疼痛。

X線檢查

● 側位片可見距骨呈垂直狀態,幾乎與脛骨縱軸相平行、跟距軸角偏大。

鑒別診斷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站立時足跟不著地、前足背屈等癥狀,容易與先天性垂直距骨混淆,這些疾病有先天性扁平足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臨床癥狀、X線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先天性垂直距骨目前主要依靠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

● 保守治療只限於新生兒和嬰兒才可能有效,可用手法矯正、石膏固定治療等。

手術治療

● 根據兒童年齡和畸形嚴重程度選擇手術方法。
● 3歲以前的嬰幼兒適用單純軟組織松解、切開複位和克氏針內固定。
● 3歲或3歲以上兒童通常有嚴重的畸形,切開複位的同時要將舟骨切除。
● 4~8歲兒童採用切開複位的同時,還要行軟組織松解和關節內或關節外的距下關節融合。
● 12歲或12歲以上兒童需採用三關節融合,才能實現畸形的永久性矯正。

危害


● 影響患兒正常活動,患足易出現疲勞和疼痛。

預后


● 早期矯形可避免肌腱延長,功能效果好。畸形嚴重、松解不廣泛者,效果差。

預防


● 暫無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