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結核
關節結核
關節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入關節而引起的一種繼發性感染性疾病。絕大多數關節結核繼發於肺結核,也可繼發於腸道結核、淋巴結核等。關節結核主要表現病變部位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全身不適、倦怠、乏力、食慾缺乏、午後低熱、盜汗等。關節結核主要使用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局部治療、手術治療。關節結核未及早進行規範治療者可導致關節畸形、關節功能喪失,甚至導致殘疾。關節結核早發現,全程、規範地治療可以改善預后。
● 骨科或結核專科
● 關節結核病是由於結核分枝桿菌侵入關節而引起的繼發性感染性疾病,多繼發於肺結核,也可繼發於腸道結核、淋巴結核等,通過血液播散引起。發病的高危人群包括既往感染過結核者、高發區移民、糖尿病或慢性腎功不全者、營養不良者、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者。
● 患者常有肺結核病史或家庭結核病史,關節結核多發生於負重大、活動多的關節,如髖關節、膝關節等。可出現以下癥狀:
● 病變部位疼痛、腫脹,活動后疼痛加劇。
● 關節活動受限。
● 關節周圍肌肉萎縮。
● 全身不適。
● 倦怠、乏力。
● 食慾缺乏。
● 午後低熱。
● 盜汗。
● 確診關節結核依靠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結核菌素試驗、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影像學檢查等。
● 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
● ● 通過檢查了解患者有無貧血及感染情況,有助於疾病診斷。
● 結核菌素試驗
● ● 通過皮內注射結核菌素,並根據注射部位的皮膚狀況診斷有無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情況,有助於診斷。
● 結核分枝桿菌培養
● ● 用於檢查有無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有助於診斷。
● 影像學檢查
● ● X線檢查、CT、磁共振成像等,檢查可發現骨質破壞、壞死及空洞形成、炎症浸潤等,有助於診斷。
● 醫生診斷關節結核,主要依靠臨床癥狀、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結核菌素試驗、結核分枝桿菌鑒定與培養、影像學檢查等確診。
● 臨床癥狀:病變部位疼痛、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全身不適、倦怠、乏力、食慾缺乏、午後低熱、盜汗等。
● 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檢查可提示貧血,多發病灶或合併繼發感染者,貧血加重,白細胞計數增加。
● 結核菌素試驗:試驗結果為陽性。
● 結核分枝桿菌培養:可培養出結核菌。
● 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的特徵性表現為區域性骨質疏鬆和周圍少量鈣化的骨質破壞病灶,周圍可見軟組織腫脹影。
● 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會出現關節活動受限、疼痛等癥狀,容易與關節結核混淆,這些疾病有類風濕關節炎、化膿性關節炎等。
● 如果出現以上類似的表現,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血常規、血沉及C反應蛋白、結核菌素試驗、結核菌素培養、影像學檢查等來排除其他疾病,作出診斷。
● 關節結核主要使用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局部治療、手術治療。
● 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合理加強營養,每日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糾正貧血等。
● 抗結核藥物治療用藥應遵循早期、規律、全程、適量和聯用的原則。
● 常用藥物有異煙肼、利福平、對氨基水楊酸鈉及鏈黴素等。
● 局部制動:關節局部採用石膏繃帶和牽引等方法置關節於功能位置。
● 局部注射抗結核藥物,最適用於早期單純性滑膜結核病例,常用藥物為異煙肼。
● 寒性膿腫和竇道可予穿刺抽液處理,局部應用抗結核藥物。
● 在全身支持療法和抗結核藥物的控制下,及時、徹底地進行手術治療,可以縮短療程,預防或矯正畸形,減少殘疾和複發。
● 根據疾病的不同發展階段和病人情況選擇使用病灶清除術、關節融合術、截骨術、截肢等手術方法。
● 關節結核未及早進行規範治療者可導致關節畸形、關節功能喪失,甚至導致殘疾。
● 關節結核早發現,全程、規範地治療可以改善預后。
● 積極治療原髮結核病。
● 避免接觸患有結核的病人。
●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 控制結核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