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筒草

紫筒草

紫筒草,中藥名。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Stenosolenium saxatile (Pall.)Turcz.的全草及根。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咳之功效。常用於吐血,肺熱咳嗽,感冒,關節疼痛。

入葯部位


全草及根。

性味


味苦、辛,性涼。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清熱涼血,止血,止咳。

主治


吐血,肺熱咳嗽,感冒,關節疼痛。

相關配伍


1、治咳血,吐血:紫筒草9g,土三七15g,仙鶴草9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2、治小關節疼痛:白毛草9g。煮水內服,長期服用或加桑椹9g同煮,效果更好。也可製成散劑服用。(《沙漠地區藥用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

採集加工


夏季採收,曬乾。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細錐形,根皮紫褐色,稍含紫紅色物質。莖通常數條,直立或斜升,高10-25cm,不分枝或上部有少數分枝,密生開展的長硬毛和短伏毛。基生葉和下部葉匙狀線形或倒披針狀線形,近花序的葉披針狀線形,長1.5-4.5cm,寬3-8mm,兩面密生硬毛,先端鈍或微鈍,無柄。花序頂生,逐漸延長,密生硬毛;苞片葉狀。花具長約1mm的短花梗;花萼長約7mm,密生長硬毛,裂片鑽形,果期直立,基部包圍果實;花冠藍紫色,紫色或白色,長1-1.4cm,外面有稀疏短伏毛,花冠筒細,明顯較檐部長,通常稍弧曲,檐部直徑5-7mm,裂片開展;雄蕊螺旋狀著生花冠筒中部之上,內藏;花柱長約為花冠筒的1/2,先端2裂,柱頭槌形。小堅果的短柄長約0.5mm,著生面居短柄的底面。花果期5-9月。

生長環境


生於低山丘陵、平原草地或沙漠地區的固定沙丘、砂質地上。分佈於東北、華北及陝西、寧夏、甘肅、青海等地。

性狀鑒別


全草長8-25cm,密被粗硬毛和短柔毛。根細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0.5-2mm,表面紫黑色或黑棕色,斷麵皮部黑紫色,木部淡黃白色。莖細圓柱形,直徑0.5-2.5mm,表面灰綠色或暗褐色,斷面類白色,中空。葉互生,多破碎捲曲,草質,灰綠色,完整者展平后呈倒披針狀條形或披針狀條形。花棕黃色。小堅果三角狀卵形,常4個著生在一起。氣微,味微苦。

相關論述


1、《內蒙古中草藥》:“主治吐血,肺熱咳嗽,感冒。”
2、《沙漠地區藥用植物》:“主治小關節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