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勤

後勤

“后徠勤”一詞源出希臘文Logistikos,意為"計算的科學",起源於軍隊,與“前勤”相對,由於其與“內勤”意義相近,有時二者會混用。現代漢語詞典中述:“它是指後方對前方的一切供應工作,也指機關、團體中的行政事務性工作。”

19世紀30年代,拿破崙·波拿巴的政史官A.H.若米尼在總結征俄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最先使用"後勤"概念,並以此作為軍事術語。可見,後勤先出於軍事上的用途,後勤工作最先是戰爭藝術中重要部分之一。

起源


後勤
後勤
1882年,美國海軍歷史學家A.T.馬漢將這“後勤”(logistics)這一術語解釋為:通過國家經濟動員,對武裝力量提供保障。美利堅合眾國海軍陸戰隊中校喬治。賽勒斯。索普(Thorpe,G.C.)於1917年著的《理論後勤學——戰爭準備的科學》一書中認為,後勤與戰略、戰術一起構成戰爭科學的3大分支。現代戰爭的準備和實施必須有相應的後勤保障(包括國家動員全部資源)、後勤保障制約著戰略、戰術目標的達成,關係著戰爭的進退與勝負;科學技術與社會生產的進步引起了作戰手段、戰爭規模及其物質需求與消耗的變化,由此擴大了後勤工作的範圍,進一步提高了後勤的重要性和複雜性;在戰爭已進入工業化的時代,後勤必須像商業部門那樣,建立合理分工協作的組織體制,採用科學的經濟管理方法,培養有知識的專業人才,精打細算,注重效率,避免重複和浪費。索普生動地描繪:“戰略之於戰爭,猶如情節之於戲劇;戰術比之為演員扮演的角色;後勤則相當於舞台管理、置辦道具及擔當演出的種種維持工作”。它雖默默無聞,但為成功的演出所必不可少,戰爭而言,“任何戰略問題和戰術問題都要從後勤的角度加以解決”,忽視後勤的結果,付出的代價更高。
Logistics一詞現在常常翻譯為“物流”,在後勤含義的基礎上有所拓展。
物流的概念最早是在美國形成的,起源於20世紀30年代,原意為“實物分配”或“貨物配送”。1963年被引入日本,日文意思是“物的流通”。20世紀70年代后,日本的“物流”一詞逐漸取代了“物的流通”。
徠中國的“物流”一詞是從日文資料引進來的外來詞,源於日文資料中對"Logistics"一詞的翻譯“物流”。
2001年8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中,將物流定義為:物流是物品從供應地向接收地的實體流動過程中,根據實際需要,將運輸、儲存、採購、裝卸搬運、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等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用戶要求的過程。
物流英文名稱:logistics定義:供應鏈活動的一部分,是為了滿足客戶需要而對商品、服務以及相關信息從產地到消費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動和儲存進行的規劃、實施與控制的過程。
評價物流體系有五個主要因素,它們是:品質、數量、時間、地點和價格。品質是指物流過程中,物料的品質保持不變。數量是指符合經濟性的數量要求和運輸活動中往返運輸載重儘可能滿載等。時間是指以合理費用及時送達為原則做到的快速。地點是指選擇合理的集運地及倉庫,避免兩次無效運輸及多次轉運。價格是指保證質量及滿足時間要求的前提下儘可能降低物流費用。

主要表現


後勤作為一種軍事活動,有它特定的後勤機構和後勤保障內容。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工業革命帶來的武器裝備的進步,後勤機構和後勤任務量膨脹得像雪球一樣急劇。
主要表現在:
①物資消耗數量增多,品種、結構發生極大變化,彈藥、油料和工程器材代替糧草成為主要物資;
②隨衛生保障著醫療科學技術和交通運輸工具的發展,逐步成為系列化的工作;
③交通運輸也成為軍隊的一項專門勤務;
①軍隊武器裝備逐漸由機器產品代替了手工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