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
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
目前海埂基地已成為以 足球訓練為龍頭,以游泳、網球、籃球、排球、壘球、壁球、橄欖球、沙灘排球、跳水、田徑為主體的綜合型多功能高原訓練基地。海埂基地擁有接待樓4幢,可容納900人住宿,還配有可容納600人同時就餐的運動員餐廳。去年10月,第七屆全國殘運會射箭、聾人籃球、輪椅網球和輪椅擊劍4項比賽提前在海埂基地成功舉行,殘運會正式開幕後硬地滾球和盲人柔道兩項比賽也將在這裡舉行,是本屆殘運會舉行比賽項目最多的場館。為了迎接全國殘運會比賽,昆明海埂體育訓練基地全方位、大範圍地對場地、場館進行了無障礙改造,並在去年10月份前全部完工。在硬體設施改造的同時,基地還針對殘疾人運動員的特殊性對服務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比如盲人柔道的運動員眼睛看不見,服務人員就要對他們實行一對一的服務,在就餐時做到“助餐”,幫助盲人運動員打來飯菜甚至親自喂到他們的嘴裡。
海埂建成初期的榮耀是如今任何一個訓練基地所無法企及的。雖然集訓是由當時的國家體委強制施行的,但海拔1888米、四季氣候溫暖如春的地理條件卻對任何一支足球隊有著不可抵禦的誘惑力。於是,騎自行車10多公里去一睹心目中偶像的青春年少,背著乾糧在海埂守上一整天的痴心年華,送別一個個朝夕的戀戀風塵,成為了許多昆明球迷一代傳一代的難忘記憶。在足球隊的帶動下,女足、女壘、游泳……越來越多的運動隊也把海埂作為集訓的基地,而且一呆就是10幾年。
海埂的這種熱鬧景象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海埂決策者要把海埂建成中國體育通向世界體壇起點的初衷。但回過頭去想想海埂曾經的輝煌,計劃經濟時代國家統包一切的大氣候是造就這種輝煌的最直接原因,而這種“輝煌”的結果,是使包括足球在內的多種運動項目在相當長時期內誕生出海埂集訓一類的“中國特色”,並隨著中國足球一次又一次“衝出亞洲”未果而新招百出。即使是在1994年推出了職業化改革以後,12分鐘跑、限薪令、轉會摘牌制……這一系列帶有強制性管理色彩的“新事物”依然層出不窮。
作為這些措施的“誕生地”或這些措施上演的舞台,海埂一方面有著改革見證人的榮耀,另一方面也無可避免地要去承受這些措施所產生的種種後果,去背負來自各方對這種與中國足球職業化進程不諧和之聲的指責。
2020年12月25日,入選2020年全國體育事業突出貢獻獎(集體)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