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壓增高
顱壓增高
正常成人如超過1.96kPa(200mmH2O)即為顱內壓增高。顱內佔位性病變、顱內感染性疾病、顱腦損傷、腦缺氧等均可造成顱內高壓。
1.顱內佔位性病變
顱內腫瘤、血腫、膿腫、囊腫、肉芽腫等,既可佔據顱腔內一定的容積,又可阻塞腦脊液的循環通路,影響其循環及吸收,導致顱內壓增高。
2.顱內感染性疾病
各種腦炎、腦寄生蟲病,既可以刺激脈絡叢分泌過多的腦脊液,又可以造成腦脊液循環受阻(梗阻性及交通性腦積水)及吸收不良。各種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的毒素可以損傷腦細胞及腦血管,造成細胞毒性及血管源性腦水腫。炎症、寄生蟲性肉芽腫還可起到佔位作用,佔據顱腔內的一定空間。
3.顱腦損傷
可造成顱內血腫及水腫。
4.腦缺氧
如窒息、麻醉意外、CO中毒,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肺性腦病、癲癇、持續狀態重度貧血等,均可造成腦缺氧,進一步引起血管源性及細胞毒性腦水腫。
5.中毒
鉛、錫、砷等中毒;某些藥物中毒,如四環素、維生素A過量等;自身中毒,如尿毒症、肝性腦病等,均可引起腦水腫,促進脈絡叢分泌腦脊液,並可損傷腦血管的自動調節作用,而形成高顱壓。
6.內分泌功能紊亂
年輕女性、肥胖者,尤其是月經紊亂及妊娠時易於發生良性顱內壓增高,可能與雌激素過多、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過少而產生的腦水腫有關。肥胖者可能與部分類固醇溶於脂肪組織中不能發揮作用而造成相對性腎上腺皮質激素過少有關。
1.頭痛
頭痛是顱內高壓的常見癥狀,初時較輕,以後加重,並呈持續性、陣發性加劇,清晨時加重是其特點。頭痛與病變部位常不相關,多在前額及雙顳,后顱窩佔位性病變的頭痛可位於后枕部。急性顱內壓增高者,由於腦室系統產生急性梗阻,所以頭痛極為劇烈。腫瘤內出血,可產生突發而劇烈的頭痛。
2.嘔吐
嘔吐不如頭痛常見,但可能成為慢性顱內壓增高患者的惟一的主訴。其典型表現為噴射性嘔吐,與飲食關係不大而與頭痛劇烈程度有關。位於后顱窩及第四腦室的病變較易引起嘔吐。
3.視神經乳頭水腫
視神經乳頭水腫是顱內壓增高最客觀的重要體征。雖然有典型的眼底所見,但患者多無明顯自覺癥狀,一般只有一過性視力模糊,色覺異常,或有短暫的視力喪失。這些視覺癥狀只持續數秒,少數可達30秒左右,稱為弱視發作。弱視發作常見於慢性顱內壓的增高晚期,常與頭痛程度平行。如果弱視發作頻繁,提示顱內壓的增高持續存在,最終導致視力永久性喪失。
4.其他癥狀
可有頭昏、耳鳴、煩躁不安、嗜睡、癲癇發作、外展神經麻痹、復視等癥狀。顱內高壓嚴重時有生命體征變化:血壓升高、脈搏及呼吸變慢。血壓升高是調節機制的代償作用,以維持腦血液供應,呼吸慢可能是延髓呼吸中樞功能紊亂所致,生命體征變化是顱內壓增高的危險徵兆,要警惕腦疝的發生。
5.腦疝
急性和慢性顱內壓增高者均可以引起腦疝。前者發生較快,有時數小時就可出現,後者發生緩慢,甚至不發生。
1.一般檢查
包括三大常規、痰脫落細胞檢查、凝血功能有關檢查、血清學檢查(根據需要選癌胚抗原、酸性磷酸酶甲胎蛋白、乳酸脫氫酶鹼性磷酸酶、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以及正、側位X線胸片檢查,肝B型超聲檢查,必要時作胃、腸內鏡或支氣管內鏡檢查。如發現淺表淋巴結腫大可做活檢送病理,以便尋找原發性腫瘤是否存在以及其侵犯範圍和類型。
2.其他輔助檢查
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CT)、磁共振成像(MRI)和數字減影(DSA)等特殊檢查腦部是確定腦部轉移性腫瘤和病灶定位的最重要檢查。MRI能從多種體層面觀察,並可用不同參數(T1、T2、質子密度)以增進發現異常影像並對其病變性質有一定鑒別能力。DSA對腦內血管圖像顯示清晰,轉移性腫瘤常由於血供豐富可形成腫瘤著色圖像,有利於了解腦內血管走向或斷流等改變,也可為選擇治療提供信息定期檢查CT、MRI,有利於及時對比觀察,儘早發現腦轉移。
3.腰椎穿刺
留取腦脊液作常規和病理細胞學檢查,離心沉澱或使用濾器可提高陽性率,然而常須反覆檢查;必要時送細菌培養及有關病毒學方面的檢查。腰椎穿刺前應作眼底檢查,對有視盤水腫者穿刺放液應慢,留腦脊液應少,為安全考慮可先進行脫水治療。
1.內科治療急救處置
(1)糖皮質激素為治療惡性腫瘤腦轉移繼發性腦水腫的極重要的有效的輔助藥物,常用的藥物有地塞米松、甲潑尼龍(甲基強的松龍)、潑尼松(強的松),它們可阻斷腫瘤毒性代謝對血管的影響。
(2)滲透療法應用滲透性利尿劑以減少腦細胞外液量和全身性水分。常用藥物有甘露醇、尿素、山梨醇或甘油,須靜脈注入或快速靜脈滴入。這類藥物進入血管后隨血管內與細胞外間隙出現的滲透壓梯度差,使水順利地由腦細胞間隙透過血腦屏障返回血管,並隨滲透性利尿劑由腎排出。
(3)腦轉移的緊急或急救處置當病人受到急性或亞急性功能障礙或神經損傷,出現癥狀或體征如發生頭痛、噁心、嘔吐、精神意識障礙、癲癇發作或習性改變,可能為腦轉移癌增大或出血腦脊液迴流受阻、腦水腫或交通性水腦、顱內壓增高、電解質紊亂、肝腎功能損傷或中樞神經系感染。這類情況就須臨床緊急緩解癥狀,同時進行檢查和治療。進行神經系統體檢、腦CT或MRI檢查,或其他特殊檢查,以確定臨床癥狀發生的原因,儘快採用內科和(或)外科手段糾正主要病因。
2.放療
放療是腫瘤腦轉移非手術治療中最有效的治療。為鞏固已取得顱內壓增高症的療效,常須加用放療。
3.化療
化療以亞硝脲類對腦轉移灶的療效較好。
4.外科治療
對孤立性或局限性多發轉移癌爭取手術切除,以減低腦壓和獲得病理診斷。對腦室阻塞、顳側或小腦轉移灶已失去代償機能、對滲透療法未能緩解、對放療抗拒、手術后複發或有轉移灶併發症(出血感染或腦脊液滯流)的有生命威脅者,一般均需外科緊急減壓,包括腦室穿刺引流、分流術開顱減壓、放置減壓裝置、切除腫瘤或(和)清除血塊及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