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沖

氣沖

氣沖穴是足陽明胃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針灸甲乙經》,別名氣街。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一說“去腹中行當各三寸”(《針灸資生經》)。主治疝氣,偏墜,睾丸腫痛,小便淋漓,月經不調,帶下,難產,遺精,陽痿等,直刺0.5~1寸。

簡介


● Qìchōng ST30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氣街
● 歸經:足陽明胃經
● 功效:調經種子,舒理宗筋,理氣止痛,疏肝益腎

穴名釋義


● 氣,指經氣,氣街;沖,動。穴在氣街部位,為經氣流注之衝要,又為奇經八脈衝脈之起始部,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腹股溝區,恥骨聯合上緣,前正中線旁開2寸,動脈搏動處。

簡便取穴

● 觸及恥骨聯合上緣中點,再旁開乳頭至正中線一半的距離,即為此穴。
本穴的精準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兩乳頭之間為8橫寸,氣沖距離前正中線旁開2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腹外斜肌腱膜,弓狀緣。
● 淺層分佈有髂腹下神經,髂腹股溝神經,腹壁淺動、靜脈;深層分佈有腹壁下動脈,內下方有精索(男)或子宮圓韌帶(女)。

主治


● 婦科及男科病症,例如月經不調、不孕、外陰腫痛、陽痿、陰莖痛。
● 其他病症,例如少腹痛、疝氣、腹股溝疼痛。

操作


治療操作

● 直刺0.8~1.2寸。
● 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以酸脹感向生殖器方向放射為佳,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10~20分鐘;艾炷灸3~7壯。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九》:腹中有大熱不安,腹有大氣如相夾,暴腹脹滿,癃,淫濼,氣沖主之。
● 《備急千金要方·卷三十》:腹中滿熱,淋閉不得尿。
● 《針灸大成·卷六》:主腹滿不得正卧,癃,疝,大腸中熱,身熱腹痛,大氣石水,陰痿莖痛,兩丸騫痛,小腹奔豚,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腰痛不得俯仰,淫濼,傷寒胃中熱,婦人無子,小腸痛,月水不利,妊娠子上衝心,生難胞衣不出。

常用配伍


● 配中極、三陰交、關元,治尿道痛。
● 配曲泉、太沖,治疝氣。
● 配沖門、三陰交、關元,治帶下產崩、月經不調等婦科病症。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