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主動脈瘤

胸主動脈瘤

胸主動脈瘤是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主動脈一處或多處向外膨出,出現的像“瘤一樣”的改變。胸主動脈瘤指的是發生在主動脈竇、升主動脈、主動脈弓或降主動脈的動脈瘤,是退行性變,胸部主動脈部分異常擴張,變形,呈瘤樣突出。大多發生於60歲以後,男女之比為10:2。胸主動脈瘤的患病率佔主動脈瘤的20.3%~37%。約80%的胸主動脈瘤是繼發於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14%是由於梅毒引起,其他的原因包括先天性因素、馬凡綜合征及胸部頓挫傷。本病發病緩慢,早期多無癥狀和體征,至後期由於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而產生癥狀,其臨床表現由於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胸主動脈瘤的手術療法在時間的選擇上仍然受多種因素影響。外科指征包括動脈瘤迅速的擴大、嚴重的主動脈瓣反流或伴有相關癥狀的患者。藥物治療對那些動脈瘤擴展和伴顯著動脈粥樣硬化倖存者的長期療效尚未肯定,但有報告認為,β受體阻滯葯對成年馬凡綜合征患者有確切的療效,可使主動脈擴張的速度減慢,主動脈夾層分離、主動脈瓣反流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減少。胸主動脈瘤可以合併或引起多種併發症,如主動脈瘤壓迫氣管和支氣管可引起咳嗽、氣急、肺炎和肺不張;壓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引起聲音嘶啞;壓迫膈神經引起膈肌麻痹;壓迫上腔靜脈和頭臂靜脈可引起上肢及頸部、面部、上胸部浮腫;壓迫胸骨可引起胸痛。胸主動脈瘤的自然病史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動脈瘤膨大的速度和破裂傾向。有或無動脈瘤的癥狀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有癥狀的患者預后比無癥狀者差,一旦出現新的癥狀可迅速破裂或死亡。

就診科室


● 心外科或心胸外科、血管外科

病因


● 胸主動脈瘤的病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的胸主動脈一處或多處向外膨出,出現的像“瘤子一樣”的改變。主要原因可分為胸主動脈管壁在多種因素作用下強度變弱,在血流作用下脆弱部分出現膨出;由於高血壓等原因,血流對管壁的壓力增強,使局部向外膨出。胸主動脈瘤的危險因素如下:
● 動脈粥樣硬化
● 高血壓病
● 梅毒
● 馬凡綜合征
● 胸部挫傷

癥狀


● 本病發病緩慢,早期多無癥狀和體征,至後期由於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而產生癥狀,其臨床表現由於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

典型癥狀胸痛多為脹痛或跳痛出現撕裂樣劇痛,可能為瘤體擴展,瀕臨破裂。

● 胸痛是胸主動脈瘤最常見的癥狀,一般不嚴重,多為脹痛或跳痛,系動脈瘤膨出增大、牽拉或壓迫周圍組織所引起,壓迫侵襲胸骨、肋骨和脊椎及神經時,疼痛可加重。
● 若出現撕裂樣劇痛,可能為瘤體擴展,瀕臨破裂。
● 在瘤體對臨近器官無明顯壓迫,牽扯或破裂之前,大多數胸主動脈瘤可無癥狀,於體檢時發現,患者的臨床表現和瘤體的大小和部位有關。
● 壓迫癥狀,動脈瘤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咳嗽或呼吸困難以及氣管支氣管偏移,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咽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臨近血管受壓可出現肺動脈狹窄或上腔靜脈綜合征,頭臂血管阻塞可引起腦缺血。
● 破裂,可能是該病首發的癥狀,血液流入縱隔、胸膜腔、氣管支氣管或食管,均可致命。病變累及主動脈根部時可產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嚴重時出現呼吸困難、咳嗽、咳粉紅色泡沫痰等左心衰竭表現。

其他癥狀

● 本病早期多無癥狀和體征,至後期由於動脈瘤壓迫周圍組織而產生癥狀,其臨床表現由於動脈瘤的大小、形狀、部位和生長方向而有不同。

檢查


● 確診胸主動脈瘤主要依靠X線、超聲心動圖、CT、MRI及血管造影等檢查。

X線胸片

● 縱隔陰影增寬或形成局限性塊影,至少在某一個體位上,與胸主動脈某部相連而不能分開。一般升主動脈瘤位於縱隔的右前方,弓降部和降主動脈動脈瘤多位於左後方;包塊或縱隔增寬陰影可見擴張性搏動;瘤壁有時可有鈣化;瘤體(尤其囊狀)可壓迫侵蝕周圍器官,例如壓迫脊椎或胸骨的侵蝕性骨缺損,有助於動脈瘤的診斷。

超聲心動圖

● 可顯示主動脈某段的梭形和囊狀擴張,並可直接測量其徑線,還可顯示動脈瘤內附壁血栓的情況。

CT檢查

● 不僅可顯示動脈瘤的存在和瘤壁的鈣化,還可測量其寬徑。對比增強掃描,可清楚顯示附壁血栓及其範圍。主動脈弓部連續掃描,對明確該部動脈瘤與頭臂動脈的關係也有一定幫助。

MRI檢查

● 不用對比劑可顯示主動脈內臟、管壁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係,能直接攝取橫斷、冠狀、矢狀等任何層面圖像,對立體地把握動脈瘤的形態、大小、範圍以及與主要動脈分支的關係有重要意義。

血管造影

● 以胸主動脈造影為宜,可直接顯示梭形或(和)囊狀動脈瘤及其部位、大小、範圍以及動脈分支受累情況。

實驗室檢查

● 大多數患者血常規檢查在正常範圍。如合併夾層動脈瘤,急性期可出現輕度貧血,發病數小時內白細胞計數升高,大於10×10⁹/L。感染性主動脈瘤,白細胞計數升高,中性粒細胞增加。尿常規大多數在正常範圍。如合併夾層動脈瘤,尿中可出現尿蛋白陽性、管型和大量紅細胞。血脂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多表現為血脂和血黏度升高。

診斷


● 醫生診斷胸主動脈瘤,主要依據根據臨床表現,結合實驗室檢查可進行診斷。
● 典型的胸部脹痛或跳痛是診斷胸主動脈瘤的重要依據。
● 動脈瘤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咳嗽或呼吸困難以及氣管支氣管偏移,壓迫食管可出現吞咽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等癥狀有重要提示作用。
● 胸部超聲檢查顯示主動脈某段的梭形和囊狀擴張,顯示動脈瘤的存在和瘤壁的鈣化;CT對比增強掃描,可清楚顯示附壁血栓及其範圍;胸主動脈造影,可直接顯示梭形或(和)囊狀動脈瘤及其部位、大小、範圍以及動脈分支受累情況。

鑒別診斷


● 胸主動脈瘤需要與可引起類似癥狀或具有相似影像學表現的疾病進行鑒別,如主動脈夾層動脈瘤、胸主動脈假性動脈瘤、中心型肺腫瘤、食管腫瘤。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腹部超聲等影像學檢查排除其他疾病,做出診斷。

治療


● 對於有癥狀和(或)併發症的胸主動脈瘤,主要依靠手術治療。此外還有一些其他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 胸主動脈造影為宜,可直接顯示梭形或(和)囊狀動脈瘤及其部位、大小、範圍以及動脈分支受累情況。
● 開胸血管置換術
● ● 對於達到手術指征的胸主動脈瘤,可通過開胸手術的方法將擴張的血管或者形成夾層的血管置換,多採用人工血管,幾乎無排異反應。對於夾層動脈瘤,多採用血管支架做腔內隔絕術。
● 介入手術
● ● 對於降主動脈等部位的夾層動脈瘤,可通過介入治療(腔內隔絕術)放置血管支架。
● ● 溫馨提示:
● ● 對於形成的動脈瘤,藥物治療是無法逆轉的。如果動脈是有擴張,但是擴張的程度還不是很大,還沒有到動脈瘤的程度,如小於5公分,可臨床觀察,定期做彩超、CT,控制好血壓,可以延緩他的擴張進程。如果每年的進展超過一公分,或是每半年的進展超過半公分,則需要手術治療。

其他治療

● 藥物治療對那些動脈瘤擴展和伴顯著動脈粥樣硬化倖存者的長期療效尚未肯定,但有報告認為,β-阻滯劑對成年馬凡綜合征患者有確切的療效,可使主動脈擴張的速度減慢,主動脈夾層分離、主動脈瓣反流發生率及死亡率均減少。
● 在對隨訪中的小胸主動脈瘤和已經手術治療的胸主動脈瘤患者也可減少心臟等容收縮和控制血壓。

危害


● 胸主動脈瘤患者胸痛是最常見的癥狀,一般不嚴重,但壓迫侵蝕胸骨、肋骨和脊椎及神經時,疼痛可加重,可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 胸胸主動脈瘤壓迫氣管支氣管可出現咳嗽或呼吸困難以及氣管支氣管偏移,壓迫食道可出現吞咽困難,壓迫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臨近血管受壓可出現肺動脈狹窄或上腔靜脈綜合症,頭臂血管阻塞可引起腦缺血。
● 胸主動脈瘤破裂可能是該病首發的癥狀,血液流入縱隔、胸膜腔、氣管支氣管或食道,均可致命。病變累及主動脈根部時可產生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嚴重時出現左心衰竭。

預后


● 胸主動脈瘤的治療效果受多種因素影響,如動脈瘤膨大的部位和長度。有或無動脈瘤的癥狀是另一個重要因素,有癥狀的患者預后比無癥狀者差,一旦出現新的癥狀需要警惕破裂。

預防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 飲食宜清淡,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等。

減肥

● 肥胖者,要通過飲食、運動等方式,積極減肥,將體重控制在正常範圍內。

治療相關疾病

● 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梅毒等與胸主動脈瘤相關的疾病。

定期體檢

● 每年進行一次體檢,以便於及早發現胸主動脈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