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縣第一中學
平和縣第一中學
平和第一中學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簡稱平和一中。前身是平和私立東溪初級中學、私立雙十初級中學、私立文成初級中學、私立大誠中學和私立新民中學。是省級“花園式”學校,省一級達標學校。
1927年春,琯溪地方賢達林友梧、蔡坤一、蘇玉賓、林際泰等倡辦“私立東溪初級中學”。籌法幣2萬元,選擇琯溪中山公園左側一片曠地,動工興築校舍。1929年秋,校舍落成,有辦公室、
教師宿舍,教室計12間和一座禮堂。同年10月4日,與中山公園同時舉行揭碑典禮。10月10日,正式開學,學生近百人,教師二十餘人,聘張際升為校長。
1937年10月,廈門私立雙十初級中學遷入平和琯溪鎮,借用私立東溪初級中學校舍,招收平和及閩南沿海各地學生入學。1939年11月,成立新校董事會,划原東溪初中校產為雙十初中使用,改校名為私立雙十初級中學,省府派賴德淵為校長。校董會籌款擴建校舍14間,后又續建崇德樓一座10間。在校生256人,教師三十餘人。抗戰勝利前夕,學生增至六百餘人,成為抗戰後方一大學府。
1946年6月,雙十初中奉命遷回廈門。原雙十初中校董盧祖澤等14人,組建校董會,成立平和縣私立文成初級中學。9月,招收一年級新生108名,加上雙十初中委託附讀的初二、初三年學生260名,在校生總數368名,聘用原雙十初中部分教職員執教。至1949年夏,文成初中擁有禮堂一座、辦公樓、教師宿舍、教室計36間。校長為林際泰。
1944年,香港私立大誠中學創辦人賴文清,通過平和縣國民黨黨部的幫助,成立大誠中學平和分校籌備會。1945年2月,香港私立大誠中學由永定遷入平和琯溪西山李氏祖廟(現校址),就地招收高一學生50名。同年秋,又招高一、初一各一班,成為平和第一所完全中學。而後,在李氏祠堂對面增建教室6間。1948年更名為平和縣立大誠中學。
1949年9月17日,平和和平解放。10月4日,文成初中與大誠中學合併,改校名為新民中學。原學校校長和教師繼任,學生按原班上課,暫用舊課本,刪去宣傳反動思想部分,取消訓導制度,取消公民課,代之以宣傳新民主主義的思想教育。1953年元月7日,新民中學改為公辦,稱平和中學,省府定為省、地區重點支持的山老區完全中學。張增甫為校長、歐陽重慶為教導主任,同時調來一批優秀高中教師加強平和中學教學工作,全校教職工34人。1954年春,正式定名為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學,始建立中共平和一中支部,何禮宸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學校實行黨政統一領導,注重學生政治思想教育,開展向英雄模範學習。1954年、1955年先後兩次給高中、初中四個先進班級授予“卓婭班”“保爾班”“黃繼光班”“羅盛教班”稱號;加強學校黨、團、少先隊、工會活動。教師做到“五認真”,學生愛勞動、尊師守紀,勤奮學習,好人好事層出不窮,多次受省、地區表揚、獎勵。60屆高中畢業參加高考的同學百分百考取各類大專院校,學校為高校輸送一大批拔尖人才。1964年6月,平和一中第一座教學樓——鋸齒樓竣工,三層,9間,建築面積594平方米。1966年5月,教室增至30間、實驗室4間、教學班24班,學生1342人、教職工86人。
1966年5月後,“文革”開始,學校停課。1969年,平和一中劃歸城關公社管轄,更名為“城關中學”。1968年10月31日,縣“革委會”成立,“支左”部隊,“工宣隊”進駐學校,學校“複課鬧革命”、成立校“革委會”。1969年春,學校又開始招生,共“五連十六個排”,學生數721人。折李氏祖廟,建教師宿舍46間,920平方米;學生宿舍一座、三層12間792平方米,建簡易400米跑道。
1977年,復稱“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學”,並列為省重點中學,學制初、高中各二年。有29班、學生1821人、教師106人。1984年9月,恢復初中三年制,高中三年制。1986年,省府從各大學抽調一批教師到平和、平和一中扶貧支教,指導教學工作。1987年,學校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鄧小平理論指引下,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加快校園建設步伐,改善辦學條件,教學質量開創新局面。1992年冬,征地32.68畝,興建體育運動場,校園面積增至70畝。1993年11月,實現福建省普通中學二級達標學校,並榮獲省“文明學校”稱號。1994年10月8日,平和一中隆重舉行建校六十五周年校慶,學子云集,盛況空前。
2000年4月,中共平和一中總支部委員成立,下分文科、理科、後勤、離退休四個黨支部,黨員教師95人。學校提出“質量求生存,競爭求發展”辦學思路、完善教代會、職代會建設,制定並通過量化考核學校管理制度,激勵競爭、量化評判、制度裁結、公開公正、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連創佳績。新世紀后,學校加快校舍校園建設速度、徹底改造舊校舍,先後建成框架結構的七層綜合大樓,6926平方米;框架結構的六層學生公寓和食堂6102平方米;改造實驗樓,達一級達標學校要求。電腦室3間,多媒體教室2間,電腦達230台,雕塑走進校園、校園綠化、美化。2005年元月,省綠化委員會授予平和一中“花園式學校”稱號,並通過省級“二級達標”複查。1997年4月創辦“業餘黨校”,發展黨員79人(學生50人)。校田徑運動會年年召開,校園文化豐富多彩。2004年底,校園面積70畝,綠化面積10畝;學農基地52畝,教學樓三座55間教室,5116平方米;學生公寓五座,159間宿舍,1242個床位,7062平方米;體育運動場52.68畝,內設八跑道400米環形跑道,體育設施較齊全;實驗室、圖書館、電腦室達“二級達標”複查要求;食堂三個,1440平方米,設施現代;教師套房108套,6868平方米(已房改)。學校總建築面積30103平方米。2004年教學班48個,學生總數3152人,在職教職工212人,離退休教職工95人。
2004年,學校停辦初中部。並於2017年六月復辦。
2018年建成溝通新舊校區的天橋——侯山橋。
解放后,學校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重視思想政治教育,深入開展學習英雄模範,爭當“三好生”活動,與勞動生產相結合取得良好的效果。先後湧現不少的“三好生”和先進班集體,為社會培養數以萬計的合格人才和為高校輸送許多拔尖的高材生,對國家作出重大貢獻。
改革開放以來,平和一中以“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為校訓,按照科學的教育理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實行量化考核制度,完善激勵措施,連年創佳績。2003年高考上本科線考生541人;2004年高考上本科線考生575人。高中會考各項指標連續三年超過省重點中學一級達標學校的標準,學校聲譽日隆。
“東溪啟建雙十承先文成繼往群策群辦興教育;大誠內遷新民啟后一中開來同心同德毓英才”。七十六年來,平和一中從幾所私立學校發展為省級“文明學校”,省重點中學“二級達標”學校,省級“花園式”學校,是平和的最高學府,人才的搖籃。特別是近十年來,平和一中的綜合實力和辦學品位與時俱進,為平和縣教育事業作出很大的貢獻。
形成了“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校風,弘揚了“認真讀書、刻苦鑽研、獨立思考、勤學好問”的傳統學風,傳承了“嚴謹、務實、敬業、愛生”的淳淳教風,秉持了“公正、民主、務實、創新”的領導作風。
學校硬體設施先進,學習生活條件好,學生宿舍裝有空調,後勤管理實現了社會化。據2010年資料,學校保留新中國成立前的3座建築物,擁有新建的教學大樓、校友樓、實驗大樓、綜合辦公樓、3座學生宿舍樓、2座教師單元宿舍樓、一座體育館、一座庭院式圖書館。配置有50多間多媒體教室,1間電子備課室,700多台電腦,1間歷史教室,1間地理教室,1個生物園。圖書館有104937冊圖書、100643冊電子圖書,2006年數據,學校建成了千兆校園網,覆蓋了辦公樓、教學樓、實驗樓、教研組和教師宿舍樓,建有電子備課室,3間多媒體教室,有配備多媒體電教設備的理化生實驗室,配備了科利華電子備課系統、國之源資源庫等軟體平台,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證。學校教師95%以上已取得了信息技術考試合格證書,許多教師已進行基於網路環境下的多媒體教學。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2013年,學校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修築了一系列的學生宿舍,教學樓,在新校區還建成了塑膠跑道,也在塑膠跑道上開始了校運會。
現擬建一棟4500㎡的科學技術樓。


平和縣第一中學

平和縣第一中學
改革開放以來,平和一中以“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為校訓,按照科學的教育理論,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實行量化考核制度,完善激勵措施,連年創佳績。2003年高考上本科線考生541人;2004年高考上本科線考生575人。高中會考各項指標連續三年超過省重點中學一級達標學校的標準,學校聲譽日隆。
“東溪啟建雙十承先文成繼往群策群辦興教育;大誠內遷新民啟后一中開來同心同德毓英才”。七十六年來,平和一中從幾所私立學校發展為省級“文明學校”,省重點中學“一級達標”學校,省級“花園式”學校,是平和的最高學府,人才的搖籃。特別是近十年來,平和一中的綜合實力和辦學品位與時俱進,為平和縣教育事業作出很大的貢獻。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校名
林友梧學校籌建董事長1927私立東溪初級中學
林友梧董事長1929—1931
張際升校長(第一任)
李文林校長(第二任)1931—1934
張景堯校長(第三任)1936—1937
張河山董事長1937—1938
上學期私立廈門雙十中學琯溪分校
黃其華校長
庄克昌代理校長
蔡啟新生活指導主任兼理校務
林友梧董事長1938—1945私立廈門雙十中學
賴德淵校長1939—1940
崔鍾英校長1940—1942
吳有容校長1942—1943下私立廈門雙十中學
周耕民董事長1944—1945
張之麟校長1942上—1945上
任啟輝校長1945下—1946上
盧祖澤董事長1946下學期
—1949上學期私立文成初級中學
林際泰校長
賴文清名譽董事長1944—1945私立
大誠
中學
黃天爵董事長1945—
方鍾徵校長1944—1946
張貞名譽董事長任期不詳

教學樓
張景堯校長1945—1949
李青儀校長1949下—1950上新民
中學
林際泰副校長(原文成校長)
張景堯副校長(原大誠校長)
張景堯校長1950上—1951.2
周同基校長1951.3—1953上
張增甫校長1953上—1954平和
中學
何禮辰書記兼校長1954—1958平和
一中
簡朝商校長1956.12—1958.5
宋斌書記兼校長1958.4—1959
簡朝商校長1960.5—1969.10
王順書記1963.6—1969.2
曾成章革委會主任1969—1978城關中學
王順革委會主任1969.12—1970
崔燦榮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69—1975.8
張買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0.6—1975
崔燦榮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5.8—1977
周子源校長兼副書記1978.3—1984.8平和一中
張買書記1979.9—1983.11
雷峰書記1983.10—1987.1
李昌耀校長兼副書記1984.8—1987
林水抄校長(93年始兼書記)1987—1999.3
李昌耀書記1987—1990
賴樂生校長1999.3—2011
黃伯亮黨委書記兼校長2011—2018
張元祥校長2018—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