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天心區第一中學
長沙市天心區第一中學
長沙市天心區第一中學始建於1921年12月5日,是一所由長沙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級中學,系長沙市示範性普通高級中學。
由時任湖南省議長雷鑄寰、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任凱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政治經濟學學士黃衍鈞等共同創辦,同時聘梁啟超擔任文化總教員。初名“大麓中學”,取自於嶽麓山名聯“藏之名山,納於大麓”之意,是長沙最早的新式學校之一。
辦學秉承尊重學生、民主辦學,弘揚自強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強調文理並重、全面發展、注重科學的辦學思想。學校雖歷經軍閥戰亂、日寇入侵、多次搬遷,在辦學道路上篳路藍縷,但學校矢志不移。1953年10月轉為公辦,定名為長沙市第九中學。2002年市教育局調整教育布局,原市九中和原市二十二中一起劃歸天心區管轄,2004年兩校合併,成立天心一中。
學校秉承科技教育傳統,高舉創新教育旗幟,堅持“和諧、開放、高質和可持續發展”的辦學理念,大力優化辦學條件,打造名師團隊,開設特色課程,建設魅力校園,著力提升教學質量,鑄就辦學品牌。學校辦學水平不斷提升,連續四年被市教育局和多家媒體評為“身邊的好學校”,正以新的活力閃耀星城。
2013年,在市教育局的主持下,實現與雅禮中學合作辦學,共享教育資源,同年10月,市教育局、天心區人民政府決定,將天心一中改擴建工程納入區重點工程,投資3.32億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打造,建設現代化、園林式省級特色高中。
天心一中是長沙市天心區唯一的一所市示範性高級中學,校園佔地面積103畝,坐落在原城南書院南面的火把山,校園內曲徑通幽,綠樹環繞,景色宜人,頗有“書院之靈氣”。學校是全國科學教育基地,中國發明協會實驗基地,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湖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湖南省發明協會實驗基地,湖南省創造學會實驗基地。
學校現有高中教學班32個,在校生約1600人。佔地約103畝,建築面積約45畝。布局合理,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等功能區劃明確,校園環境優美,富有濃厚的人文氣息。
學校具有傳統的創造教育特色。創造教育成就了大批小發明家,近年來,學生獲市級以上科技獎300多項,其中獲國際獎項17項,國家級獎71項,獲國家專利72項,有1項已被廠家開發生產,8項在全國勞技教育發明成果展覽會上展出,6項在中國宋慶齡兒童科技館展出,6項在省改革開放20年成果展覽會上展出,4項在省科協成立40周年成果展覽會上展出。黎錦葳同學獲得“首屆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溫家寶的親切接見。2005年8月黎錦葳、顏維恆赴台灣參加由宋慶齡兒童基金會組織的兩岸青少年發明交流活動。2007年2月我校學生陳舟、熊傑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2006年度國家科技獎勵大會。
體育藝術教育成績顯著。我們組建了籃球隊、足球隊、健美操隊、柔道隊、田徑隊、合唱隊,成立了新生代畫室。每年向高等院校輸送優秀的人才。
學校是天心區模範集體,長沙市示範性中學;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中國創造學會實驗基地,中國發明協會中小學創造教育分會實驗基地,湖南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長沙市教育科研重點課題實驗學校;湖南省園林式單位,長沙市花園式單位,天心區綠色學校;長沙市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長沙市青少年籃球訓練基地,長沙市青少年足球訓練基地,湖南省體育業餘訓練先進單位。
1921年,當時湖南知名人士雷鑄寰、任凱南、黃衍均等吸收嶽麓書院精髓,弘揚自強不息精神,創辦大麓中學。抗戰時,學校輾轉遷移,1950年學校定址長沙市北門晴佳巷,更名長沙市第九中學,在上世紀七八十年,學校是當時長沙市教學質量最高的幾所學校之一。自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學校培育了享譽三湘、全國知名的創造教育特色。2002年長沙市教育局調整教育布局,原九中和原長沙市二十二中學一起劃歸天心區管轄,2004年兩校合併,成立天心一中,2014年學校初中部與雅禮中學合作辦學,成立雅禮天心中學,高中部(現天心一中,原九中校址)獨立辦學。
“和諧、開放、高質、可持續發展”是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為師生提供合適的發展空間,為師生提供輕鬆的發展環境。學校以開放的思想、開放的模式和開放的行為辦學。通過建構開放的課題教學模式、師資培訓模式、社會實踐模式和教研模式,培養師生開放的意識、開闊的眼界和包容的胸襟,以特色教育創新學校發展,努力探索特色高中辦學模式。學校樹立正確的質量觀,以師生的可持續發展作為評價的核心理念,不僅強調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更強調學生個人德智體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強調學生不僅要擁有豐富的知識,而且要成為能力的強者、道德的標兵。
湖南省議長雷鑄寰、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任凱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政治經濟學學士黃衍鈞
創辦人及歷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