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石

太子石

在梵凈山老金頂南麓,牛尾河源頭處,聳立著一座海拔1748.2米,如劍劈斧砍成的石山,遠遠望去,儼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傳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太子石是梵凈山一個奇特的景點。牛尾河從腳下匆匆流過。清晨,鳥鳴聲中,綿綿輕紗般的薄霧悄悄隱去,彩霞飄在頭上,白雲停在山腰……此情此景,誰不為皇太子的悲劇嘆息落淚呢。

簡介


在梵凈山老金頂南麓,牛尾河源頭處,聳立著一座海拔1748.2米,如劍劈斧砍成的石山,遠遠望去,儼然一巨人正在仰望,相傳為皇太子所化,故名太子石。
太子石是梵凈山一個奇特的景點。牛尾河從腳下匆匆流過。清晨,鳥鳴聲中,綿綿輕紗般的薄霧悄悄隱去,彩霞飄在頭上,白雲停在山腰……此情此景,誰不為皇太子的悲劇嘆息落淚呢。

來歷


相傳明萬曆年間,神宗皇帝的妃子九皇娘到貴州梵凈山修行。小太子見不到母親,不吃不喝,大哭大鬧。一天,他悄悄溜出皇宮,歷經艱難險阻,受盡痛苦磨難,終於去到梵凈山腳的牛尾河邊。太子仰望金頂,呼喊母親,撕裂人心、催人淚下的聲音在山谷里迴響,在群峰間激蕩。神仙為之動情,母親為之痛心。太子正想從絕壁爬上山去見母親,卻被神仙施法定在牛尾河谷里。太子腳不能動,就每天引頸探望,長得很快。神仙生怕太子長高了見到母親,引起九皇娘思凡,又在太子頭頂栽了一棵菩提,菩提乃梵凈山鎮山之寶,張張葉片都有一尊如來佛像。從此,太子不再長高,遂化為石。
一說九皇娘懷著太子在梵凈山修行,生下后棄之野外,為獵戶所養。16年後,太子尋母,被九皇娘施法定在峽谷,化為石。掌管梵凈山的釋迦佛、彌勒佛嫉妒太子石迅猛長高,到玉皇大帝那裡告狀,玉帝鑄了一口大金鐘,突然罩住太子石,並釘了兩顆大鐵釘。金鐘被釋迦、彌勒佛乘夜砸破盜走,鐵釘仍殘酷地釘在太子石頭上。九皇娘得道升天,心疼兒子,不顧禁令,施法將鐵釘變成兩棵參天古樹——陳香木。
太子石來歷說法不一,相傳有一文士到九龍池等候仙女下凡,問個究竟,結果不得而知,但太子卻年年月月站在牛尾河裡仰望她母親。
太子石的來歷說法不一。相傳明朝萬曆年間,神宗皇帝朱翊第九個妃子(人稱九皇娘)因避禍攜皇子從京城來到梵凈山削髮為尼。她在修行期間,濟困扶危,愛老憐幼,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修成正果,“肉身成聖,白日飛升”,至今在梵凈山下的印江土家人民中仍流傳著她的許多傳說故事。九皇娘成仙后,她的兩個親人即兄弟李仁志(要稱李國舅)和太子雖然也知道這是件好事情,但畢竟與親人不能再相見,因而痛苦萬分。這天國舅拉著太子在金頂附近山林里尋找九皇娘的蹤跡,上找不到,又下到馬槽河去找,兩個都累得連路都走不動了,便坐在河邊上痛哭不止。自從九皇娘飛升以後,兩人就沒有咽過一粒米,長時間的痛苦,加之水米不進,兩就死在馬槽河邊上。釋迦、彌勒二佛見國舅和太子死去,就叫守山神童化為一隻黃斑虎把國舅的屍身銜上山,放在九皇洞側邊,用神水灑在屍身上,變成了一個很高的大石頭,便封為“山上糾查善惡神”。今天人們看見的那個磨菇石,就是國舅死後變的,所以當地百姓稱“國舅岩”。而太子,變為馬槽河邊的一塊大石后,被二佛封為“山下糾查神”。但他嫌地位太低,很不服氣,年年增高長大,想與金項比高低,與釋迦、彌勒二佛分上下。這件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命山神植了一株羅漢樹在他頭頂上,不許他再長高長大。頂上,那株羅漢樹都還是青枝綠葉,如果你走到樹下仔細看,每片葉子上都有一個羅漢。
太子石來歷說法不一,相傳有一文士到九龍池等候仙女下凡,問個究竟,結果不得而知,但太子卻年年月月站在牛尾河裡仰望她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