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
漢武盛世時期,文學、史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等方面,在這一時期都有相當程度的發展。漢武帝身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時代所產生的政治思想與規劃,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響。
漢武帝時代,以漢族為主體的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空前的鞏固,漢文化的主流形態基本形成,開啟了中國文明富強的序幕。漢武帝時代的政治體制、經濟形式和文化格局,對後世留下相當重要的歷史影響。
西元前141年,16歲的漢景帝子劉徹即位,是為漢武帝。漢武帝在位54年,將中國歷史帶領到新的階段。按照班固在《漢書‧武帝紀》贊語中的說法,漢武帝“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他的功業,其實是當時“海內”“俊茂”們共同創造的成果。
漢武帝
漢武帝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加強監察制度等。漢武帝還變古創製,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製,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大司馬大將軍:衛青、霍光
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
丞相:衛綰、竇嬰、許昌、田蚡、薛澤、公孫弘、李蔡、庄青翟、趙周、石慶、公孫賀、劉屈氂、田千秋
太尉:田蚡
御史大夫:庄青翟、韓安國、公孫弘、張湯、石慶、卜式、兒寬、杜周、桑弘羊
列將軍:霍去病、金日磾(di)、上官桀
奉常太常:王臧、孔臧、韓延年
郎中令:王臧、李廣、李敢衛尉:李廣、韓安國、張騫、路博得
太僕:灌夫、公孫賀、公孫敬聲
廷尉:張湯、趙禹、杜周、郭居
太行令大鴻臚:王恢、李息、張騫、田千秋
宗正大農令:韓安國、鄭當時、劉受、顏異、桑弘羊
中尉少府執金吾:韓安國、趙禹、李息、王溫舒尹齊、顏異、桑弘羊都尉:汲黯、朱買臣、江充
內史:石慶、鄭當時、公孫弘、汲黯、兒寬、減宣
其他:東方朔、主父偃、司馬遷、蘇武、董仲舒、司馬相如
漢武帝即位后,經過文景兩朝的“眾建諸侯”與平定七國之亂后,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大為降低。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漢武帝為了鞏固大一統的國家,於是持續推動專制的中央集權,又進行了各方面的努力。
影視作品中的主父偃
隨後,發生淮南王劉安和衡山王劉賜謀反的事件。漢武帝利用此案,在元狩元年(前122年)下令逮捕他們的賓客黨羽,牽連致死的多達數萬人。漢武帝又頒布“左官律”和“附益之法,規定王國職官為“左官”,宣示其等級低下,表明歧視之意,以此控制人才流向,壓抑諸侯王屬下官吏的地位,嚴懲服務於諸侯王的犯罪官吏。並且嚴格限制士人和諸侯交遊,又嚴禁朝臣外附諸侯王,限制諸侯王結黨營私。此後,諸侯只能衣食租稅,不得參與政事。此後,諸侯王宗族中支脈疏遠的人,逐漸與一般人民沒有任何區別。
元鼎五年(前112年),漢武帝又藉口列侯所獻宗廟祭祀用的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奪爵一百零六人。其他列侯因為其他原因而陸續失去爵位的,也不在少數。
自漢初以來,繼承秦制,丞相有相當大的權力。漢高祖劉邦和漢惠帝劉盈分別以第一代功臣中功次居於前列的蕭何、曹參為丞相,丞相威望曾經盛極一時。《漢書‧百官公卿表上》:丞相的職能,是“掌丞天子助理萬機”當時的丞相,實際上是朝廷掌握行政實權的總理大臣。漢景帝時,竇太後期望封皇后的哥哥王信為侯,漢景帝表示:“請得與丞相計之。”於是與丞相周亞夫商議,周亞夫以高祖劉邦“非有功,不得侯”的預先約定予以堅定的拒絕。漢景帝默然而有沮喪色。可見當時相權之重。
漢武帝初年,田蚡任丞相職,曾薦舉升遷的官員,其中有從平民直接任職級二千石的高級官僚,讓皇帝的用人權利受到侵犯。於是漢武帝表達內心的不悅,說道:“你薦舉的官吏說完了嗎?朕也有要薦舉的官吏。”田蚡也曾經請求佔用官營手工業管理部門少府考工室的地方用以擴建宅第,漢武帝憤怒地說:“你為什麼不索性佔用武庫之地呢!”
影視作品中的田蚡
漢武帝還特意從身分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選用人才,擔任參與國家政治中樞主要決策的侍中、常侍、給事中等職,讓他們能夠出入宮禁,隨侍左右,顧問應對,參議要政。這些成為近臣的官員,身分相當於帝的賓客和幕僚。皇帝親自任和直接指揮的高級將顉,也往往參議機要。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大司馬驃將軍霍去病,權勢都超過丞相,又兼以“侍中”之職,具有了參與宮廷重要決策的特殊地位。於是,和屬於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構成的官僚機構“外朝”相對應的“中朝”得以形成。
“中朝”又稱“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的近臣所構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宮廷之內就先自作出了決策,再交由“外朝”的丞相來執行。
尚書,本來是皇帝身邊掌管文書的官員。“中朝”形成之後,尚書的地位日益重要。尚書和一般僅僅參與宮廷議政的官員不同,由於既有官署、官屬,又有具體的職司,作為皇帝的秘書機構,在“中朝”逐漸居於核心地位。
主管郡國上計和考課,並且根據官吏的政績,奏行賞罰,是丞相的主要職責之一。然而在漢武帝時代,卻有皇帝親自接受“上計”的情形。元封五年(前106年)春三月,漢武帝曾經東巡至於泰山,接受諸侯王列侯朝賀,“受郡國計”。太初元年(前104年),又曾經“受計於甘泉”。漢武帝直接“受計”,說明當時他已經牢牢把握了對各地諸郡國的控制權(前112年)。
董仲舒
為了達到國內的徹底控制,武帝首先改訂法律。元光五年,他命張湯、趙禹共訂律令、造成西漢的法律恢復到秦代的嚴酷。例如其中的“見知法”,裡面規定如果看到別人犯法而不檢舉者,便與犯者同罪。這樣一來,官吏治法都以嚴酷為主,因此產生不少酷吏,如義縱、王溫舒等人,造成不少人民與高官因罪被殺,這種現象,在漢武帝晚年時最為嚴重。
至於開發利源方面,以鬻賣官爵為其中重要的一項。這項辦法始於元朔六年,由政府設“武功爵”十一級,這對吏治產生莫大的損害。此外最重要的是新經濟政策的實施,包括國營貿易事業的經營、新稅的徵收,新貨幣的發行以及鹽、鐵、酒的專利等。這些政策推行,大大增加政府的收入。
漢武帝也非常注重人才的開發,他確立了察舉制度,是中國有系統選拔人才制度之濫觴,對後世影響很大。
漢武帝進行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人口統計。
衛青
武帝時代,以軍事成為條件實現了漢帝國的疆域擴張。其中最重要的成就是北邊軍事形勢的改變。匈奴自秦末以來一直威脅中國北邊,使農耕生產的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匈奴騎兵曾經侵襲長安鄰近地區。武帝即位之後,決心設法解決匈奴的外患問題。於是對匈奴發動一系列的戰爭。
李廣
張騫奉命出使西域后,以前後13年的艱難困苦為代價,使中原人得到了前所未聞及豐富的西域學術知識,同時使西漢王朝的聲威和漢文化的影響傳播到了當時中原人世界觀中的西極之地。張騫因為出使之功,封為博望侯。也使西漢與西域的通使往來十分頻繁,民間商貿也得到發展。張騫因遠行出使的經歷,在西域地區享有很高的威望。後來的漢使,多稱為“博望侯”以取信於諸國。
漢武帝除了北伐匈奴之外,也武力平定四方,大幅開擴領土,如三越、西南夷、朝鮮半島北部和西羌等地,成為西漢領土的一部分,而倭奴國、朝鮮半島南部和東南亞等地,也開始與西漢有文化上的交流與商業上的往來。
在經濟方面,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置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文景二帝,延續漢代開國以來的清靜無為的黃老思想,主張輕徭薄賦、削省刑罰與避免征戰等休養生息的政策,這些政策實施的成果,讓生產日漸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出現了多年未有的穩定富裕的景象。
不過武帝時代,由於長年征討四方,因此在軍需方面消耗龐大,加上本身個人生活的享受,於是將文景之治所累積的積蓄花得一乾二凈。為了解決經濟上的困窘,漢武帝重用桑弘羊和孔愅等人,制定了一套經濟措施,整頓幣制,實現貨幣的統一,使中央政府控制金融要脈。
漢武帝時代經濟改革的主要內容,包括統一貨幣、官營鹽鐵、建立均輸和平準制度,以及強化重農抑商政策。當時藉由這些關鍵變革,使西漢帝國的經濟基礎得以空前強固。
取消郡國鑄幣的權力,改由中央政府鑄造,另外發行新的貨幣,名“五銖錢”。它“重如其文”,以五銖的銅,鑄造面值相等的錢,使仿鑄者無利可圖。之後立五銖錢為全國唯一合法流通的貨幣,壟斷造幣的原料和技術,從而一掃私人鑄幣之風。
中央政府在鹽、鐵產地分別設置鹽官和鐵官,實行統一生產和統一銷售,利潤為國家所有。鹽業官營的形式,是由在產鹽區設置的鹽官備置煮鹽用得“牢盆”,募人煮,產品由政府統一收購發賣。鐵業官營的形式,是由在產鐵區設置的鐵官負責采冶鑄造,發賣鐵器。
這項制度實施,使國家獨佔國計民生意義最重要的手工業和商業的利潤,可以供給皇室消費以及巨額軍事支出。當時,人民的賦稅的負擔沒有增加,國家的收入大增,不但彌補財政上的赤字,並且還有羸余。不過官營鹽鐵卻給社會經濟和民眾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例如官鹽價高而味苦,鐵制農具粗劣不合用等。
在各郡國設立運輸官,負責運輸各郡國的貢納物品;平準制度,就是平抑市場物價,由大司農在就城設立平準官,將各地運到長安的貨物,在京師市場上出售,利潤上歸國。並且“賈則賣之,賤則買之”,平抑市場物價。既保證對京師百姓的供應,又避免商人藉機弁取暴利。
漢武帝時代採取“算緡”和“告緡”打擊商人的政策。元狩四年,推行“算緡錢”制度,規定商人、兼營手工業的商人以及高利貸者,必須向政府申報其資產。商人有財產不申報或申報財產而不確實的,處罰他們到邊疆戍邊一年,另外沒收他的財產。元鼎四年,漢武帝又下令實行“告緡”,鼓勵民間相互告發違反“算緡”法令的行為。規定將所沒收違法商人資產的一半獎勵給告發者。“算緡”和“告緡”的推行,政府的收入增加許多,商人受到沉重的打擊,從而加強了中央政府的集權地位。
經過文景之治的數十年休養生息,社會經濟得以恢復與發展,國家和民間的經濟力量有了明顯的積聚和提升,國家的錢財與糧食相當充實與飽滿,人民普遍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西漢開國之後,初期的幾位皇帝鑒於秦王朝迅速滅亡的教訓,採用休養生息的一系列政策,減輕賦稅,又廢除幾項秦代嚴厲的法律,例如挾書律、誹謗罪、妖言令等,使得當時的社會較為安定穩固,政治較為廉潔清明,得到了普遍民眾的愛戴與擁護。
然而漢武帝多年北伐匈奴、征討四方,加上武帝本人生活的享受,以及嚴酷的刑罰與經濟政策的推行,產生不少社會問題。
第一個問題:表現在兵連禍結,百姓因此受盡困苦。漢武帝的軍事征伐所產生的負面影響也是極為明顯的。最大的問題就是戰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最終都要轉嫁到百姓的頭上,另外國力的過度浪費,武帝末期呈現出一片饑饉盜賊的亂象。武帝末年的全國人口,比初年減少了400萬人。
第二個方面:漢武帝不僅好大喜功,而且在生活上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加大了政府的經濟開支,導致了民眾生活的困苦。漢武帝曾多次巡遊全國,每次巡遊都帶著眾多官員浩浩蕩蕩出發,他所到之處,皆是大肆鋪張、奢侈浪費,都帶給當地的官吏與民眾沉重的負擔,另外在任內推動許多大型土木建設工程,他把原有的甘泉宮加以擴大,又興建了建章宮、明光宮,皆是富麗堂皇、規模非常宏大。
第三個方面:危機爆發在統治集團上層,巫蠱之禍爆發后。僅在長安城內,死亡人數就高達數萬人,還有不少朝廷百官捲入其中,動亂結束后,朝廷有一半官職的位置空出來。後續在追查處理案件的過程中,各地又有數萬人被株連受害,動搖了武帝末期的統治。
史記
漢武帝時代,數十年來多次挑起戰爭,割據地方的分裂勢力完全被平定。秦隸終於成為西漢帝國所通用,完成文字上的統一,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文化政策,結束先秦以來“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的局面,於是“令後學者有所統一”,中國文化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以寬懷之心,廣聚人才,給予他們文化發揮的寬闊舞台,誘使他們充分表現自己的文化才幹。班固在《漢書‧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后的贊語中列數當時許多身分低下者受到提拔,終於立功立言的實例,指出正是由於漢武帝的獨異的文化眼光,使這些人才不致埋沒,於是備群士慕向,異人並出”,形成了歷史上引人注目的文化盛況。
漢初政治結構相繼以“功臣”為行政主體和以“功臣子弟”為行政主體兩種形態。在漢武帝主持下,又開始了向以“賢臣”和“能臣”為行政主體的歷史轉變。而以董仲舒、公孫弘為首的儒學之士紛紛進入執政集團上層,正順應了這一歷史轉變的趨勢。
在這一時期,中國以大一統為基本形式的高度集權專制政治體製得以成型,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共同體得以基本形成,以儒學作為思想定式的制度也開始出現,不但確立儒學在百家之學的主導地位,更延續兩千多年。貶斥黃老刑名等百家之言,聘用文學儒者至數百人,實現所謂“罷黜百家,表彰《六經》的歷史性轉變,儒學之士於是在文化史的舞台上逐漸成為主角。結束各派學術思想平等競爭的局面,對於學術思想的自由發展,有限制和遏制的消極作用。但是,這一變革肯定“以教為本”,否定了“以法為本”,從而為中華民族重視文化、重視教育的傳統的形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漢武帝元朔五年,創建太學,是接當時儒家學者董仲舒的建議。董仲舒指出,太學可以作為“教化之本原”,也就是作為教化天下的文化基地。他建議,“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這樣可以使國家得到未來的人才。所謂“養天下之士”,體現出太學在當時有為國家培育人才和儲備人才的作用。
漢武帝時期的太學,雖然規模很有限,只有幾位經學博士和五十名博士弟子,但是這一文化雛形,代表著中國古代教育發展的方向。太學生的數量,漢昭帝時增加到一百人,漢元帝增加到一千人,漢成帝末年增加到三千人,漢平帝時,太學生已經多達數千人,王莽時代進一步擴建太學,曾經興建校舍“萬區”。
太學的成立,助長民間積極向學的風氣,對於文化的傳播,成為重要的推手,同時使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壟斷官位的情形有所轉變,一般人家子弟得以增加入仕的機會,一些出身社會下層的人才,也有機會到朝廷做官。
在思想方面,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成為了中國社會的統治思想,大力推行儒學,在長安設太學。儒家學說成為中國封建統治正統思想,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中國政治、社會、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是也有弊端,就是不利於思想多元化的發展。
漢武帝對外採取軟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前133年馬邑之戰起結束高祖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開始對匈奴正式宣戰,先後派李廣、衛青、霍去病徵伐,解除了匈奴威脅,奪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區,擴張了西域版圖,將匈奴置於被動稱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經濟文化的發展。
漢武帝在發動對匈奴戰爭同時,他派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著名的絲綢之路,進一步加強了與西域的聯繫,並發展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
漢武帝時期版圖
漢武盛世為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創造了數個第一:
一、獨尊儒術
聽取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創中國傳統主流文化之正統,在中華傳統文化舞台上獨領風騷兩千餘年,受到歷代統治者所推崇。這裡要說明的是,漢武帝並非限制其他各家的發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發展儒法結合。例如夏侯始昌既研習儒家又通曉陰陽五行家;宰相公孫弘兼治儒法兩家;主父偃以縱橫家起家;耿直地汲黯司馬談司馬遷以黃老學說起家。
二、設立中朝
在惠文景帝期間,丞相大多主要是隨劉邦打天下的功臣丞相受到禮遇,武帝和丞相多有不合,為貫徹自己的命令,於是設立中朝,以抑制外朝,尚書台也是這一時期出現的。
三、建立年號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公元前113年武帝以當年為元鼎四年,並追改以前為建元,元光,元朔,元狩,每一年號六年。
四、太初改歷
太初元年(前104)改太初曆,以正月為歲首,色上黃。
五、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自漢代延續至今,今天鹽鐵茶主要仍由政府及國企控制。
六、通西域
中國傳出了冶鐵術、鑿井術、絲綢製造、漆器製造等技術,西方(域)傳入胡(黃)瓜 胡蘿蔔 葡萄汗血馬 核桃 天馬等 歷史意義重大。
七、開疆拓土
西北:霍去病、衛青、李廣利、張騫以及細君解憂等人的前赴後繼的努力西域首次與中國聯繫緊密,為後來把西域併入中國版圖奠定基礎。
西南:使者軍隊的接連出現使西南邊陲第一次併入中國版圖。
北方:衛青霍去病的出擊使北疆長時間穩定,保護了京師的穩定。
由此漢武帝也成了和秦始皇並列的千古一帝,後人常用“秦皇漢武”並稱。
漢武帝由於連年對匈奴和西域用兵,並由於舉行封禪,祀神求仙,揮霍無度,加以徭役加重,捐稅增高,致使農民大量破產流亡。天漢二年(前99年),齊、楚、燕、趙和南陽等地均爆發了不同規模的農民起義。但對匈奴的打擊使匈奴再無力與西漢政府相對抗,保證了北方邊郡乃至全國的安全。
1、巫蠱之禍
漢武帝晚年篤信巫術,聽信江充讒言,導致發生了著名的巫蠱之禍,戾太子劉據被迫殺江充而謀反,結果兵敗而死,皇後衛子夫因此自殺。事後武帝也極為後悔,修建望思台以悼念太子。
經濟上,漢武帝時代經過多年對外戰爭和肆意揮霍,國庫已經空虛,經濟遭受巨大衝擊,國力也出現了衰退的局面,漢武帝用桑弘羊執掌全國財政,將鹽鐵實行壟斷專賣,並出賣爵位,允許以錢贖罪,雖然這些措施為政府的帶來許多收入,不過卻使吏制進一步腐敗,官員利用職權巧取豪奪、欺壓百姓的情況日益嚴重,導致百姓怨聲載道。廣大貧苦農民不堪官府和豪強的雙重壓榨,於漢武帝統治的中後期接連爆發起義,並且越演越烈。
軍事上,由於山西軍人李廣、李敢父子與外戚軍人衛青、霍去病發生嚴重派系鬥爭,而使武帝晚年對匈奴的戰役中,遭到重大的挫敗。天漢二年(前99年),以李陵率步兵5000人伐匈奴;征和三年(前90年),又遣李廣利率70000人北伐;結果都是全軍覆沒。
2、輪台之詔
對外戰爭的失敗,國內的不安,以及家庭的慘變,為此,在巫蠱之禍后,漢武帝認真反思過去自己施政的所作所為,他利用遠征軍失利的時機發表了著名的輪台之詔,不再奉行窮兵黷武的政策,使西漢國勢得以避免持續惡化。
漢武盛世,使西漢帝國以其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成就成為東方文明的驕傲。在這一時期,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也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第一個鼎盛局面。在林立於世界的不同文化體系之中居於領先的地位。不過傳統歷史學家如司馬遷、班固和司馬光均認為,漢武帝力行中央集權、開疆拓土、獨尊儒術、設罝五經博士等政策,雖然在歷史留下不可磨滅的貢獻,不過在位中期之後,由於武帝本人好大喜功、放縱享樂、荒誕迷信、殘暴多疑、窮兵黷武等種種行為,造成西漢國力、社會經濟、人口數量大幅衰退,當時人民承受這些現象的苦果,生活陷於水深火熱,因此他們稱所謂的“漢武盛世”,不過在文治學術方面尤為人稱道,至於武功方面則通常同情於對人民財貨與生命付出過度的損失與犧牲。
漢武帝創立年號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年號的皇帝。他登基之初,繼續他父親生前推行的養生息民政策,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勢力,頒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來推動諸侯分封諸子為侯,使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縮減。
漢武帝
春節始於太初改歷,漢武帝改正朔。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大規模出擊匈奴,“漠南無王庭”。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從此西域成為幾大文明交匯之地,漢武帝被稱為“關羽百王”。
眾所周知,漢武帝劉徹,以其武功開闢了廣大疆域,但武帝對科技的貢獻,卻是鮮為人知。中國在科學技術領域,武帝時有了長足的發展,很多項目都處於了世界領先地位。一、農業機械的發明與改進。根據當時耕種的需要,特別是廣為普及的深耕和條播的需要,武帝任用趙過為搜粟都尉,集中了大批的能工巧匠,專門研製和改進傢具,如:鋤頭、耙、鍤、钁等等常用的農具,都有了較大的改進,並把鑄造和製作的先進農具,通過地方各級政府進行推廣使用,使先進的農具與農業生產者充分結合,因而,形成了巨大的農業生產力,為全國範圍大幅度提高糧食生產率創造了條件。二、水利建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治理水患,二是興修水利。漢武帝在位時興修的水利工程最著名的有糟渠、白渠、龍首渠等。武帝親自指揮,堵塞多年未修復的黃河瓠子決口時,採用草包實土,逐漸增加密實程度的堵塞決口的方法,至今還在使用。特別是新疆“坎兒井”技術的發明和使用,提 高了當地的灌溉率。這些水利工程的建成,大大減少了水旱災害,有利於農業生產的提高。三、冶金技術迅猛發展。由於鐵業由國家經營,資金、運輸、人力、物力都有可靠的保證,同時國家還調集許多精通冶金技術的人才,指導各地鐵的生產,為鐵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由於生產規模條件好,反覆實驗的機會多,技術就更加成熟。據統計,西漢時期鐵的產量是戰國時期的三至四倍,各項煉鐵工藝技術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四、張騫開闢絲綢之路。武帝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開闢了絲綢之路,加深了漢族和西域各族之間的交流。在使者相望於道,絡繹不絕的頻繁往來中,歐洲人開始來到中國。相互學習交流,還引進了大量的諸如大蒜、核桃、芝麻等種植,促進了種植業的發展。另外,武帝對科技事業的支持,力度也是空前。凡有一技之長者,皆為立官,因此也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極大地推動了科技事業的發展。
武帝期間,實際人口自三千六七百萬降至三千二百萬左右,大約減少了百分之十三四。而前述平陽侯國在此期間戶數減少了44%,原因在於全國各地情況不同,實際人口下降幅度不同,隱匿虛投程度也不相同。一般說來,越是交通便利、地近京畿、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地區,受到的影響越大,人口減少越多。武帝意在限制、削減侯國,通過種種手段(如徒陵縣、削戶等),對侯國的戶口增殖產生不利影響,加上侯國的戶口一般不可能虛報,所以侯國的戶口數減少更多,平陽侯國就屬這樣的殊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