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阿拉伯主義

一種民族主義思想

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又稱“阿拉伯民族主義”。

原徠指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反對外來侵略者鬥爭中要求實現民族獨立,並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或聯邦的政治主張和運動,以後也指中東各阿拉伯國家謀求政治上協調一致的運動。

定義


阿拉伯民族主義又稱“泛阿拉伯主義”,是一種民族主義思想,頌揚阿拉伯民族、語言及文學,並訴求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統一。其中心思想是阿拉伯世界從大西洋至阿拉伯海的所有人建立一個有著共同語言、文化、宗教與歷史遺產的國家。
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旨在通過反對外來侵略實現民族獨立,建立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或聯邦,後期僅謀求阿拉伯各國在政治上協調一致。

產生


自16世紀起,阿拉伯各國處於奧斯曼帝國的統治下。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基於阿拉伯人民具有共同的語言、文化、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等因素,提出了反對奧斯曼帝國的統治、建立一個獨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的政治主張,阿拉伯民族主義由此產生。

發展


西方殖民主義者入侵中東北非后,阿拉伯民族主義者在反對殖民入侵與壓迫,爭取民族解放與獨立的鬥爭中,發展和充實了阿拉伯民族主義。其基本綱領是:擺脫異族統治和殖民壓迫,阿拉伯人應在團結鬥爭中實現民族獨立;在民族獨立的基礎上,阿拉伯各國聯合組成一個統一的阿拉伯國家或聯邦;阿拉伯各國加強團結和合作,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協調彼此政策和實際活動。
19世紀下半葉,伴隨著殖民主義國家的入侵和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貧窮落後的阿拉伯民族江河日下,這時候,一些阿拉伯思想家和整治活動家不堪外來民族與殖民列強的欺壓,開始覺醒,決心重新振興阿拉伯民族,擺脫西方殖民主義國家的剝削和奴役,建立獨立的、充滿活力的阿拉伯國家。
到了1940年代,一些阿拉伯國家相繼獨立,阿拉伯統一運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1945年3月,7個獨立的阿拉伯國家組成了阿拉伯國家聯盟。1950年代,阿拉伯各國對正式組成統一聯合體進行過一系列嘗試,如阿拉伯聯合共和國、阿拉伯聯邦、阿拉伯共和國聯邦、摩洛哥—利比亞聯盟等,但因內部糾紛和各種複雜因素,大多難以持久。1981年成立的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為本地區的政治、經濟、安全事務,協調成員國之間的關係,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發展進程中,納賽爾的阿拉伯民族主義影響最大,其思想是早期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代表人物


阿拉伯民族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克比、穆斯塔法·卡米勒、阿薩德·扎各路勒(又譯為“柴魯爾”)、薩提·胡斯里等。

阿卜杜

阿卜杜·拉赫曼·卡瓦克比(1849-1903)生於敘利亞,后移居埃及,是阿拉伯民族主義最早的倡導者,他繼承了拉希德·里達的思想體系,認為奧斯曼的專制統治導致了伊斯蘭社會的貧富不均和阿拉伯民族的落後,因而主張建立統一強大的阿拉伯國家,這樣的國家是高於任何宗教的。他的主要代表作有《專制本性與奴役根源》和《鄉鎮之母》。

穆斯塔法

穆斯塔法·卡米勒是埃及人,他畢業於埃及赫迪夫法律學校和法國圖盧茲學院法律系。1894年起投入政治鬥爭,要求英國撤軍和埃及獨立。1900年創辦《旗幟報》,開設學校,藉以喚起人民的覺醒。作為近代阿拉伯民族主義的先驅,他強調國家的利益高於一切,埃及是埃及人的埃及,反對任何形式的外國統治和總主權,但他認為應以和平的方式取得勝利。

薩阿德

薩阿德·扎格魯格(又譯“柴魯爾”)是埃及獨立運動領袖,華夫脫黨的創始人。他出生農民家庭,早年就讀於愛資哈爾大學,曾留學巴黎大學,學成回國后擔任過報刊編輯,參加過奧拉比領導的反英起義。
徠一戰後,英國在埃及實行殖民保護制度,這時候他的民族主義思想出現了飛躍。他認為,政治上埃及必須獨立,經濟上必須自主,在此前提下,蘇伊士運河區可以駐紮英軍。他的這個立場,得到了當時的兩個民族政黨(民族黨和祖國黨)的支持,他領導的華夫脫黨是埃及的民族主義政黨,其政治綱領是要求埃及在政治上取得完全獨立。薩阿德1扎格魯格被認為是埃及民族主義精神和獨立運動的象徵。

薩提

薩提·胡斯里被稱為“阿拉伯民族主義的精神之父”。他出生於葉門的一個敘利亞人家庭,自幼接受傳統的伊斯蘭教育,后又在法國、瑞士、比利時接受教育。在他漫長的人生旅途中,一直努力把德國(尤其是費希特)的民族主義同阿拉伯哲學家伊本·赫勒頓的思想結合起來,以此完善自己的泛阿拉伯主義思想。他雖然受過自由主義影響,但本質上是個民族主義者。

歷史條件


納賽爾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上述傳統思想的繼承和發展,他的阿拉伯統一思想、他以和平不流血的手法驅逐法魯克國王的行為、都被看作是前人思想與主張的體現,特別是薩提·胡斯里,他的主張在納賽爾那裡有著鮮明的體現。薩提·胡斯里特彆強調埃及對阿拉伯民族運動的重要性,認為埃及具有領導阿拉伯民族運動的任務,阿拉伯人應該在埃及的領導下開展民族解放運動。薩提·胡斯里的這些理論在納賽爾的革命實踐中得到了體現。
1952年,以納賽爾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政變,一舉推翻了法魯克王朝,揭開了埃及歷史的新篇章。
1956年,納賽爾總統發動了蘇伊士運河國有化運動,震驚了阿拉伯各國乃至整個世界。為了維護殖民利益,英國、法國夥同以色列發動了蘇伊士運河戰爭,結果在國際社會的有力支持和積極干預下,納賽爾領導下的埃及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戰爭的勝利,將英、法殖民勢力趕出了埃及,維護了民族獨立,納賽爾本人就此成為埃及和阿拉伯人民的民族英雄。
1967年阿拉伯國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遭遇慘敗,納賽爾積鬱成疾。1970年,突然病逝。
1952年7月革命以後。納賽爾撰寫了《革命哲學》一書、闡述了他的阿拉伯民族主義思想體系。納賽爾把民族主義當作阿拉伯人民進行民族主義革命的思想武器,認為面對西方國家的殖民壓迫和封建王朝的反動統治,阿拉伯人民應當提高民族覺悟,進行民族主義革命,即進行一場反對帝國主義、反對暴君的“政治革命”,從暴君和駐紮在祖國領土上的外國軍隊手中,奪回自己管理自己的權利。在民族主義革命以後,應當開展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用阿拉伯民族主義摧毀阿拉伯地區的所有外國勢力,幫助每一個阿拉伯國家進行解放運動,爭取國家的獨立。
最後,納賽爾把阿拉伯民族主義比喻成阿拉伯人之間團結和友愛的紐帶,是一場事關國家政治與經濟的社會運動,也是一場爭取阿拉伯團結、自有、完整和尊嚴的鬥爭。他還認為阿拉伯人之所以遭受著帝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和欺凌,是因為他們如同一盤散沙,處於分裂與孤立的狀態,他們一旦團結起來,就能強大起來,就能抵抗任何來自外部的侵略。阿拉伯民族主義的最高階段和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阿拉伯統一。
納賽爾的民族主義目標是埃及的獨立和強大。1952年埃及革命取得成功后,納賽爾以革命指導委員會的名義頒布了6條革命原則:消滅帝國主義;消滅封建主義;消滅外國壟斷資本對政府的控制;建立一支強大的國家軍隊;建立社會公正;建立健全的民主生活。
這6條原則概括起來,就是要使埃及擺脫被奴役受壓迫貧窮落後的境地,建立一個自由公正的新埃及。後來隨著埃及革命的勝利和獨立,民族國家的建立,納賽爾民族主義的重心轉移到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納賽爾想要在阿拉伯國家中謀取埃及應有的地位,發揮埃及在阿拉伯、非洲和伊斯蘭世界中的領導作用。
納賽爾在他的《革命哲學》一書中,圍繞著"埃及是阿拉伯世界的中心'這一命題展開了論述,他把阿拉伯、非洲大陸和伊斯蘭世界比喻為三個“同心圓”,而埃及正處在這三個同心圓的中心。納賽爾強調,埃及必須同“三圓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要竭盡全力,也要有所作為,歷史機遇就是要埃及在這三個圓圈裡擔任“光榮的英雄角色”,。
從埃及在阿拉伯世界所擔負的使命與責任看,納賽爾的民族主義顯帶有泛阿拉伯主義色彩,因為他主張的阿拉伯民族統一超越了宗教和國界。納賽爾特彆強調阿拉伯各國在歷史、宗教甚至是地理因素方面的一體性,認為共同的民族文化和地域板塊,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阿拉伯國家輪廓。他從1953年起,一直把阿拉伯世界的團結和統一列為最重要的“國際任務”,堅持強調阿拉伯民族主義重要性。他的一個信念、就是要把阿拉伯民族聯合成為一個堅強的整體,然後發揮它在世界上的積極影響。
納賽爾為了阿拉伯民族的團結,拓展了阿拉伯團結的基礎,他認為如果僅僅依靠伊斯蘭,那就實現不了阿拉伯民族的團結,實現阿拉伯民族的團結,不僅需要考慮宗教因素、也要考慮地理和歷史因素。
納賽爾的這種思想最終成為他致力於一“實現阿拉伯統一”的各種政治活動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在一些阿拉伯國家裡引發了一場場血雨腥風的暴力革命,最突出的案例當數1958年發生在伊拉克的那場血腥政變。

文化特徵


阿拉伯民族主義世界上是東方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20世紀阿拉伯世界的主要政治傾向,又是盛行的政治信仰、情感、思維方式和文化價值觀、從希拉德·里達的“伊斯蘭民族主義”,經卡瓦克比的政權分離和阿拉伯世界概念、阿佐里的兼顧伊斯蘭教與阿拉伯民族構想,知道納突爾·奧斯曼自治黨的阿拉伯分權方案,從謝里夫海珊·費薩爾的阿拉伯政治地域實體主張,利哈尼、沙烏卡特、拉巴斯的歷史文化論,到阿拉伊里民族情感論和沙拉臘的民族定義,從庫魯伯的“擁抱伊斯蘭教”、巴扎茲的崇敬先知、馬利克的尊重伊斯蘭文化,直到集阿拉伯基督教理論大成的阿弗拉克,在所有這些思想發展軌跡曲線上,起政治中軸無疑是阿拉伯民族的獨立運動,而其理論核心則是民族國家問題,其發展總趨勢是簡歷阿拉伯世界的民族主義國家體系。
在民族主義國家體系形成以後,在聯合、團結、合作方面,又形成了新的發展軌跡,這個發展軌跡圍繞著戰爭、和平、衝突、發展以及變革的中軸線進行。它反覆曲折,一直演進到當前,而且還要延續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