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種繁育
概念
品種繁育,拼音為chún zhǒng fán yù,是在同一品種內利用親交或非親交,進行後代繁殖。可分為兩種形式:本品種選育和品系繁育。(或在品種內進行繁殖和選育,即在同一品種範圍內通過選種,選配,選育等措施,保持品種純度,不斷提高品種質量的一種方法。)
純種繁育是指同一品種內公母豬之間進行交配繁殖的選育方法。目的是保持和提高該品種的優良品質,增加品種內優良個體數量。為商品豬生產中的雜交利用提供高純度的優良親本,同時為豬的育種工作提供遺傳資源和育種材料。
地方豬種的選育,主要是在保存原種的基礎上加強選育,不使其遭受外來品種的混雜或被滅絕,保種選育應採取如下措施:(1)在產區建立保種場,組建20頭以上公豬,100頭以上母豬的保種群。為防範風險,還應在產區建立若干個保種區。(2)保種群應採用各家系等數留種的群體繼代選育法,逐漸擴大優良個體數量。(3)保種群只允許引進本品種的優秀個體,禁止引入外來豬種。(4)地方品種中通常存在不同類群,其特徵特性各有差異,可按不同類型建立不同的品系進行選育提高。
豬的純種繁育
引進品種的選育,以保持它們原有的優良特徵特性為主,在此基礎上進行選育提高和擴群繁殖:(1)儘可能創造與原產地相似的飼養管理條件,對其後代加強適應性鍛煉,再選擇適應性好的個體繁殖後代,使引進品種的遺傳基礎發生定向改變,又保持其原有的優良特性;(2)建立原種場,組建核心群進行性能測定、選種選配和選育;(3)建立原種擴繁場進行繁殖和推廣;(4)開展品系間雜交,防止過度近交。
品系是品種內具有共同特點,彼此有親緣關係的個體所組成的遺傳性穩定的群體。
1.建立基礎群,一是按血緣關係組群,二是按性狀組群。按血緣組群,先將羊群進行系譜分析,查清公羊後裔特點,選留優秀公羊後裔建立基礎群,但其後裔中不具備該品系特點的不應留在基礎群。這種組群方法在遺傳力低的採用。按性狀分群,是根據性狀表現來建立基礎群。這種方法不管血緣而按個體表現組群。按性狀組群在羊群的遺傳力高時採用。
羊的純種繁育
2.品系基礎群建立之後,一般把基礎群封閉起來,只在基礎群內選擇公母羊進行繁殖,逐代把不合格的個體淘汰,每代都按品系特點進行選擇。最優秀的公羊盡量擴大利用率,質量較差的不配或少配。親緣交配在品系形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般只作幾代近交,以後轉而採用遠交,直到特點突出和遺傳性穩定后純種品系已經育成。
是指把具有遺傳性和生產性能一致、但來源不相接近的同品系的種羊,引入另外一個羊群。
肉用鵝生產的重要任務是生產出高質量的鵝肉,其品系要求早期生長速度快,屠宰率和凈肉率高,飼料利用率高,具有強健的雙腿、整齊的羽色和良好的適應性。肉鵝一般在8~10周齡上市,所以肉用鵝一般不強調成年體重的大小,而要求早期生長速度快,尤其是肉鵝生產的母本品系,必須具有一定的早期生長速度,且產蛋性能較好。屠宰率和凈肉率是衡量肉用鵝產肉性能的重要指標,在選育時可根據具體的選育目的確定選育目標。如選育用於烤鵝的肉鵝,我國南方地區及東南亞地區則要求肉鵝有一定的肥度。飼料利用率一方面與飼養者的經濟效益直接相關;另一方面,對飼料利用率選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早期生長速度和體凈肉率。具有較好的繁殖性能,肉用鵝品系不要求體形特別大,但必須具有中等繁殖力,以利於肉鵝規模化生產。肉用鵝品系一般體形較大,強健的雙腿是活動和交配的基礎,整齊的羽色是肉鵝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的要求,良好的適應性是品系培育的基本要求。
鵝的純種繁育
肉用品系選育的目標性狀包括生長速度、屠宰率或凈肉率等,這些性狀大多屬於高遺傳力性狀。因此,肉用品系的選育可採用個體選擇的方法,加大選擇差便可取得較好的遺傳進展。對於肉用鵝品系的選育,一般根據群體平均體重製定高限和低限,去除高限以上和低限以下的個體,再根據產蛋記錄進行家系選擇。肉用鵝品系育成時,還應注意群體整齊度,以適應規模化、集約化生產和現代加工業的要求。肉用鵝父本品系選育,應以群體的性狀遺傳改進為中心,按育種方案有序進行。肉用鵝母本品系的選育,應重點選擇繁殖性能,一般以家繫結合個體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