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保興垾生態公園

蕪湖保興垾生態公園

在蕪湖市營盤山路上,有一個公園,外面是一個環形的健身廣場,走進去就是一條在綠樹掩映下的小河。現在這裡是水清岸綠,兩岸還建有各種各樣的親水平台與花廊小亭,環境非常優美。在外地人看來,這裡簡直就是一個江南典型的城中小河,但是蕪湖人還是習慣把這條小河稱為保興垾。

保興垾主渠道全長13.61公里,流域面積16.75平方公里,是蕪湖市中心城區重要的排水通道,流域內有各類住宅小區87個,企事業單位100多家,居住人口近30萬。保興垾城市排澇及周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榮獲“2010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保興垾原先是蕪湖市中心的一條排澇明渠,它上游連通官塘、汀棠等水面,下游通過西江涵泵站直通長江。

上世紀80年代以來,保興垾流域內生活小區、廠礦企業發展迅速,一些造紙、印染等重污染企業的工業廢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混合直排到水系中,每年污水排入量約5000萬立方米,同時,沿保興垾兩岸搶佔渠道、違法建設現象嚴重,各類生活垃圾、建築垃圾日積月累,造成河道堵塞,渠道淤積,水流不暢。當時的保興垾墨綠色的水面飄滿垃圾,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是老遠就能聞到臭味。市民都戲稱保興垾是蕪湖的“龍鬚溝”。

曾經的保興垾


保興垾生態公園
保興垾生態公園
2006年7月,隨著蕪湖朱家橋污水處理廠及其配套污水管網的陸續建設,市蕪湖委、市政府定下決心,用3年時間全面綜合整治保興垾。
夜色中的保興垾
夜色中的保興垾
治理保興垾首先要對污水說不。為此,蕪湖市限期關停搬遷了沿渠8家重污染企業,從上游源頭解決污水問題。而保興垾流經市中心的區域,則在兩岸埋設污水管網,通過截流井將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截流,並分三 路將保興垾污水通過城市污水干管引入污水處理廠,實現處理後排放。又引青弋江水為保興垾補水,作為景觀用水,改善了水體水質。
蕪湖保興垾
蕪湖保興垾
保興垾是渠道,最大的功能還是排澇。蕪寧路立交橋下面的箱涵,原來只有2.5米寬,改造后成為雙孔12米寬,下游長江路段的保興垾,最寬的水面甚至達到了70米寬。據了解,為了擴大保興垾的排水能力,整治過程中,拆除、新建、拓寬改造橋涵19處。保興垾全線由原來的2米—8米拓寬到8米—62米,渠溝深度平均增加2米,蓄水能力增加40多萬立方米。
而從2008年年底開始的綠化景觀工程更是徹底改變了保興垾的面貌。首先實施景觀工程的A段營盤山路至蕪寧路立交橋路段就讓市民驚艷。這裡不僅岸邊綠化做的好,還設置了鵝卵石小路,以及一些景觀平台。

如今的保興垾


是蕪湖人的生態公園
夜色中的保興垾
夜色中的保興垾
今年6月底7月初,蕪湖再次遭遇連續大暴雨天氣。不過,三山裡沒有淹,團結新村也沒有出現內澇。在最下游的西江涵泵站,記者也看到,在開足泵機后,排水順暢,保興垾的水位也一直維持穩定。“以前上游水位高、下游看不到水的情況根本不存在了。”於所長說,在泵站前的攔污柵,垃圾也比往年少了很多。
今年7月,保興垾改造的最後一項工程,實施生態景觀改造建設也宣告結束。記者了解到,整個保興垾兩岸,植樹播綠的景觀綠化達到30萬平方米,同時還利用渠邊空間和兩岸地形,採取退讓、直立、緩坡等多種形式,設計、建設不同造型的親水平台,在局部地段建設小遊園,河道兩岸修建通幽曲 徑、檐廊亭台。改造后的保興垾已成為城市中心一道賞心悅目的綠色長廊,營盤山路保興垾上游入口寫了保興垾現在的名字——保興垾生態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