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

漢語詞語

雷霆(拼音:léi tíng),漢語辭彙。指疾雷;喻威猛、迅猛。亦指威猛迅猛的軍隊。詞語出自《易·繫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

【釋義】:

徠1. [thunderbolt; thunderclap]∶疾雷,響振雷霆動九天;

2. [thunder-like rage; thunder-like power]∶比喻人的盛怒或聲威極大,大發雷霆。

偏旁部首:雨

拼音


léi tíng

引證解釋


亦作“靁霆”。
1.震雷,霹靂。
①《易·繫辭上》:“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史記·樂書》作“鼓之以靁霆”。
②宋 蘇軾 《策略一》:“天之所以剛健而不屈者……其光為日月,其文為星辰,其威為雷霆,其澤為雨露,皆生於動者也。”
③元 劉君錫 《來生債》第三折:“赤歷歷那電光掣一天家火塊,吸力力雷霆震半壁崩崖。”
④《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時子胥在旁,目若熛火,聲如雷霆,乃進曰:‘夫飛鳥在青雲之上,尚欲彎弓而射之,況近集於庭廡乎?勾踐為人機險,今為釜中之魚,命制庖人,故諂詞令色,以求免刑誅。一旦稍得志,如放虎于山,縱鯨於海,不復可制矣!’”
⑤艾青《光的讚歌》:“他也不怕天帝的憤怒和轟擊他的雷霆,把火盜出了天庭。”
⑥唐 韓愈 《華山女》詩:“不知誰人暗相報,訇然振動如雷霆。”
2.喻威猛、迅猛。亦指威猛迅猛的軍隊。
徠①《三國志·魏志·王粲傳》:“當速發雷霆,行權立斷,違經合道,天人順之。”
②唐韓愈 《送李尚書赴襄陽》詩:“縱獵雷霆迅,觀棋玉石忙。”
③金 宇文虛中 《上烏林天使》詩之二:“拭玉轅門吐寸誠,敢將緩頰沮天兵。雷霆儻肯矜雕弊,草芥何須計死生。”
④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貶妖穴為罪隸論》:“我天王奉天父上帝之命,邪魔盡掃,擁雷霆之眾,妖孽俱除。”
3.對帝王或尊者的暴怒的敬稱。
①《後漢書·獨行傳·彭脩》:“脩排閤直入,拜於庭,曰:‘明府發雷霆於主簿,請聞其過。’”
②《南史·虞寄傳》:“願將軍少戢雷霆,賒其晷刻。”
4.泛指暴怒、盛怒。
①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二折:“直氣的喒不鄧鄧按不住雷霆。”
②吳組緗 《山洪》二:“保長大發雷霆,拍台擂桌的把 三觀 罵了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