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之戰

東晉攻桓楚襄陽、江陵之戰

此戰是公元405年,東晉軍與桓楚殘餘勢力在襄陽及江陵之間的攻防戰。

目錄

正文


此戰是東晉劉裕與桓楚在覆舟山交戰後,東晉軍與桓氏殘餘勢力在襄陽及江陵之間展開的攻防戰。
相關摘錄:
(一)義熙元年(405),劉裕、劉毅等人聯合起北府兵,進攻佔據長江中上游的桓玄。魯宗之時隨劉毅軍進攻桓玄委任的雍州(東晉太元年間僑置於襄陽)刺史桓蔚,繼而西進江陵(今湖北江陵縣)。這時,桓玄從江陵東進,兩軍在崢嶸洲相遇。雙方交戰,桓玄敗退。魯宗之以戰功被授雍州刺史,封霄城縣侯,食邑1500戶。
桓玄失敗被殺,其子桓振起而代之,又佔據江陵。桓謙等率部向江陵援助桓振。魯宗之隨劉毅軍隊西攻江陵,打敗桓謙、桓振軍隊,保護晉安帝從江陵東歸。魯宗之因參戰有功,被晉陞為平北將軍。
(二)春,正月,南陽太守扶風魯宗之起兵襲襄陽,桓蔚走江陵。已丑,劉毅等諸軍至馬頭。桓振挾帝出屯江津,遣使求割江、荊二州,奉送天子;毅等不許。辛卯,宗之擊破振將溫楷於柞溪,進屯紀南。振留桓謙、馮該守江陵,引兵與宗之戰,大破之。劉毅等擊破馮該於豫章口,桓謙棄城走。毅等入江陵,執卞范之等,斬之。桓振還,望見火起,知城已陷,其眾皆潰,振逃於川。
譯:春季,正月,東晉南陽太守扶風人魯宗之,發動軍隊襲擊襄陽,桓蔚失敗后逃往江陵。己丑(初七),劉毅等人的幾支軍隊抵達馬頭。桓振挾持著安帝出兵屯據在江津,派遣使節請求割據江、荊兩個州,以送回安帝作為交換條件。劉毅等人沒有答應。辛卯(初九),魯宗之在柞溪將桓振的部將溫楷擊敗,進軍屯紮在紀南。桓振留下桓謙、馮該鎮守江陵,率領部隊與魯宗之展開決戰,並打敗了他。劉毅等人又在豫章口把馮該打敗,桓謙放棄守城,逃跑。劉毅等人的部隊進入江陵,抓住卞范之等人,全部殺掉。桓振回師,望見城中大火四起,知道江陵已經被攻陷,他所帶的軍隊全部潰散,桓振逃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