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外出偷馬的結果 展開

外出偷馬

佩爾·帕特森著小說

《外出偷馬》是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佩爾·帕特森 (Per Petterson)。

內容簡介


佩爾·帕特森,帕慕克之後,最受矚目的“都柏林IMPAC文學獎”得主!
其代表作《外出偷馬》,自出版后,僅挪威一地就狂銷23萬餘本,盤踞暢銷書榜70多周,版權已售出49個國家和地區!
我們去偷馬。他是這麼說的,人就站在小屋的門口,在我跟父親來這裡過夏天的時候。那是我十五歲,一九四八年七月初的某一天。
《外出偷馬》由67歲的老年傳德寫起。這個痛失所愛的男人,失去了“與人對話的興趣”,準備退隱山林獨居,平靜地度過餘生。一次與鄰人的偶遇,讓他又回憶起與父親在山林中度過的那個夏天,那是他最後一次見到父親,而他餘生的命運也在那個夏天被永遠註定。
《外出偷馬》,歐洲最優秀小說家之一帕特森的大師之作。

書籍目錄


挪威評論獎
《美國國家書評》2007年最受歡迎小說
《明星論壇報》2007年暢銷小說
《美國圖書協會》2007年最受矚目小說
《娛樂雜誌》2007年度十大小說
《克里夫蘭實話報》2007年二十大小說
台灣《中國時報》“開卷十大好書(翻譯類)”

媒體推薦


“一則心酸而動人的故事,它描述一種對世界看法的轉變,從少年的純真到艱難地接受背叛的現實,中間飽含著對簡單樸素生活的濃厚懷舊之情。”
——“都柏林IMPAC文學獎”評委會贊語
“‘外出偷馬’是二戰德軍佔領時期,挪威反抗軍進行破壞行動的暗語。在此書中,是兩個青少年密謀玩耍的一個起頭……這個最平凡的題材,在作者獨特的書寫展現下,顯得相當不凡。這絕對是一次罕見的閱讀體驗。”
——《紐約時報》
“佩爾·帕特森對我們來說或許是陌生的,但他的作品卻是當今讀者最不該錯過而忽略的。他深鑿生命的底瑞,揭開了一幕幕鮮活的人生戲碼。這動人的經歷絕不是小說主角所獨有,而是所有的人必定從歲月里嘗到的滋味。”
——《出版家周刊》
“一本關於失落與傷痕的小說……在寂靜的敘事氛圍下,我們走進了主角的年少記憶,學會了用另一種角度看待自己的過往,也學會了寬容。”
——《紐約客》
“在處理父子關係的主題上,佩爾·帕特森絕對讓人印象深刻,他的筆觸不落俗套,沒有煽動的情節,卻隱合著最動人的力道。”
——《書單》
“強而有力的架構,豐富卻絕對精準的描繪……作者對於山林流水、雨雪、陽光和夜空的刻畫,讓人不禁想到了斯坦貝克、海明威等名家的著作。”
——《好書情臣》
“看似平靜無波的-部小說,在你漸漸走入其中時,才會發現它潛藏著撼動人心的巨大力量,以及令人不敢逼視生命風景。”
——《獨立報》
“像沾染著秋天氣息的愁緒里,一個老人回顧他的少年時光……而那段歲月,幾乎決定了他餘生的色調……這本來自北歐的大師傑作,絕對值得一讀。”
——《衛報》
“儘管這部小說的語調是惆悵的,但它絕不是一本讓人感到絕望的小說……當你進入主角的回憶而至最後,會看到在這麼多莫可奈何的悲劇里,在人生陷入無法前進的迷霧中時,我們終究能尋到-點生命的光亮。”
——《周日電訊報》
“佩爾·帕特森在挪威早已是赫赫有名的重要作家,具有極高的文壇地位,也獲得許多國內與國際的文學大獎。在讀過這部小說之後,你必然會認同他值得這些光環與喝彩。”
——《圖書館期刊》
“這本小說雖不厚,但強力震蕩著我們的靈魂,句句深鑿人性。”
——《旁觀者》

作者簡介


佩爾·帕特森,1952年出生於奧斯陸,在挪威早已是極富盛名的重要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之一。曾當過圖書館館員,做過書商,也寫過評論、從事翻譯的工作。直到1987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才逐漸嶄露頭角。自此,帕特森投入全職創作,陸續出版一本散文集和五本小說。
帕特森的小說充滿了北歐的冷冽與寂靜氛圍,他的人物多取材自平凡小人物,主題多圍繞在人的孤獨,或父子、手足關係與年少友誼離去。他的作品是我們跨入當今北歐閱讀世界的大門。

改編電影


2020年1月10日,佩爾·帕特森所著的《外出偷馬》文學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影2019年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