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脊髓疾病,病變多位於頸髓,如累及延髓,則稱為延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與延髓空洞症可單獨發生或同時發生。發病年齡多在20~30歲,偶爾可見於兒童,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3∶1。主要臨床表現有感覺障礙、運動障礙(如肌無力、肌萎縮)、皮膚及神經營養障礙、關節病變等。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對症治療、手術治療。脊髓空洞症的危害在於會出現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皮膚及神經營養障礙、關節病變等表現,會影響工作、生活及美觀,並且常和其他先天畸形,或與延髓空洞症合併存在,會增加病情複雜程度及治療難度。本病進展緩慢,可遷延數十年,積極治療有助於緩解癥狀,控制疾病進展。

就診科室


● 神經內科或神經外科

病因


● 脊髓空洞症原因尚未明確,多數學者認為脊髓空洞症是多種致病因素所致的綜合征,可能的致病因素有:脊髓先天性發育異常、腦脊液動力學異常、脊髓血液循環異常(可由脊髓血管畸形、脊髓損傷、脊髓炎等引起)。

癥狀


● 脊髓空洞症起病隱匿,進展緩慢,病程可達數月至數十年。主要臨床表現有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皮膚及神經營養障礙、關節病變等。

感覺障礙

● 感覺障礙多為首發癥狀。
● 典型者為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表現為單側或雙側手部、臂部,或一部分頸部、胸部的痛覺和溫度覺喪失,呈短上衣樣分佈,而觸覺及深感覺相對正常。
● 部分患者可出現面部分離性感覺障礙,表現為面部痛覺、溫度覺缺失而觸覺正常。
● 晚期可造成各種感覺障礙。

運動障礙

● 主要表現為相應節段支配區域肌無力、肌萎縮、肌束顫動等。
● 部分患者可出現雙手肌肉明顯萎縮,呈“鷹爪”樣。

皮膚及神經營養障礙

● 可出現皮膚增厚、過度角化,皮膚及手指蒼白。
● 痛覺缺失區的表皮燙傷、外傷時,可造成頑固性潰瘍及瘢痕形成,甚至指(趾)節末端無痛性壞死脫落。
● 相應節段支配區域神經受損,晚期可出現小便失禁。

關節病變

● 關節痛覺缺失可引起關節磨損、萎縮、畸形、腫大、活動度增加,運動時有明顯骨摩擦音而無疼痛感,稱為夏科關節,是本病的特徵之一。

其他癥狀

● 脊髓空洞症常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不一定會有明顯的感覺或表現。
● 脊髓空洞症如累及延髓,還會出現呼吸、心率變化等其他相應的癥狀。

檢查


● 診斷脊髓空洞症的常用檢查方法包括腦脊液檢查、X線檢查、磁共振、延遲脊髓CT掃描等。
● 腦脊液檢查
● ● 腦脊液檢查常無特徵性改變,但空洞較大時,可引起椎管部分梗阻和腦脊液蛋白含量增高,有助於輔助診斷。
● X線檢查
● ● 有助於發現是否存在骨骼畸形,如脊柱側突、隱性脊柱裂、頸枕區畸形等。
● 磁共振
● ● 磁共振檢查可清晰顯示脊髓空洞的位置、大小、範圍以及是否合併其他畸形,是確診本病的首選方法,並且對確定手術適應症及手術方案的選擇有指導意義。
● 延遲脊髓CT掃描
● ● 該檢查是在蛛網膜下腔注入水溶性造影劑,在注射后6小時、12小時、18小時、24小時後分別進行脊髓CT檢查,可清晰顯示出高密度的脊髓空洞影像,對確診本病有重要意義。

診斷


● 診斷延髓空洞症,主要依據發病年齡、臨床表現,結合影像學檢查。診斷依據如下。
● 青壯年發病。
● 起病隱匿,病程進展緩慢。
● 有節段性分離性感覺障礙、肌無力和肌萎縮、皮膚和關節營養障礙等癥狀表現。
● X線檢查常發現合併其他先天性畸形。
● 磁共振或延遲脊髓CT掃描發現延髓空洞即可確診。

鑒別診斷


● 脊髓空洞症與脊髓腫瘤、腦幹腫瘤、頸椎病等疾病都可能會出現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等癥狀,僅依靠癥狀不易區別,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通過檢查來區分。
● X線檢查、磁共振、延遲脊髓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有助於診斷和鑒別這些疾病。

治療


● 脊髓空洞症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一般治療

● 痛覺缺失者應防止外傷、燙傷或凍傷。
● 日常可輔助按摩,防止關節攣縮。

藥物治療

● 無特效藥物,出現周圍神經癥狀時可適當應用營養神經的藥物,如B族維生素、ATP、輔酶A、肌苷等。

手術治療

● 較大的脊髓空洞、癥狀明顯,或合併其他畸形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以緩解癥狀或消除病因,預防疾病發展與惡化。手術方案需依據具體病情選擇。

其他治療

● 術后可以視情況採用理療、針灸等方法,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危害


● 脊髓空洞症會出現感覺障礙、運動障礙、皮膚及神經營養障礙、關節病變等表現,會影響工作、生活及美觀。
● 脊髓空洞症常合其他先天畸形,如脊柱側彎或后突畸形、隱性脊柱裂、頸枕區畸形、小腦扁桃體下疝、頸肋和弓形足等。
● 脊髓空洞症可與延髓空洞症合併存在,病情會更加複雜,治療難度也更大。

預后


● 本病進展緩慢,可遷延數十年,目前無特效治療方法,手術治療后可以緩解癥狀,停止病情發展或控制疾病進展。

預防


● 脊髓空洞症病因尚不明確,暫無有效的預防措施。關鍵要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