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妊娠

腹腔妊娠

腹腔妊娠是指位於輸卵管、卵巢及闊韌帶以外之腹腔內的妊娠。發病率為1/25000~1/10000,母體死亡率約為5%。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腹腔妊娠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子宮內膜異位症等有關。繼發性腹腔妊娠多見於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后,或繼發於卵巢妊娠時囊胚落入腹腔。患者可出現停經、腹痛及陰道流血的癥狀。明確診斷後,應即行剖腹手術取出胎兒。可合併或併發腹膜炎、出血等。及時有效的治療,預后良好。腹腔妊娠引起的感染,如治療不及時可危及母體、胎兒的生命。

就診科室


● 婦科或婦產科

病因


原發性腹腔妊娠

● 是指受精卵直接種植於腹膜、腸系膜、大網膜等處,極少見。
● 促使受精卵原發種植於腹膜的因素可能為腹膜上存在子宮內膜異位灶。

繼發性腹腔妊娠

● 通常發生於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后。
● 偶可繼發於卵巢妊娠或子宮內妊娠而子宮存在缺陷破裂后。

癥狀


● 大多數患者病史中有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的癥狀。
● 患者常有停經、早孕反應,可有輸卵管妊娠流產或破裂癥狀,隨之流血停止、腹痛緩解。
● 腹部逐漸增大,胎動時孕婦腹痛不適。
● 腹部可摸到胎兒肢體。

檢查


● 診斷腹腔妊娠主要依據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超聲檢查。
● 體格檢查
● ● 主要是為了發現有無陽性體征,可初步判斷病情。
● 實驗室檢查
● ● 尿妊娠試驗及血hCG測定,主要是為了確定是否懷孕,對病情有很大的幫助。
● 超聲檢查
● ● 主要是為了觀察是否是宮內妊娠,可明確診斷。

診斷


● 醫生診斷腹腔妊娠主要是依據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和超聲檢查來確診的。
● 患者有停經及早孕反應。
● 可伴有腹痛及陰道流血。
● 陰道流血停止后,腹部逐漸增大。
● 胎動時,孕婦常感腹部疼痛,隨著胎兒長大,癥狀逐漸加重。
● 可摸到胎兒肢體。
● 尿妊娠試驗陽性。
● B超檢查發現宮腔內空虛,胎兒與子宮分離;在胎兒與膀胱間未見子宮肌壁層;胎兒與子宮關係異常或胎位異常;子宮外可見胎盤組織。

鑒別診斷


● 腹腔妊娠需與宮頸妊娠、卵巢妊娠、子宮殘角妊娠等疾病相鑒別。
● 這些疾病也可出現停經及早孕反應,單靠癥狀不易區分,需到醫院就診,請醫生檢查和診斷。
● 醫生會根據臨床經驗、B超檢查等結果,排除癥狀相似的疾病,作出診斷。

治療


● 腹腔妊娠一旦確診后應立即手術,術前必須做好輸血準備。
● 胎盤剝離有困難時可僅取出胎兒,用腸線在靠近胎盤處結紮臍帶,胎盤過段時間多可逐漸吸收。
● 如胎盤附著在輸卵管、闊韌帶和子宮、大網膜等處可連同附著臟器一併切除。

危害


● 腹腔妊娠引起的腹痛、陰道流血等癥狀,可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 可合併或併發腹膜炎、出血等。
● 腹腔妊娠如引起感染,可危及母體及胎兒的生命。

預后


● 腹腔妊娠治療后的效果與胎盤的處理、治療的早晚等因素有關。
● 早診斷,早治療,一般預后良好。

預防


● 宮腔操作時要嚴格遵守操作常規及防止感染,如放置宮內避孕器、施行人工流產等。
● 有盆腔軟組織感染時,應及時徹底的治癒。
● 積極有效的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