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派
呂派
呂派是呂瑞英創立的越劇旦角藝術流派。呂瑞英戲路寬廣,專長花旦,兼擅花衫、青衣,刀馬旦,嗓子音域較寬,音色甜美,唱腔師承袁派,后根據自己條件和擅演劇目創新發展,自成一格,被公認為呂派。
呂瑞英與丁賽君、金採風被觀眾稱譽為東山越藝社的“三鼎甲”。她戲路寬廣,專長花旦,兼擅花衫、青衣、刀馬旦。唱腔脫胎袁派(袁雪芬),自具特色。嗓子音域較寬,音色甜美,行腔中運用“4”、“7”半音和切分音,具有華彩清新的情韻,有呂派之稱。
《三看御妹》呂瑞英飾劉金定
呂瑞英音色甜美,音域寬廣,音區寬至13度。如《穆桂英掛帥》中名段“轅門外三聲炮聲如雷震”,最高為G調的高音ra, 最低音為低音3,這位增強唱腔表現力提供了條件;唱腔借鑒了豫劇的因素和潤腔方法,與越劇唱腔融為一體,顯得雄渾秀美。
在呂派唱腔的音調中常出現4音和7音兩個偏音,由此又促使了唱腔中頻繁的宮徵調式轉換;板式運用也靈活多變,根據人物情緒變化,通過速度快慢、節奏鬆緊,使旋律色彩豐富,對比鮮明,富於層次,具有新鮮感。如《西廂記·拷紅》中的“夜半時停了針綉”這段唱,可分為三個層次。一開始運用舒緩的“慢中板”,唱腔引入回憶,突出了紅娘在敘述時邊說邊想的意境和情態;中段轉入“四工腔·中板”,“夫人啊你得放手時且放手”處字位節奏緊縮,速度加快,以表達急切規勸的心情,在“得罷休時且罷休”一句的“且罷休”三字,字位節奏拉開,並加以小腔潤色,加重語氣,形成唱段的戲劇性高潮。從“夫人啊”起速度逐漸放慢,在“啊”字上又以小腔擴充伸展再轉回到“慢板”。整段唱委婉而略帶俏皮輕鬆,音樂色彩形成鮮明對比,生動塑造了紅娘這個聰明伶俐的姑娘的音樂形象。
呂瑞英便裝照
呂瑞英創腔時,根據內容需要,善於向兄弟劇種橫向借鑒,豐富自己的音樂語彙。如《桃李梅》的“風雨同舟”唱段,吸收借鑒了錫劇“行路板”的節奏型,設計創造了越劇的“行路板”,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人物女扮男裝上京告狀時心急如焚的情緒。這種節奏新穎的“行路板”已在越劇中廣泛運用。
呂瑞英便裝照圖冊
呂瑞英劇照
呂瑞徠英劇照圖冊
呂瑞英戲路寬廣,表演自然貼切,人稱“千面人”。呂派的聲腔更以“一戲一腔”著稱。由於呂派唱腔始終處於變化中,沒有特別的規律可循,因此越劇界素有“呂瑞英好聽不好學”之說。
呂瑞英一直主張學呂派的青年演員更多地領會她的創作精神和藝術追求,而非單純的模仿,她甚至鼓勵她們同時學習其他流派。在她的支持下,上海越劇院的小一輩呂派花旦都能演些其他流派的戲。
呂派是學習者最多的越劇旦角流派之一。她獨具個性的藝術追求和人格魅力,贏得了眾多年輕的追隨者。越劇界新一代的領軍人物茅威濤就是她的仰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