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兒參
珠兒參
珠兒參,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珠兒參Panax japonicusC. A. Mey.var. major(Burk.) C. Y. Wu et K. M. Feng的根莖。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具有清熱養陰,散瘀止血,消腫止痛之功效。用於熱病煩渴,陰虛肺熱咳嗽,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跌打傷腫,風濕痹痛,胃痛,月經不調,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瘡癰腫毒。
珠參、鈕子七、扣子七、竹鞭三七、疙瘩七、珠子參、土三七、盤七、野三七、帶節參三七。
根莖。
味苦、甘,性寒。
歸肝、胃經。(《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
清熱養陰,散瘀止血,消腫止痛。
用於熱病煩渴,陰虛肺熱咳嗽,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跌打傷腫,風濕痹痛,胃痛,月經不調,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瘡癰腫毒。
1、治氣管炎,支氣管炎:珠兒參適量。研末,每次服3g。(《陝西中草藥》)
2、治咳血,外傷出血:珠子參9g,煎服。或1.5-3g,研末吞服。(《雲南中草藥選》)
3、治紅崩:扣子七3g,白三七3g,地榆9g。水煎服。
4、治外傷出血:扣子七根搗爛,外敷。(3-4方出自《恩施中草藥手冊》)
5、治齒痛:珠兒參切片含之。(《本草推陳》)
內服:煎湯,3-15g;或入丸、散;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干摻或調塗;或泡酒擦;或鮮品搗敷。
孕婦禁服。
秋季採挖根莖,除去外皮及鬚根,乾燥,或蒸透后乾燥。
取原藥材,除去殘留鬚根及雜質,洗凈,潤透,切薄片,乾燥,篩去灰屑。
貯乾燥容器內,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珠兒參又名:大葉三七,秀麗假人蔘。多年生草本,高約80cm。根莖串珠狀,故名珠子參,節間通常細長如繩;有時部分結節密生呈竹鞭狀,掌狀複葉3-5枚輪生莖頂;葉柄長約9cm;小葉通常5,兩側的較小,小葉柄長5-15mm,中央小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長10-13mm,寬5-7cm,先端長漸尖,基部近圓形或楔形,邊緣有細密鋸齒,邊緣及兩面散生刺毛。傘形花序單一,有時其下生1至多個小傘形花序;花小,淡綠色;花萼先端有5尖齒;花瓣5,卵狀三角形,先端尖;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花柱通常2,分離。果為核果狀漿果,圓球形,熟時鮮紅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生於海拔1800-3500m的山坡竹林下或雜木林中陰濕處。分佈於西南及陝西、甘肅、寧夏、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根莖略呈扁球形、圓錐形或不規則菱角形,偶有呈連珠狀的,直徑0.5-2.8cm。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有明顯的疣狀突起及皺紋,偶有圓形凹陷的莖痕,有的一側或兩側殘存細的節間。質堅硬,斷面不平坦,淡黃白色,粉性。氣微,味苦、微甘,嚼之刺喉。蒸(煮)者斷面黃白色或黃棕色,略呈角質樣,味微苦、微甘,嚼之不刺喉。
為類圓形薄片,外表面棕黃色或黃褐色,有縱紋。切面淡黃白色,粉性。產地蒸煮品黃白色或黃棕色,略呈角質樣。氣微,味微苦、微甘。
1、對免疫功能的影響,提高雪中碳廓清率和激活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活性。
2、鎮痛鎮靜作用。
3、抗脂質過氧化作用。
4、抗實驗性潰瘍作用。
5、其他作用。珠子參具有抗心律不齊作用。
6、毒性。對球結膜無明顯的刺激作用,有輕度的溶血活性。
1、用於熱病煩渴,陰虛咳嗽。
2、用於咳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外傷出血。
3、用於跌打傷腫,風濕關節痛,胃痛。
4、用於風火牙痛,咽喉腫痛,瘡癰腫毒。
1、《本草從新》:“補肺,降火,肺熱者宜之。”
2、《藥性切用》:“入肺瀉熱,補虛用代沙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