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2條詞條名為李玫的結果 展開
李玫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
李玫教授,女,199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文學系,文學博士。研究方向中國古代戲劇。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 《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學史》(合撰),撰寫第三卷中的“戲曲史編”和第二卷中的“元明清文學史”部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中華文學通史》(撰寫其中古代戲曲的若干章節)華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
《中華文學發展史》(撰寫其中古代戲曲的若干章節)長江文藝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主要論文
《目連戲的兩種面貌一一〈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與〈勸善金科〉的比較研究》北京《戲劇》1991年第3期。
《目連戲中“惡”與“懲惡”論析》 上海 《戲劇藝術》1992年第3期。
《從目連戲看民間劇作與宮廷劇作藝術上的差異》 武漢 《武漢大學學報》1992年第3期。
《面對“商人世界”:熱情與冷漠一一明末清初小說戲曲比較之一》 武漢《武漢大學學報》1994年第2期。
《略論明末清初蘇州作家群劇作中的“戲中戲”》北京《文學評論》1995年第1期。《關於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的名稱和成員》 湖南《中國文學研究》1995年第2期。《特殊的“家人”和特殊的獻身一一明清之際蘇州作家群“義僕戲”論析》北京《文學遺產》 1995年第3期。 《清初蘇州劇作家考辨三則》 安陽 《殷都學刊》 1995年 第3期。
《尺牘文略論》(與鄧紹基合著) 《山西師大學報》1997年第24卷。
《百年戲曲史研究的科學化進程》 《中國古典文學學術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百年來戲曲史著述的發展演變》 南京《江海學刊》1998年第3期。 《清代宮廷大戲三題》北京《中國典籍與文化》1999年第1期。 《朱素臣號“笙庵”抑或“苼庵”?》 《古籍研究》1999年第4期。
《丘園〈虎囊彈〉是否僅存“山門”一出》 包頭 《陰山學刊》 2000年第2期。
《解讀張問陶》北京《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
《明代產生及流行的關羽戲的特點》 論文集《關羽、關公和關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02年1月出版。
《湯顯祖的傳奇摺子戲在清代宮廷里的演出》北京《文藝研究》2002年第1期。
《清代時劇<羅和做夢>正源》北京《文學遺產》2005年第1期。
《清代諧謔小戲與文人傳奇關係初探一一以<花鼓>、<扣當>為例》《河南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
學術短文
《汪笑儂和京劇〈黨人碑〉》 《文史知識》1998年第6期。
《是否有兩個朱素臣?》 《中國文化報》1999年11月4日。
《〈思凡〉與〈僧尼會〉的來龍去脈》 論文集《古代戲曲論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昇平寶筏〉在清代宮廷里緣何受青睞》 論文集《古代戲曲論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清代宮廷大戲的產生及特點》 論文集《古代戲曲論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古代戲曲與正統文學、俗文學及民間文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3年7 月31日。
《流失英國的三種中國古代戲曲選集孤本》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11月4日。
《民歌在清代花部小戲中的作用一一從<小放牛>談起》《文史知識》2006年第9期 《明清小戲藝術表現法則中的變與不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6年8月10日
古籍評註
《寓言典故三百篇》大連出版社1994年出版。 《古文小品三百篇》大連出版社1995年出版。
《晏殊晏幾道歐陽修詩詞精選》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出版。(與鄧紹基合作)
《歷代小說精品一一附歷代文言小說精品》時代文藝出版社1995年出版。
《千家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
《尺牘精華》巴蜀書社1998年出版。(合作)
《雷峰塔》華夏出版社2000年出版。
《不怕鬼的故事》(合作)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
《古今文學名篇》(合作)人民出版社2002年出版。
《唐宋名篇》之“唐宋詞卷”和“唐宋文卷” (合作)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中國文史經典講堂·明清小品選評》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2006年6月出版
隨筆心得
《中國文藝史的新篇章》 《人民日報》1992年5月28日。 《“養心”之妙》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6月27日。
《職業與興趣》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7月11日。
《 你有愛好嗎?》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10月31日。
《也談“修生養性”》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11月14日。
《人和樹一一春天的話題》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3月29日。
《親情的位置》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5月17日。
《說說“相見恨晚”》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5月24日。
《什麼是“個人魅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8月2日。
《登箭扣長城》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2002年8月8日。
《才華橫溢 本色率真一一湯顯祖的寫戲、做人與為官》 《當代戲劇》2002年第3期。
《情感需要培養?!》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2年9月27日。
《“想象”的魔力》 《人民日報》(海外版)2003年1月10日。
影視評論
《情感貫穿與“間離效果”一一觀評劇〈天橋舊事〉有感》北京《戲劇評論》1989年第6期。
《對人物的多重審視一一觀近年戲曲新劇目斷想》 《文論月刊》1990年第6期。
《合久必分 分久必合一一從京劇〈盤絲洞〉說起》 《藝術景觀》1991年第1期。
《一個女人的精神世界一一評小說〈生為女人〉》 《作品與爭鳴》1991年第9 期。
《千古傳奇再評說一一從戲曲舞台到電視熒屏的〈楊家將〉》 《楊家將》中國戲劇出版社1992年出版。
《耐人尋味的〈回娘家〉》 《文藝報》1993年2月27日。
《有感於包公戲》 《中國教育報》1995年2月5日。
《對精神樂園的尋求一一評美國電視劇〈父親、兒子和情人〉》 《中國教育報》1995年4月2日。
《摯愛人生一一日本電視劇〈愛〉觀后》 《中國教育報》1995年8月6日。
《道義永存一一觀第三屆BESETO戲劇節有感》 《中國民航報》1996年12月9日。
《孤膽英雄的魅力一一觀〈毀滅者〉有感》 《中國電影報》1997年5月1日。
《“官兵”好當“賊”難拿一一觀話劇〈官兵拿賊〉有感》《文藝報》1998年7月2日。
讀書評論
《傳統文化與戲曲的交融與剝離一一讀〈傳統文化與古典戲曲〉》《人民日報》1991年2月23日。 《高懸的心靈世界一一〈北京名匾〉讀後記》 《中國民航報》1996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