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早疫病

馬鈴薯早疫病

馬鈴薯早疫病俗稱夏疫病、輪紋病或干斑病,是由茄鏈格孢引起、發生於馬鈴薯的一種病害。此病主要危害馬鈴薯葉片,也可侵染塊莖。

馬鈴薯早疫病在中國和世界各馬鈴薯產區分佈較為普遍。一般多在生長後期發病,對產量影響不大,但若條件適宜可使葉片過早乾枯,薯塊產量嚴重下降,甚至個別地塊全田無收。較高溫度和濕度有利於發病。通常溫度在15℃以上,相對濕度在80%以上開始發病,25℃只需要短期的陰雨或重露,病害就會迅速蔓延。因此,7~8月份雨季溫濕度合適易發生病害,若這期間雨水過多、霧多或露水重、暴風雨次數多則發病重。

農業上,防治此病應當選用早熟抗病品種、適時提早收穫、加強裁培管理。發病初期可噴灑阿米西達、翠貝、多抗黴素、普諾、撲海因百菌清代森錳鋅加瑞農等進行防治。

形態特徵


菌絲絲狀,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氣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圓筒形或短桿狀,暗褐色,具隔膜1~4個,大小30.6~104×4.3~9.19(um),直或較直,梗頂端著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長卵形或倒棒形,淡黃色,大小85.6~146.5×11.7~22(um),縱隔1~9個,橫隔7~13個,頂端長有較長的喙,無色,多數具1~3個橫隔,大小6.3~74×3~7.4(um)。
馬鈴薯早疫病
馬鈴薯早疫病

傳播途徑


以分生孢子或菌絲在病殘體或帶病薯塊上越冬,翌年種薯發芽病菌即開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產生的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擴大。病菌易侵染老葉片,遇有小到中雨或連續陰雨或濕度高於70%,該病易發生和流行。

發病條件


分生孢子萌發適溫26~28℃,當葉上有結露或水滴,溫度適宜,分生孢子經35~45分鐘即萌發,從葉面氣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潛育期2—3天。瘠薄地塊及肥力不足田發病重。

防治方法


(1)選用早熟耐病品種,適當提早收穫。
(2)選擇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化學防治
發病前可用25%阿米西達1500~20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交替噴施預防,7~10天噴施1次,連續預防2~3次。發病後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霜脲·錳鋅600~800倍液噴霧,為防止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效,上述藥劑交替輪換使用,7天1次,視情況連噴2~3次。

農業防治


(1)培育壯苗:要調節好苗床的溫度和濕度,在苗子長到兩葉一心時進行分苗,謹防苗子徒長。苗期噴施奧力克—霜貝爾500倍液,可防止苗期患病;
(2)輪作倒茬:番茄應實行與非茄科作物三年輪作制;
(3)加強田間管理:要實行高壟栽培,合理施肥,定植緩苗后要及時封壟,促進新根發生。溫室內要控制好溫度和濕度,加強通風透光管理。結果期要定期摘除下部病葉,深埋或燒毀,以減少傳病的機會。
(4)選用早熟抗病品種,特別是應用抗當地幾種主要病害的豐產良種。適時提早收穫。
(5)加強裁培管理。選擇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塊種植,增施有機肥,提高寄主抗病能力是防治此病的主要栽培措施。加強管理,增施鉀肥,及時灌溉,促進植株生長壯。清除田間病殘體,減少初侵染來源。
(6)合理儲運。收穫充分成熟的薯塊,盡量減少收穫和運輸中的損傷,病薯不入窖,儲藏溫度以4℃為宜,並且通風換氣。
(7)深翻地減少初侵染源。裁種時剔除病薯,不讓病薯混入播種材料中。
(8)不要和茄科作物輪作或鄰作.

病原特徵


馬鈴薯早疫病菌為半知菌亞門真菌茄鏈格孢(學名:Alternaria solani(Ell.et Mart.)Jones et Grout.)。菌絲暗褐色,在寄主的細胞間和細胞內生長。分生孢子梗單生或束生,淡褐色,頂端色淡,有0~4個膝狀部,1~7個隔膜,大小為30~3微米×6~8微米。分生孢子倒棍棒形,淡褐色,單生,偶有二個串生,有4~9個橫隔膜,0~4個縱隔膜,隔膜處有縊縮。孢身大小為46~96微米×12~16微米。嘴孢很長,淡色,大小為33~165微米×2~8微米。分生孢子形成溫度15~33℃,最適為19~23℃。27℃以上分生孢子形成就停止。分生孢子發芽最低為1~2℃,最高37~45℃,最適為26~28℃。至55℃5~10分鐘分生孢子死亡。

為害癥狀


此病主要為害葉片,也能侵害葉柄、莖和薯塊。在葉上病斑最初為褐色圓形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成圓至近圓形,褐色至暗褐色,病斑邊緣明顯,有清哳的同心輪紋,有時病斑外緣有較窄的黃色暈圈。病斑上可產生少許黑色霉狀物。發病多時病斑可連接成不規則大形枯斑,使葉片局部枯死,嚴重時葉片全部枯死,但仍能看出有輪紋的病斑輪廓,因而易於與其他病害辨認,在莖或葉柄上病斑褐色,線條狀,稍凹陷,擴大后呈灰褐色長橢圓形斑,嚴重時莖、葉可枯死。薯塊受害后病斑暗褐色,不規則形,稍凹陷,但只侵害皮下稍許薯肉,呈褐色,干腐狀。貯藏后常為其它微生物侵染而腐爛。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殘株上越冬,也可在病薯上在窖內越冬,成為第二年的侵染源,土壤亦是侵染源之一。在病殘株上病菌即使在-35~-45℃下都可以存活,但在表面的分生孢子在-27℃下只能存活5天。病菌在土內15~20厘米處一年很少存活,土深10~15厘米病菌生存亦受影響,而在土表的病菌則仍能保持其生活力。第二年分生孢子經風雨傳播,從氣孔、傷口或直接侵入。般在馬鈴薯下部葉片先開始發生,經反覆侵染逐漸蔓延到頂部,在開花前2~3周可出現癥狀,但一般蔓延很慢,到生長後期才蔓延快。

流行規律


馬鈴薯早疫病氣候條件
分生孢子侵染的溫度5~26℃,最適溫度12~16℃,而發病的最適溫度24~30℃。同時潛育期長短亦與溫度有關。25℃時僅2天,10℃和33℃分別延長為8天、7天,35℃以上病害不能發展。分生孢子發芽要求有80%以上濕度,最好有水滴存在,如在適溫下僅35~45分鐘可發芽,溫度低(6℃)或高(34℃)發芽延長至1~2小時,但當相對濕度降低到55%發芽減少,侵染率也低。因此在7~8月雨季溫濕度合適時易發病。若這期間雨水多、霧多或露水重,暴風雨次數多發病重。
馬鈴薯早疫病品種
品種間抗病性有很大差異但無免疫。有很多野生品種具有高抗性,可作為育種材料,如Solanumbalsii、S.curtilobum、S.jamesii、S.cutarthrum等。有學者認為馬鈴薯組織中形成的一種C14萜(Rishitin)和C15萜(Rubimin)的量多少與抗性直接有關。同時發現在苗期抗病品種和感病品種中的含量明顯不同,因而可作為抗性定的一種方法。
植株在不同生育期抗病性不同:苗期至孕蕾期抗病性強,始花期開始抗病性減弱,盛期至生長末期抗病性最弱,發病增加。一般早熟種比較容易感病,晚熟種較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