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愛情

七旬老人演奏小提琴為生病老伴打氣

“相信愛情”是多義詞,在這裡指2014年3月21日,人民日報官微轉發了網友特雷維索德一條微博“發生在解放軍昆明總醫院的愛情故事,我已熱淚盈眶。最美好的愛情,就是陪你一起從滿頭黑髮走到白髮蒼蒼,不離不棄。”在網上掀起了轉發狂潮。

在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裡見到了頭髮花白、精神矍爍的拉琴老人宋光燦。通過交談記者得知,老人是四川遵義人,出身於軍人家庭,一直對革命歌曲情有獨鍾。“20歲左右我開始學習拉小提琴,。如今50多年過去了,每天拉琴早已經成為了我的習慣和愛好。”

2014年3月17日前,由於老伴患糖尿病住進了醫院,宋關燦經常前來醫院探視並照顧老伴,並且每天下午6點都會為住院的老伴演奏音樂。當天下午,宋光燦演奏了一曲《歌唱祖國》,寂靜的病房裡頓時洋溢著歡快的旋律,老伴的臉上也顯露出一絲動容。病房裡另一位住院的老人說,每天能聽到宋光燦的演奏,心裡覺得很愉快也很感動。

然而他的老伴對此則顯得哭笑不得:“他平時在家裡拉小提琴我嫌吵,但是他喜歡就拉吧。現在來病房裡拉,我看大家都還喜歡,也就不反對了。”

宋光燦老人的舉動被網友拍下發在朋友圈和微博,網友們紛紛表示“又一次相信愛情了”。(中新)

相信愛情


“發生在解放軍昆明總醫院的愛情故事,我已經熱淚盈眶。”2014年3月22日下午,新浪微博網友@特雷維索發布了這條微博並配上照片。照片中一位白髮爺爺在病床前拉著小提琴,病床上的白髮奶奶認真地聆聽。在微博瘋轉后,不少網友都被這個“愛情故事”感動了。2014年3月22日下午,晚報記者在解放軍昆明總醫院住院部見到了圖片中的男女主角,意外的是,兩人並非網友所說的“夫妻”,老人只是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與同病房的病友分享音樂,愉悅心情。

老人拉琴病友跟著哼唱


照片最早的發布者是該院心血管內科的護士于丹丹。2014年3月17日晚上7點多,于丹丹上夜班時,聽見了宋光燦在病房里拉琴的聲音。“剛開始,他還用了擴音器,我怕他打擾到其他病人休息,其實是想進去請他別拉了。”進到病房后,眼前的一幕讓于丹丹感觸頗深。“他拉著琴,同病室的其他病友也很高興,還會跟著哼。”
于丹丹說明了來意之後,宋光燦取下了擴音器,招呼著于丹丹過來坐下一起聽。“氣氛特別好,平時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醫患關係非常緊張,但是在他叫我坐下一起聽的時候,會特別感動。”
自學小提琴拉了50年
拉小提琴的老人叫宋光燦,2014年71歲,退休前是一所中學的語文老師。從20歲自學拉小提琴之後,每天不拉上一段,總覺得有些“手癢”。
二胡每次都要坐下來拉,小提琴是走到哪裡就可以拉到哪裡。”宋光燦回憶說,對於小提琴的熱愛,從20歲就開始了。讀小學時喜歡唱歌,後來開始自學拉二胡。再後來發現二胡帶著不方便,就開始學拉小提琴。
剛開始拉琴的時候,最難的就是持琴和指法的變化。“拿琴最多拿20分鐘,手就麻了,現在兩個小時一點問題都沒有。”宋光燦說,練習的時間多了,也就越來越熟練了,他已經能拉200多首曲子了。
妻子永遠是第一個聽眾
在網友發布的照片中,病床上的奶奶並不是宋光燦的妻子唐珍,而是唐珍的病友。2014年3月16日,唐珍因病住院治療,一直琴不離身的宋光燦自然帶著小提琴到醫院陪伴。
唐珍和宋光燦結婚已經32年了,剛開始聽老宋拉琴時覺得“挺滿意”。但是做了32年聽眾之後,唐珍不免有些“心煩”。“有時候他一邊拉一邊唱,我該幹嘛還是幹嘛。”唐珍從來不評價老宋拉得好不好,但是,在老宋學會一首新曲子之後,她總是“被迫”當第一個聽眾。
由於每天都有拉琴的習慣,宋光燦吃完晚飯後總要拉上幾曲,讓病友們放鬆一下。但是因為在醫院,每次拉之前,宋光燦都要徵得同病房另外兩位病友的同意。當他拉到《敖包相會》和《梁祝》這些經典曲目時,只要旁邊有人跟著哼唱,他就會拉得更“來勁”,“我給人伴奏是特別高興的事情。”(來源:雲南網-春城晚報 記者 孫琴霞 通訊員 劉明久 馬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