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

網路安全監察部門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路逐漸成為人們用來網路犯罪的重要工具,但同時網警也隨之而來。

徠網警的全稱是“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2010年後改為“網路安全保衛部門” 。

簡介


由於犯罪的特殊性,網路警察既要擁有計算機相關專業學歷,又要具備一定的網路案件辦理經驗。他們或許沒有過人的擒拿本領,從外表上看更像是科研機構的知識分子,但他們卻擁有一個裝滿尖端科技的大腦,對計算機、網路了如指掌。網警們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進行網上搜尋,防範犯罪幽靈。對網吧進行管理,檢索出網上的淫穢、反動等有害信息,根據線索對網路犯罪協查破案。

接警範圍


1 、利用網際網路進行制黃、販黃、傳黃等非法活動;
2 、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網上敲詐勒索;
3 、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網上賭博;
4 、利用網際網路製作、傳播計算機病毒;
5、黑客攻擊;
6、利用網際網路進行盜竊;
7、利用網際網路誹謗、造謠;
8、利用網際網路發布有害信息;
9、利用網際網路進行詐騙;
10、利用網際網路發布侵權信息;

部門職責


公安機關公共信息網路安全監察部門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行使下列職責:
1、監督、檢查、指導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工作;
2、組織實施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評估、審驗;
3、查處計算機違法犯罪案件;
4、組織處徠置重大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事故和事件;
5、負責計算機病毒和其他有害數據防治管理工作;
6、對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服務和安全專用產品實施管理;
7、負責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培訓管理工作;
8、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事例簡介


2009年全國信息網路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活動將啟動
發布日期:2009年07月13日
字體:【大】【中】【小】
為掌握我國信息網路安全和計算機病毒疫情現狀,宣傳信息網路安全知識,提高廣大用戶網路安全防範意識,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將於7月15日至8月31日組織開展2009年全國信息網路安全狀況和計算機病毒疫情調查活動,重點調查我國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單位、網際網路數據中心、大型網際網路站、重點聯網單位、計算機用戶2009年以來發生網路安全事件狀況以及感染計算機病毒狀況。
本次調查活動由公安部網路安全保衛局主辦,各省區市公安廳、局網路安全保衛部門、國家計算機病毒應急處理中心、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以及新浪網站承辦,國內主要計算機病毒防治廠商提供技術支持。
警惕利用網路電話“任意顯號”功能實施不法行為
發布日期:2008年11月07日
字體:【大】【中】【小】
利用“任意顯號”功能從事違法犯罪活動,冒用特定身份實施詐騙。不法分子主叫顯示被害人親戚、朋友等特定的主叫號碼,冒充特定人員身份進行詐騙活動。該犯罪極具危害性,特別是設置某些特定號碼甚至是政府公務類號碼時,更具迷惑性,使被叫方不能通過顯號正確判斷來電方的真實身份。
此類詐騙方法雖然很隱蔽,但也不是沒有辨識的方法。市民只要掛斷電話后回撥來電顯示的號碼,接聽的就會是來電顯示號碼的真正機主。上文所述的劉先生和某單位的接電者就因為及時識破騙局,沒有上當受騙。
警方提示,無論是電信局還是公安機關的工作人員,都絕不會要求群眾將錢轉入所謂的安全帳號,遇到此類情況,群眾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另據了解,電話主叫“任意顯號”現象(俗稱“透傳”)是部分運營商的中繼計費用戶利用修改顯號功能,使主叫方撥打他人電話時不再按標準顯號,實現主叫號碼“任意顯號”。部分運營商,特別是VoIP運營商為招攬客戶,會向客戶推薦並提供主叫號碼“透傳”功能,而由於一些客戶資質良莠不齊,運營商對客戶又監管不力,造成“透傳”功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原國家信產部早在2002、2004年就兩次向各大運營商下發了要求主叫號碼正確傳送的通知。本市各大運營商執行主叫號碼正確傳送工作,較為規範。但從全國範圍看,各地執行力度不一,為牟取自身業績利潤,“任意顯號”現象仍嚴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