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三傑
指岳飛、于謙和張蒼水三人
徠西湖三傑是指岳飛、于謙和張蒼水三人。三人均與杭州西湖結下不解之緣,故稱“西湖三傑”。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人,南宋初中興抗金名將,著名抗金英雄;于謙,明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明初土木堡之變后北京保衛戰的指揮者,后被石亨,徐有貞等以“意欲”罪名殺害。張蒼水,名煌言,字玄著,浙江鄞縣人,明末著名的抗清英雄,愛國詩人。西湖青山碧水有幸,安葬了三位英雄。后被世人流傳至今。
西湖三傑
在杭州西湖北山棲霞嶺麓埋葬著南宋民族英雄岳飛和南山三台山腳下的明代民族英雄于謙,兩處墓祠遙相呼應,如雙璧輝映,形成西湖南北兩處勝景,故清代詩人袁枚說:“賴有岳於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如果再算上張蒼水,又被世人譽為“西湖三傑”。他們的命運也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抗擊外來的侵略,然而在腐敗的封建社會,個人的命運似同草芥,即便他們奮不顧身,義無反顧地力挽狂瀾,卻無力扭轉個人的悲劇,抵擋不住名、利、勢、欲的暗算。回想這樣的詩句:“國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結果張蒼水求仁得仁,西湖上多了一個民族英雄之墓,西湖有了這三個英雄之墓,不僅使西湖山水生色,並且為民族增光,尤其是對於愛國主義教育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畢竟,社會是需要一種精神傳承的,所以忠勇的“愛國主義”精神值得我們保持和發揚光大。做人不計較個人得失,甚至捨生取義而不悔,這才是大丈夫所為。如文天祥說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但他們的死重於泰山。想干一番利國利民的事業,發揚先祖優良傳統,首先要記住,千錘萬擊也罷,烈火焚燒也罷,對人生路上的種種挫折磨難,一定要坦然面對。正如在即將面臨國破家亡的緊急關頭,對故鄉小家的深愛激發起了人們對民族國家的厚愛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岳飛
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爭。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鬥爭的最前線。
北宋宣和四年,真定宣撫劉韐募勇聚士,岳飛應募,但不久即因父親岳和病故,回到家鄉湯陰縣。
靖康元年(1126年)冬,岳飛在相州城第三次投軍,歸劉浩軍中。劉浩命岳飛招安吉倩,岳飛不負眾望,招降吉倩及其部屬三百八十人。岳飛因此補承信郎一職。
徠靖康二年(1127年)十二月,康王趙構接到宋欽宗的蠟書,在相州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趙構為河北兵馬大元帥,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元帥府下編前、后、中、左、右五軍,其中前軍統製為劉浩。岳飛屬劉浩前軍。按蠟書的命令,康王元帥府的任務是火速趕往東京(今開封),解京師之圍。岳飛奉命帶領三百鐵騎,前往李固渡偵察,與金兵相遇發生戰鬥,大敗金兵。跟隨劉浩解了東京之圍。靖康二年(1127)四月,金滅北宋,擄徽宗趙佶、欽宗趙桓及皇家宗室北歸。五月,康王趙構(即宋高宗)於南京繼位,史稱南宋。初期,宋高宗主張收復失地,啟用了大批主戰將領,其中就有岳飛。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到底。
建炎元年(1127年),趙構即位,岳飛上書,大意為:“陛下已登大寶,社稷有主,已足伐敵之謀,而勤王之師日集,彼方謂吾素弱,宜乘其怠擊之。黃潛善、汪伯彥輩不能承聖意恢復,奉車駕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願陛下乘敵穴未固,親率六軍北渡,則將士作氣,中原可復。”宋高宗並未採納岳飛的建議,並以越職為由將岳飛罷官。之後岳飛北上,入河北招討使張所軍中,借補“正八品修武郎”,充中軍統領。張所很賞識岳飛,很快升岳飛為“從七品武經郎”、任統制。
九月,張所命岳飛入王彥部,北上抗金。岳飛作戰有勇有謀,數敗金兵,聲威大振。而王彥保守怯戰,使得岳飛只能孤軍奮戰,岳飛缺軍糧時又不肯相助。岳飛知道自己與王彥有隙,所以復歸宗澤,為留守司統制。宗澤死後,杜充代之,岳飛官復原職。三年,杜充將還建康,岳飛進言:“中原地尺寸不可棄,今一舉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復取之,非數十萬眾不可。”杜充不聽,岳飛也只能隨軍而歸。杜充守建康,金軍與叛賊李成在烏江會合,杜充閉門不出。岳飛泣諫請視師,杜充不出。金軍遂由馬家渡渡江,杜充遣岳飛等迎戰,諸將皆潰,唯獨岳飛力戰。后杜充降金,諸將多行剽掠,惟岳家軍秋毫無所犯。兀朮趨杭州,岳飛要擊至廣德境中,六戰皆捷,擒敵將王權,俘叛軍首領四十餘。岳飛勸服王權,是指為己所用。岳家軍駐紮在鍾村,軍中缺糧,將士們寧願挨餓,也絕不擾民。金所籍兵相謂曰:“此岳爺爺軍。”爭來降附。
紹興九年(1139年),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並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后,高宗趙構下令大赦,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可是,詔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后高宗對他好言相勸,岳飛方受。此後岳飛上表,“願定謀於全勝,期收地於兩河,唾手燕雲,終欲復仇而報國。”高宗沒有採納。
紹興十年(1140年)五月,金國撕毀和議,兀朮等分四道來攻。由於沒有防備,宋軍節節敗退,城池相繼失陷。隨後高宗韓世忠、張俊、岳飛等出師迎擊。很快,在東、西兩線均取得對金大勝,失地相繼收回。岳飛揮兵從長江中游挺進,實施銳不可當的反擊,他一直準備著的施展收復中原抱負的時機到來了。
岳家軍進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朮一萬五千精騎發生激戰。岳飛親率將士,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和“拐子馬”,把金兀朮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朮,可惜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千,誤入小商河,被金兵射到幾十處箭傷,豪勇無比。岳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鬥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搖動。郾城大捷后,岳飛乘勝向朱仙鎮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朮集合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朮連夜準備從開封撤逃。南宋抗金鬥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而金軍則發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就在抗金戰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朝廷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在要麼班師、要麼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於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的抗金戰鬥,至此被迫中斷。岳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岳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朮連夜棄城北竄,準備北渡黃河,使岳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這時,有一個無恥的書生,騎馬追上金兀朮扣馬而諫:“太子(兀朮)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金兀朮又整軍回到開封,不費吹灰之力,又佔領了中原地區。
岳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張俊等人布置的羅網。紹興十一年(1141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附近)。監察御史萬候卨(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據說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派為眼中釘,金兀朮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後可和。”在內外兩股惡勢力夾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夥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莫須有(這件事情難道沒有嗎?)。”韓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紹興十一年農曆除夕夜,高宗下令賜岳飛死於臨安大理寺內,時年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雲亦被腰斬於市門。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盡忠報國的業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岳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民族英雄。
五嶽祠盟記
【題解】
見《金陀粹編》卷十九。本文是作者行軍途中,題在五嶽祠(神祠名)壁間的誓詞(即盟記)。文辭慷慨,表露出作者高度的愛國思想和消滅敵人,恢復中原的意志。
【原文】
自中原板蕩,夷狄交侵,余發憤河朔,起自相台,總發從軍,歷二百餘戰。雖未能遠入荒夷,洗盪剿穴,亦且快國讎之萬一。今又提一旅孤軍,振起宜興。建康之城,一鼓敗虜,恨未能使匹馬不回耳!
故且養兵休卒,蓄銳待敵。嗣當激勵士卒,功期再戰,北逾沙漠,蹀血虜廷,盡屠夷種。迎二聖歸京闕,取故地上版圖,朝廷無虞,主上奠枕:余之願也。
河朔岳飛題。
滿江紅
【題解】
見《全宋詞》。或題為“寫懷”。岳飛為宋朝抗金名將,一生轉戰沙場,屢建功勛,使金人聞風喪膽。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年)歲暮被主和派權臣秦檜誣陷殺害,年僅三十九歲。此詞為岳飛在戎馬征戰中所作,表現其一身忠義滿腔熱血之愛國激情。此詞表現了作者對敵人的無比痛恨,報仇雪恥的迫切心情以及收復中原失地的堅定意志,忠憤之氣,動人心魄,滿懷憤慨的愛國英雄形象躍然紙上,千載後讀之,猶凜凜有生氣。
【原文】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小重山
【題解】
見《全宋詞》。紹興八年(1138年)宋高宗向金屈辱求和,達成協議,岳飛及其他主戰派大臣多人,紛紛上書反對和議,此詞作於是年之秋。上片寫夢回故國,醒來已是三更,繞階徘徊,無比惆悵。下片慨嘆歲月如流,白首無成,抗金主張,不被採納,家鄉長久淪陷,歸期無望,表現對國家前途的隱憂以及壯志難酬的鬱悶。
【原文】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杭州岳王廟位於西湖西北角,北山路西段北側。
岳飛墓
忠烈祠有門樓、正殿各一,配殿二,殿前庭園空曠,古木蕭森。正殿為重檐歇山頂,檐間“心昭日月”匾額是葉劍英元帥於1979年岳王廟重建時題書的。正殿兩側壁有明代浙江參政洪珠題寫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正殿中間為岳飛塑像,原是戴冕旒的帝王形象,“文革”時被毀。現在武將裝束的坐像高4.54米,頭戴帥盔,身披戰袍。像前高懸“還我河山”匾,傳為岳飛手跡。
配殿啟忠祠,原祀岳飛父母,今改作岳飛抗金史跡陳列室。岳墓,也稱岳墳。岳飛被害后,獄卒隗順潛負其屍,葬於北山之麓,宋孝宗即位后,以禮改葬於此。陵園入口處有“精忠柏亭”,亭北側牆上,為馮玉祥書寫的石刻題詞“民族英雄”。進墓園門,兩側是碑廊,陳列歷代石碑125塊。北廊是岳飛詩詞、奏札等手跡;南廊是歷代名人憑弔題詠、岳廟幾次重建的碑記。現在的岳飛墓闕是1979年整修時按南宋建築風格設計的,墓道兩旁陳列的石虎、石羊、石馬和石翁仲,是明代的遺物。墓闕下有四個鐵鑄人像,反剪雙手,面墓而跪,即陷害岳飛的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咼四人。跪像背後墓闕上有楹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及其子岳雲墓葬處。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由宋孝宗安葬於此。墓以塊石圍砌,周圍古柏森森,墓道有石俑莊嚴,階下有秦檜等四賊跪像。
于謙
祖籍考城(今河南民權縣),故里在今民權縣程庄鄉於庄村。于謙的曾祖於九思在元朝時離家到杭州做官,遂把家遷至錢塘太平里,故史載于謙為浙江錢塘人。于謙少年立志,七歲的時候,有個和尚驚奇於他的相貌,說:“所見人無若此兒者,異日救時宰相也。”十七歲時于謙即寫下明志詩《石灰吟》。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為進士。宣德元年(1426年),漢王朱高煦在樂安州起兵謀叛,于謙隨宣宗朱瞻基親征。待高煦出降,宣宗讓于謙數說他的罪行。于謙正詞嶄嶄,聲色震厲,朱高煦在這位御史的凌厲攻勢下,被罵得抬不起頭,趴在地上不停地發抖(伏地戰慄),自稱罪該萬死,宣宗大悅,任命于謙為御史,當即下令派這個人巡按江西。巡按外地正是御史的職責,也不算什麼高升,但皇帝的這一舉動明顯是想歷練此人,然後加以重用。
于謙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幾百個囚犯。他上疏奏報陝西各處官校騷擾百姓,詔令派御史逮捕他們。皇帝知道于謙可以承擔重任,當時剛要增設各部右侍郎為直接派駐省的巡撫,於是親手寫了于謙的名字交給吏部,越級提升為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于謙到任后,輕裝騎馬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的事,並立即上疏提出。一年上書幾次,稍有水旱災害,馬上上報。
正統年間,宦官王振專權,作威作福,肆無忌憚地招權納賄。百官大臣爭相獻金求媚。每逢朝會期間,進見王振者,必須獻納白銀百兩;若能獻白銀千兩,始得款待酒食,醉飽而歸。而于謙每次進京奏事,從不帶任何禮品。有人勸他說:“您不肯送金銀財寶,難道不能帶點土產去?”于謙瀟灑一笑,甩了甩他的兩隻袖子,說:“只有清風。”還特意寫詩《入京》以明志:手(絹)帕蘑(麻)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兩袖清風”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閭閻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說長道短。此詩寫成后遠近傳誦,為一時佳話。于謙如此不阿,自然引起了宦官王振的極度不滿。
正統六年,于謙上書說:“現在河南、山西各自儲存了數百萬穀物。請於每年三月,令各府州縣上報缺糧的貧困戶,把穀物分發給他們。先給菽秫,再給黍麥,再次給稻。等秋收后還給官府,而年老有病和貧窮無力的,則免予償還。州縣吏員任滿應該提升時,儲存預備糧達不到指標的,不準離任。並命令監察官員經常稽查視察。”下詔令照此執行。河南靠近黃河的地方,常因水漲沖缺堤岸。于謙令加厚防護堤,計里數設置亭,亭有亭長,負責督促修繕堤岸。又下令種樹、打井,於是榆樹夾道,路上沒有乾渴的行人。大同單獨遠在邊塞之外,巡按山西的人難於前往,奏請另設御史管理。把鎮守將領私自開墾的田全部收為官屯,用以資助邊防經費。他的威望恩德遍佈於各地,在太行山的盜賊都逃跑或隱藏起來。在職九年,升任左侍郎,領二品官的俸祿。
當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朝政,都很重視於謙。于謙所奏請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准,都是“三楊”主辦的。但于謙每次進說商議國事時,都是空著口袋進去,那些有權勢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這時,“三楊”已經去世,太監王振掌權。于謙入朝,推薦參政王來、孫原貞。通政使李錫逢迎王振的指使,彈劾于謙因為長期未得晉陞而心生不滿,擅自推舉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門判處死刑,關在獄中三個月。後來百姓聽說于謙被判處死刑,一時間群民共憤,聯名上書。王振便編了個理由給自己下台,稱從前也有個名叫于謙的人和他有恩怨,說是把從前那個“于謙”和現在這個于謙搞錯了,才把于謙放出來,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山西、河南的官吏和百姓俯伏在宮門前上書,請求于謙留任的人數以千計,周王、晉王等藩王也這樣上言,於是再命于謙為巡撫。當時的山東、陝西流民到河南求食的,有二十餘萬人,于謙請求發放河南、懷慶兩府積儲的粟米救濟。又奏請令布政使年富安撫召集這些人,給他們田、牛和種子,由里老監督管理。前後在任共十九年,他父母去世時,都讓他回去辦理喪事,不久便起用原職。
正統十三年,于謙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舉進犯,王振挾持皇帝親征。于謙和兵部尚書鄺埜極力勸諫,不聽。鄺埜跟隨皇帝管理軍隊,留于謙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師大為震驚,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辦。郕王監國,命令群臣討論作戰和防守的方略。侍講徐珵說星象有變化,應當遷都南京。于謙厲聲說:“主張南遷的,該殺。京師是天下的根本,一搖動則國家大計完了,難道沒有看見宋朝南渡的情況嗎!”郕王肯定了他的說法,防守的決策就這樣定下來了。當時京師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精銳的騎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憊的士卒不到十萬,人心震驚惶恐,朝廷上下都沒有堅定的信心。于謙請郕王調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和北京所屬各府的運糧軍,馬上開赴京師,依然策劃部署,人心稍為安定。于謙立即被升為兵部尚書。
郕王暫代皇帝出朝,廷臣們請求將王振滅門九族。而王振的黨羽叫馬順的,便出來斥責言官。於是給事中王竑在明廷忍不住上前打馬順,大家都跟著他。還把別的王振同黨拉到那裡打死。朝上秩序大亂,衛卒聲勢洶洶。郕王害怕得要起來逃跑,為防止錦衣衛報復,于謙推開眾人走上前去扶住郕王不要起來,而且告訴郕王宣諭說:“馬順等有罪該死,不予(百官)追究。”大家才安定下來。于謙的袍袖因此全部撕裂。退出左腋門,吏部尚書王直握著于謙的手嘆道:“國家全靠你了,今天這種情況,即使有一百個王直又有什麼作用!(原文:國家正賴公矣,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當時,上下的人都依賴重視於謙,于謙亦毅然把國家的安危視為自己的責任。當初,大臣擔憂國家沒有君主,太子年幼,敵寇將至,請皇太后立郕王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辭。于謙大聲說:“我們完全是為國家考慮,不是為個人打算。”郕王於是受命。九月,郕王即帝位為景帝,于謙進去回答問話,情緒激昂地哭著說:“敵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請命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營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製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亦參與這些事,遷徙外城附近的居民進入城內。儲存在通州的糧食,令官軍自己去支領,用裝足的米作為代價,不把糧食留給敵人。文臣像軒倪這樣的人,應該用為巡撫。武臣像石亨、楊洪、柳博這樣的,應該用為將帥。至於軍隊裡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擔,沒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對他的意見,皇帝全都認真地接納了。
十月,敕令于謙提督各營軍馬。而也先挾持著上皇(英宗)攻破紫荊關直入,進窺京師。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使敵兵勞累衰竭。于謙不同意,說:“為什麼向他示弱,使敵人更加輕視我。”馬上分別調遣諸將帶領二十二萬兵士,在九門外擺開陣勢:都督陶瑾在安定門,廣寧伯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蘆宣城門,而于謙自己和石亨率領副總兵范廣、武興在德勝門外列陣,抵擋也先。把兵部的事交給了侍郎吳寧,把各城門全部關閉,自己親自督戰。下令:臨陣將領不顧部隊先行退卻的,斬將領。軍士不顧將領先退卻的,后隊斬前隊。於是將士知道必定要死戰,都聽命令。副總兵高禮、毛福壽在彰義門北面抵擋敵人,俘虜了一個頭目。皇帝高興,令于謙選精兵聚集在教場,以便調動;再命太監興安、李永昌同於謙一起管理軍務。
當初,也先部隊深入,以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見到明朝官軍嚴陣以待,有些喪氣。叛變了的宦官喜寧教唆也先邀明朝大臣迎接上皇,索取黃金和絲織品以萬萬計;又邀于謙及王直、胡濙等出城談判。皇帝不準許。也先更加沮喪。庚申,也先部隊窺伺德勝門。于謙令石亨率神機營在空屋裡設下埋伏,派幾個騎兵引誘敵人。敵人用一萬騎兵逼近,副總兵范廣發射火藥武器,伏兵一齊起來迎擊。也先的弟弟孛羅,平彰卯那孩被炮打死,也先部隊轉移到西直門,都督孫鏜抵禦他,石亨亦分了部分兵力來到,敵寇撤退。副總兵武興在彰義門攻打敵軍,和都督王敬一起挫敗了也先的前鋒。敵軍正要退卻,而幾百個騎著馬的宦官想爭功,沖馬爭著向前。陣腳亂了,武興被亂髮的箭射死。寇兵趕到土城,居民爬以屋頂,呼喊著用磚石投擲敵人,喧聲震天。王竑和福壽的援兵趕到,敵軍於是撤退。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請沒人理他,作戰又失利,知道不可能達到目的,又聽說各地勤王的部隊馬上要開到,恐怕截斷了他的歸路,於是擁著上皇由良鄉向西去。于謙調各將領追擊,到居庸關才回來。評功,加于謙少保、總督軍務。于謙說:“四郊多保壘,是卿大夫的恥辱,怎麼敢求取賞賜功勞呢!”堅決推辭,皇帝不準。於是增兵守真定、保定、涿州、易州等府州,請求用大臣鎮守山西,防止敵寇南侵。
景泰元年三月,總兵朱謙奏稱敵兵三萬圍攻萬全,敕令范廣擔任總兵官抵禦他:不久,敵寇退,于謙請求即駐兵居庸關,敵寇來則出關剿殺,敵寇退則回京師駐守。大同參將許貴奏北面有三個人到鎮上,想朝廷派使者講和。于謙說:“以前派指揮季鋒、岳謙前往講和,而也先跟著入寇。接著派通政王復、少卿趙榮,見不到上皇就回來了。顯然,不能依靠和談。況者我和他的仇不共戴天,從道理上來說也絕不可以講和。萬一和了他要滿足無窮無盡的要求,答應則給我們造成很大的困難,不答應又會發生變亂,這形勢也不能講和。許貴是武臣,而這樣恐懼畏縮,怎能敵汽同仇,按法律該處死。”發出文書嚴厲譴責他。從此邊境的將領人人都主張堅守作戰,沒有敢說講和的。
當初,也先諸多要挾,都是由喜寧策劃的。朱祁鎮(英宗)策劃鎮守大同的將領抓了喜寧,把他殺了。又給王偉想辦法,讓他引誘殺了姦細田小兒。而且利用間諜實行離間,請求特別釋放了忠勇伯把台家,答應封給爵位,讓他從中想辦法。也先開始有放回上皇的意思,派使者來聯繫,京師的戒備才稍稍放鬆了一點。于謙上言:“南京重地,需要有人加以安撫穩定。中原有很多流民,假如遇上荒年,互相呼應聚集成群,這是很值得擔心的。請敕令內外守備和各處巡撫用心整頓,防患於未然,召回派往內地召募發兵的文武官員和鎮守中宮。”
到了八月,上皇被留在北方已經一年。也先見中國沒有什麼事端,更想講和,使者接連前來,提出把上皇送回。大臣王直等商議派使者前往迎接,皇帝不高興地說:“朕本來不想登大位,當時是被推上來的。”于謙從容地說:“帝位已經定了,不會再有更改,只是從情理上應該趕快把他接回來罷了。萬一他真有什麼陰謀,我就有話說了。”皇帝看看他便改變了面色說:“聽你的、聽你的。”先後派遣了李實、楊善前往。終於把上皇接了回來,這是于謙的功勞。
上皇已經回來,瓦剌請求朝貢。先前貢使不過百人,正統十三年增加到三千餘人,對給予的賞賜總不滿足,便入侵。”現在又派三千人來朝,于謙請求列兵居庸關以備不測,在京師隆重陳兵,設宴招待。因此說到和議很難依靠,逐條進上安定邊境的三個策略。請求敕令大同、宣府、永平、山海、遼東各路總兵官增修牆準備防禦。京兵分別隸屬於五軍營、神機營、三千營,雖然各設有總兵。但不相統一,請求選擇精銳十五萬人,分為十營團操,從此開始了團營的制度。這事記載在《明史·兵志》中。瓦剌入貢,常常攜帶以前擄去的人口來。于謙一定奏請酬勞使者,前後贖回了幾百人。
當初,永樂年中,投降過來的人被安置在京畿附近的很多。也先入侵時,很多成了內應。于謙想分散遣送他們。因為西南有戰事,每次出征,都挑選他們精銳的騎手,從厚資助他們前往,然後再遣送他們的妻子,內患得以平定。楊洪以獨石入衛,八個城都給了敵人。于謙使都督孫安率輕騎兵出龍門關佔據了它,招募百姓屯田,邊戰邊守,八個城得以收復。貴州苗未平定,何文淵建議撤去布使、按察兩司。專設都指揮使司,用大將鎮守。于謙說:“不設兩個司,是放棄了這地方。”建議遂作罷。于謙認為上皇雖然回來了,但國恥未洗雪,正值也先和脫脫不花結怨,請求趁機派大軍,自己前往征討他,以報復從前的仇恨,清除邊患。皇帝不準。
于謙主持兵部工作時,也先的勢力正在擴張,而福建鄧茂七、浙江葉宗留、廣東黃蕭養各自擁有部眾和自封的封號,湖廣、貴州、廣西、瑤、侗、苗、僚到處蜂起作亂,前後的軍隊徵集調遣,都是于謙獨自安排。當戰事匆忙急迫,瞬息萬變的時候,于謙眼睛看著手指數著,隨口講述奏章,全都能按照機宜採取正確的方針方法。同事和下屬接受命令,彼此看著都感到驚駭佩服。號令嚴明。雖然是勛臣老將稍有不守法度,立即請聖旨切實責備。一張小字條送到萬裡外,沒有不謹慎小心執行的。他才思的暢通敏捷,考慮的周到仔細,一時沒有人能比得上。他性情淳樸忠厚過人,忘身憂國。上皇雖然回來了,一點也不說自己的功勞。東宮改易以後,景帝命令凡是兼東宮太子宮屬者支取兩份俸祿。諸臣都表示推辭,只有于謙一再推辭。自己的生活很簡單儉樸,所居住的房子僅僅能夠遮擋風雨。皇帝賜給他西華門的府第,推辭說:“國家多難,臣子怎麼敢自己安居。”堅決推辭,皇帝不準。於是把皇帝前所賞賜的璽書、袍服、銀錠之類,全部封好寫上說明放到那裡,每年去看一看罷了。
皇帝很了解于謙,所議論奏請的事沒有不聽從的。皇帝曾經派使者到真定、河間採擇野菜,去直沽製造魚乾,于謙一說便馬上停止。任用一個人,一定悄悄訪問于謙。于謙實事求是地回答,沒有隱瞞,也不躲避嫌疑怨恨。因此那些不稱職的人都怨恨他,而不像他那樣被皇帝信用的,亦往往嫉妒他。當敵寇剛剛撤退時,都御史羅通立刻上奏章彈劾于謙登記的功勞薄不實在。御史顧曜說于謙太專權,干預六部的大事奏請實行,好像他就是內閣一樣。于謙根據祖制反駁他們,戶部尚書金濂亦上疏為他爭辯,但指責他的人還是不斷收集他的材料。各御史多次用苛刻的文詞上奏彈劾他,全靠景泰帝力排眾議,加以任有,他才得以盡量實現自己的計劃。
于謙的性格很剛強,遇到有不痛快的事,總是拍著胸脯感嘆說:“這一腔熱血,不知會灑在哪裡!”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勛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終不贊成講和,雖然上皇因此能夠回來,但上皇並不滿意。徐珵因為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這時把名字改為有貞,比較得到提升進用,經常咬牙切齒地恨于謙。石亨本來因為違犯了軍法被削職,是于謙請求皇帝寬恕了他,讓他總理十營兵,但因為害怕于謙不敢放肆,也不喜歡于謙。德勝門一仗的勝利,石亨的功勞並不比于謙大,而得到世襲侯爵,內心有愧,於是上書推薦于謙的兒子于冕。皇帝下詔讓他到京師,于謙推辭,皇帝不準。于謙說:“國家多事的時候,臣子在道義上不應該顧及個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為大將,沒有聽說他舉薦一位隱士,提拔一個兵卒,以補益軍隊國家,而只是推薦了我的兒子,這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嗎?我對於軍功,極力杜絕僥倖,絕對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張輒因為征苗時不守律令,被于謙彈劾,和內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謙。
景泰八年正月壬午,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迎接上皇恢復了帝位,宣諭朝臣以後,立即把于謙和大學士王文逮捕入獄。誣陷于謙等和黃囗製造不軌言論,又和太監王誠、舒良、張永、王勤等策劃迎接冊立襄王。石亨等拿定這個說法,唆使科道官上奏。都御史蕭維禎審判定罪,坐以謀反,判處死刑。王文忍受不了這種誣陷,急於爭辯,于謙笑著說:“這是石亨他們的意思罷了,分辯有什麼用處?”奏疏上呈后,英宗還有些猶豫,說:“于謙是有功勞的(謙實有功)。”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皇帝的主意便拿定了。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拚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決。史載:天下冤之!于謙被殺之後,按例應該抄家,可抄家的官員到于謙家時,才發現這是一項十分容易完成的工作,因為于謙家裡什麼也沒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財(家無餘財)。遂溪的教諭吾豫說于謙的罪應該滅族,于謙所推薦的各文武大臣都應該處死。刑部堅持原判這才停止了。千戶白琦又請求寫上他的罪行,刻板印刷在全國公布。一時要討好皇帝爭取寵幸的人,全都以于謙作為一個話柄。
于謙自從土木之變以後,發誓不和敵人共生存。經常住在值班的地方,不回家。一向有痰症病,景帝派太監興安、舒良輪流前往探望。聽說他的衣服、用具過於簡單,下詔令宮中造了賜給他,所賜東西甚至連醋菜都有了。又親自到萬歲山,砍竹取汁賜給他。有人說皇帝太過寵愛于謙,興安等說:“他日夜為國分憂,不問家產,如果他去了,讓朝廷到那裡還能找到這樣的人?”到抄家的時候,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財,只有正屋關鎖得嚴嚴實實。打開來看,都是皇上為表其功德賜給的蟒袍、寶劍。于謙死的那天,陰雲密布,史載:天下冤之(全國的人都認為他是冤枉的。)有一個叫朵兒的指揮,本來出自曹吉祥的部下,他把酒潑在於謙死的地方,慟哭。曹吉祥發怒,鞭打他。第二天,他還是照樣潑酒在地表示祭奠。都督同知陳逢被于謙的忠義感動,收斂了他的屍體。過了一年,送回去葬在杭州。陳逵,是六合人。曾被推舉為有將領之才,是從李時勉門下舉薦的。皇太后開始時不知道于謙的死,聽說以後,嘆息哀悼了幾天。英宗也後悔了。
成化初年,將于冕赦免回來,他上疏申訴冤枉,得以恢復于謙的官職,賜祭,誥文里說:“當國家多難的時候,保衛社稷使其沒有危險,獨自堅持公道,被權臣奸臣共同嫉妒。先帝在時已經知道他的冤,而朕實在憐惜他的忠誠。”這誥文在全國各地傳頌。弘治二年,採納了給事中孫需的意見,贈給於謙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謚號肅愍,賜在墓建祠堂,題為“旌功”,由地方有關部門年節拜祭。萬曆中,改謚為忠肅。杭州、河南、山西都是歷代奉拜祭祀不止。其實于謙並不需要皇帝的所謂嘉獎,因為這些所謂的天子似乎並沒有評價于謙的資格,明英宗之前有過無數的皇帝,在他之後還會有很多,而于謙是獨一無二的。
岳忠武王祠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嵯峨。中興諸將誰降敵,負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雲多。如何一別朱仙鎮,不見將軍奏凱歌。
詠煤炭
鑿開混沌得烏金,藏蓄陽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爐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賴生成力,鐵石猶存死後心。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除夜宿太原寒甚
寄語天涯客,輕寒底用愁。春風來不遠,只在屋東頭。
于謙墓
前殿闢為序廳,殿門兩側楹聯是林則徐所撰:“公論久而後定,何處更得此人”。清朝嘉慶壬午年(1822)六月,林則徐任浙江杭嘉湖道,他倡議集資整修于謙祠墓,並帶頭捐獻自己的官奉。上懸匾額“百世一人”,是對於謙一生功績的高度概括。序廳正中一巨大石灰岩上鐫刻著前言,石灰岩造型取意于謙青少年時所作詩作《石灰吟》,“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也正是于謙一生剛正不阿、兩袖清風高潔品性的真實寫照。兩側牆上陳列于謙年表、于謙世系表,一張繪於清代的于謙夫婦像尤為引人注目。廳內還放置造型簡潔的案幾、椅等明式傢具以渲染氣氛。
正殿是于謙祠的主體部分,也是陳列最具特色的地方,通面寬21.8米,進深14.15米,。大殿正中是一座于謙全身立像,於公威嚴肅立,雙目炯炯,正氣凜然。像高3.2米,基座1.3米,為海水浪花圖案。像后襯以由徐向前元帥書寫的《石灰吟》壁面,塑像上方懸掛乾隆御題匾額:“丹心抗節”,黑底金字,為乾隆十六年乾隆帝南巡杭州憑弔于謙時所題。殿柱上懸掛數幅頌揚于謙不朽功績的楹聯,均是明清時期的名家所撰,經當代書法家題寫。大殿牆面為兩幅半圓大型浮雕壁畫,左側是“北京保衛戰”,右側是“土木堡之變”的有關場景,每幅畫相對獨立,但在整體上又呵成一氣,場面頗為凝重、壯觀,運用明暗變幻的燈光效果,再輔以鏗鏘激越的《十面埋伏》背景音樂,使人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恍如置身於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塵土飛揚的古戰場,正與于謙一起抵禦外侮。壁畫高3米,寬46米,是經專家多次論證修改,在中國美術學院雕塑家王卓予先生的指導下完成。壁畫突破了一般祠堂陳列的窠臼,使壁面不見柱子,與匾額、楹聯、塑像遙相呼應,具有強烈的藝術震撼效果。塑像背面的牆壁上嵌有清代石碑若干塊,其中包括湘鄉楊昌題的線刻《明少保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像》碑一塊,袁枚題《重修於忠肅廟碑》殘碑九塊。
南北廂房分別作為兵器室和接待室。兵器室陳列明代的各種軍械,包括神機營用的火銃、火炮等。明代的兵器門類多、數量大、製作精、技術高,有較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
前殿與後殿間的天井裡,赫然立著一尊威武、雄壯的鐵犀牛,身高約2米,圍長約2.5米,周身烏黑,獨角朝天,背上鑄有于謙親撰的《鎮河鐵犀銘》,它是于謙勤政愛民、治理黃河的一個歷史見證。黃河自古多泛濫,巡撫河南期間,他勵精圖治,奔波於大河上下,全心治理水患。為鼓舞人民戰勝洪災的信心,在1446年,派人鑄了這尊“鎮河鐵犀”,表達了希望根除黃河水患,使百姓過上安定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原物現存於河南開封鐵牛村。
天井右側有口井,井旁立碑,名之為“忠泉”。根據祠內清時李鐸遺碑記載:康熙乙亥年,在改建於謙祠時發現此泉,泉水色清而味甘,因念“公之大忠誠如水之在地中”,故以此命名。後殿的院子里還保存著數明清兩代的石碑,分別是四塊大碑(弘治、嘉靖、萬曆、康熙)及一塊乾隆年間的殘碑。
後殿陳列于謙生平事迹,採用圖版和照片相結合的形式,分“少年壯志”、“勤政廉明”、“保衛北京”、“永垂青史”四個部分,詳細介紹了于謙高尚的品格、卓越的功績以及悲壯的人生。兩側的陳列櫃中,分別展示了于謙的著作和歷代有關於謙的評述著作,有《於肅愍公集》、《於少保萃忠全傳》、《於忠肅公祠墓錄》等。
出於謙祠大門向北約50米,可見一明式牌坊,墓道長長,芳草萋萋,兩旁肅立的石翁仲、石獸,為墓區平添幾分肅穆與莊嚴。百米墓道的盡頭,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於謙墓,墓碑上書“大明少保兼兵部尚書贈太傅謚忠肅於公墓”,是1982年修復墓時重新鐫刻的,碑下的浮雕纏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為明時原物。
張煌言(1620-1664),漢族,字玄著,號蒼水,浙江鄞縣人,南明儒將、文學家、民族英雄。崇禎舉人。官至南明兵部尚書。
為人剛正不阿,能文能武,立志報國濟民。他的詩文多是在戰鬥生涯里寫成。其詩質樸悲壯,充分表現出作家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但詩文著作大半散佚,今有《張蒼水集》行世,內收《冰槎集》、《奇零草》、《北征錄》等。
張煌言,漢族,南明將領、詩人,民族英雄。字玄著,號蒼水。鄞縣(今浙江寧波)人。崇禎年間舉人。
1645年(弘光元年)清兵大舉南下,連破揚州、南京、擒殺弘光帝。張煌言與錢肅樂、沈宸荃等人起兵抗清,奉魯王朱以海監國於紹興,授翰林修撰。后清兵破錢塘,隨魯王逃至浙閩沿海,入據舟山。
1646年五月,清征南大將軍貝勒博洛乘虛突破錢塘江,紹興、杭州、義烏、金華等城相繼失守,宗室樂安郡王、楚親王、晉平郡王在金華殉國。魯王則在石浦守將張名振護衛下自台州出海到達舟山,張煌言隨即趕回鄞縣故里,與老父、繼母、妻兒子女訣別,追隨魯王一行至舟山。但舟山總兵、隆武帝所封肅虜侯黃斌卿卻拒絕接納,魯王只得逃往福建長垣。不久,魯王去廈門,張名振留舟山待機。張煌言與張名振待局勢稍定后,重返浙東與舟山地區,組織招募義軍。而張煌言被魯王加授右僉都御史之官職。
1647年(永曆元年),清蘇松提督吳勝兆欲在蘇州反正,起事前聯絡定西侯張名振支持。張煌言勸張名振援吳勝兆,張名振遂命張煌言為監軍,徐孚遠副之。於四月初六自岑江(即舟山岑港)出發。不料四月十三日在崇明島外遇風暴而大敗。總督浙直水師戶部左侍郎沈廷揚、總兵蔡聰(黃斌卿之妻舅)等將領十餘人上岸后被清軍俘獲,於七月初三就義。而張煌言也因“颶風覆舟,陷虜中七日,得間行歸海上”。在途經黃岩時,又被追趕的清兵“圍而射之”,張煌言“以數騎突〔圍〕出”,自此他“益習騎射”。並在浙東招募集結義軍於上虞縣平岡寨屯田拒守。其時,“諸山寨多出劫掠,獨煌言與王翊履畝勸輸,戢所部勿擾民”,深得民眾擁護。
1648年,鄭芝龍降清,清兵佔領福建,隆武帝被殺。
1649年,張名振襲殺黃斌卿,魯王正式駐蹕舟山,在定海開朝建廟。
1651年(永曆五年,清順治八年),張父去世。逢此父喪之際,清軍浙江提督田雄乘機致書招降,被堅決拒絕。
1651年7月,清將張天祿出崇安分水關,馬進寶出台州海門,閩浙總督陳錦全軍出定海,分路進攻舟山。張名振、張煌言等奉魯王入海出兵吳淞,牽制清軍主力。大學士張肯堂、安洋將軍劉世勛、盪北伯阮進、左都督張名揚等留守。九月,陳錦趁霧攻陷螺頭門(即蛟門,亦名定關),阮進戰死。清軍圍城十日,城中火炮俱盡,繼之以巷戰,劉世勛戰死,大學士張肯堂自縊於雪交亭,張名振弟張名揚被執不屈,張母及家室等數十口皆自焚。此役舟山軍民死難者達18000人,合葬定海城北龍峰山下。事後,清將自承:“我軍南下,江陰、涇縣、舟山三城,最不易攻。”
舟山失陷時,張名振、張煌言等正在海上,乃不得已保護魯王暫避廈門,依附鄭成功軍,聯合抗清。鄭成功令入金門島安置,僅按月供給豬肉、大米之物,而“修寓公之敬”。張煌言見此狀,嘗對鄭成功說:“招討(鄭成功)始終為唐,真純臣也!”鄭成功回答說:“侍郎(張煌言)始終為魯,豈與吾異趨哉?”(《鮚埼亭集》卷九)故張、鄭二人雖各事其主不同,但其交誼卻頗牢固深厚。
1652年二月,鄭成功圍攻海澄,擊敗來援的清浙閩總督陳錦。三月,鄭成功攻詔安、南靖、平和,圍困漳州達八月之久。陳錦領兵增援,被鄭軍阻擊於漳州灌口。其間,家丁庫成棟刺殺陳錦,將首級送給鄭成功。十月,固山厄真金礪率援軍解圍,鄭成功退守海澄。1652年冬,張煌言秘密回到吳淞、天台,聯絡各地抗清鬥爭力量。1653年春,張名振帶兵進入長江,鄭成功派陳輝等領兵二萬,進屯崇明,攻破鎮江,登金山,遙望南京,拜祭明孝陵。因長江上游約定響應的孫可望部沒有動作,遂退兵到崇明平陽沙。十二月,崇明清兵萬人,乘凍涉江來攻,張名振、張煌言親自領兵左右衝擊,殺傷清軍甚眾。
1654年正月,張名振、張煌言與陳輝等會合,率海船數百艘,再進長江,攻瓜州、儀真,直到燕子磯(南京江邊),等待上游消息。四月,見上遊動靜全無,便率水師東下,進攻崇明。鄭成功派陳六御、程應蕃增援,復進鎮江,焚毀小閘,到儀真燒糧船六百隻,獲船隻達五百艘。張名振還帶沙船六十隻,泛海到登萊,遠及朝鮮沿海。
1655年,張名振與張煌言合兵三入長江,抵燕子礬,因兵力單弱,無功而返;乃會同鄭成功部甘輝、陳六御等收復舟山,張名振縞素入城,遍覓母屍,哀動三軍。歲末,張名振猝死。據說是食物中毒,或疑鄭成功部屬所為;另一說為“疽發背而死”。死前曾言:“吾於君母恩俱未報,若母屍不獲,毋收吾骸。”言畢起坐,擊床而逝,死不瞑目,猶凜凜有生氣。后葬於普陀勾山南嶴村。張名振原本遺囑由張煌言統領其軍,而鄭成功卻下令由陳六御接掌。次年清軍再度佔領舟山,陳六御陣亡,在將士的推戴下張煌言成為原魯監國系統軍隊的主要領袖,繼續同鄭成功聯合作戰。
1658年,永曆帝封鄭成功為延平郡王,張煌言為兵部左侍郎。同年清軍進犯雲貴,鄭成功、張煌言進軍浙江,攻克樂清、寧海等地,在羊山遇颱風,損失巨艦百餘艘,漂沒戰士八千餘人,被迫撤回廈門。
1659年五月,鄭成功、張煌言再次進軍長江。當月,攻克瓜州、鎮江。六月二十二日到達江寧,從儀鳳門登陸,在岳廟山屯營。張煌言建議說:“師久易生他變,宜分兵襲取句容、丹陽等城。”鄭成功未能採納這個正確意見。七月初五日,蕪湖降書至,鄭成功命張煌言帶兵控制上游,防備江楚援兵。張煌言審度形勢,分兵出擊。一軍出溧陽,攻廣德;一軍鎮守池州,截斷上游援軍;一軍攻和州,保衛採石;一軍入寧國,攻徽州。傳檄大江南北,各地人民響應,一舉收復太平、寧國、池州、徽州等四府、三州、二十二縣。一時江南震動,清順治帝甚至準備親征江南。
張煌言得知鄭成功出海,清總督郎廷佐已派水師截斷長江,便決定進軍鄱陽湖,號召江楚人民進行抗清鬥爭。八月初七日,船到銅陵,被清援軍打敗。張煌言焚舟登陸,率余部數百人取道霍山、英山,到達東溪嶺時,適逢清軍“追騎至,從者盡散”。張煌言突圍而出,只得“變服夜行,至高滸埠,有父老識之,匿於家數日,導使出間道,渡江走建德、祁門亂山間”。此時張煌言身染瘧疾,幾乎不能行走,但仍不顧病痛,奮力疾行。到達休寧后,“得舟下嚴州”。登岸后,又復行山路,途經浙江的東陽、義烏“至天台達海”。歷盡千難萬險,兵敗后繞道潛行二千餘里,九死一生,終於到達浙東海濱,招集散亡,屯駐長亭鄉。同時派遣使者向永曆帝稟告自己兵敗的消息。永曆得悉后,在敕書中表示安撫慰問,並加兵部尚書職銜。后移駐寧海臨門,加緊訓練兵士。然而一年後,清廷為了肅清東南沿海地區的抗清勢力,頒布了“遷海令”,下令把沿海居民強行遷往內地,以斷絕對義軍的糧餉“接濟”。義軍“無所得餉”,只得“開屯南田自給”。
鄭成功在十六年中六次進軍失敗,東南沿海州縣,屢得屢失。遂接受荷蘭東印度公司通事何斌的建議,欲東取台灣,說:“台灣沃野千里,可以立國。”張煌言在臨門寫信勸阻,說“軍有寸進而無尺退。今入台則兩島(金門、廈門)將來恐並不可守,是孤天下人之望也。”(《鮚埼亭集》卷九)鄭成功不聽。1661年三月,留子鄭經守廈門,親率大軍三萬乘海船百艘,進取台灣。十二月十一日,荷蘭總督揆一投降。鄭成功收回台灣,改稱台灣城為東都,設一府二縣。
1662年(清康熙元年),張煌言又將義軍移駐沙堤。其時,鄭成功收復台灣后,建立鄭氏政權。而魯王則身居金門,故鄭成功對其衣食供奉“禮數日薄”。張煌言雖對魯王仍忠心不貳,且“歲時供給”不絕,但又“慮成功疑”,故“十年不敢入謁”魯王。待到張煌言“及聞桂王敗亡”后,便“上啟魯王,將奉以號召”。但沒有得到鄭成功的支持。五月,鄭成功突然病逝於台灣,致使抗清鬥爭形勢更為嚴峻。張煌言則轉戰於寧海臨門村一帶。這時,清廷浙江總督趙廷臣乘張煌言義軍處境艱難之際,再次寫信招降,張煌言不為所動,並回信拒絕。
1663年(康熙二年),魯王朱以海在金門島病逝。張煌言聽說魯王病故后,悲痛欲絕,眼見抗清鬥爭大勢已去,於是將義軍人馬全部解散。本人則攜隨從羅綸及部屬數人,駕一條小舟,登上南田島附近一個名為懸山花嶴的荒僻小島上隱居,小島孤懸“海中,荒瘠無人煙,南汊港通舟,北倚山,人不能上”,張煌言就在島上,“結茅而處”,暫時得以棲身。島上不出產糧食,只能化裝外出購買。清廷浙江總督趙廷臣、提督張傑從降將處探知張煌言藏身於附近海島,就派遣兵丁潛伏於舟山的普陀、朱家尖一帶,不久果然截獲了張煌言的購糧船,當即利用所獲船隻連夜趕往花嶴。七月十七日天色未明時分,清兵出其不意地闖入張煌言居室,將張煌言、羅綸以及部屬葉金、王發,侍者楊冠玉等人擒獲。
張煌言被俘后,斷然拒絕了清政府的招降,在押解途中,寫下了許多傳誦一時的詩篇。
1664年10月25日(康熙三年九月初七日),張煌言被清軍殺害於杭州弼教坊。當他赴刑場時,大義凜然,面無懼色,抬頭舉目望見吳山,嘆息說:“大好江山,可惜淪於腥膻!”就義前,賦《絕命詩》一首:“我年適五九,偏逢九月七。大廈已不支,成仁萬事畢。”臨刑時,他“坐而受刃”,拒絕跪而受戮。同時就義還有羅綸等人。而在此之前兩天,張煌言的夫人和唯一的兒子亦在鎮江被殺害。為了不使他絕後,由張煌言的第二個侄子承嗣,至今,寧波張氏後人枝葉繁盛。
《滿江紅懷岳忠武》
屈指興亡,恨南北,黃圖消歇。便幾個,孤忠大義,冰清玉烈。
趙信城邊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慘模糊,吹出玉關情,聲凄切。
漢宮露,染園雪。雙龍逝,一鴻滅。剩逋臣怒擊,唾壺皆缺。
豪傑氣吞白鳳髓,高懷眥飲黃羊血。試排雲,待把捧日心,訴金闕。
《入武林》
國破家亡欲何之?西子湖頭有我師。日月雙懸於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漸將赤手分三席,擬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車東浙路,怒濤豈必屬鴟夷。
《放歌》
予生則中華兮死則大明,寸丹為重兮七尺為輕。
予之浩氣兮化為雷霆,予之精神兮變為日星。
尚足留綱常於萬祀兮,垂節義於千齡。
張蒼水祠位於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建築面積二百五十平方米,粉牆青瓦,為清代的江南民居風格。祠後為張蒼水墓。抗清民族英雄張蒼水之所以被葬在西湖湖畔還有一段動人的真實故事,其墓碑上的“王先生墓”也是有淵源的。
西湖南屏山荔子峰麓,明末抗清民族英雄張蒼水墓肅穆莊嚴,近年新修復的張蒼水先生祠典朴凝重。張蒼水,名煌言,浙江鄞縣人。明末民族危亡之際,他曾在東南沿海及長江下游地區英勇抗擊清兵,終因勢孤兵敗,又遭叛徒出賣而落入敵手。面對高官厚祿的利誘,這位錚錚鐵漢寧死不降,康熙三年(一六六四)九月初七,在杭州弼教坊慷慨就義。此前三天,他的夫人和兒子已為清廷殺害,家破人亡,眼看英雄身後竟要拋屍曠野。這時,有西湖白蓮洲留錫庵僧人超直,又稱為石和尚,與蒼水是鄞縣同鄉,欽佩張蒼水的高風亮節,冒著殺身之險挺身而出,治棺木收殮了英雄遺骨,暫厝寶石山僧舍。隨即,又在鄞縣紀五昌、萬斯大等同鄉和杭州義友張仲嘉等人資助下,在南屏山北麓覓地為張蒼水建墳安葬,請曾與張蒼水一起在浙東抗清的戰友、堅不仕清的大學者黃宗羲撰寫了《張公墓誌銘》。
張蒼水遺骨的安葬是在保密的情況下進行的。建墳后,為避清廷耳目,稱之為“王先生葬處”。墓前僅草草立一碑石,石上題“王先生墓”。在此後清康熙、雍正兩朝的七十餘年中,墓名一直這樣稱呼。清官府固然不明底細,民間也僅有少數人知情。而且,墓的外觀也一直保持普通百姓墓葬的面貌,甚至常年埋沒蒿萊,荒僻難尋,以致若干年後,撰寫張蒼水墓誌銘的黃宗羲前來憑弔忠魂,到了南屏山下尋尋覓覓好長時間,才找到張墓,一灑追思戰友的潸潸熱淚。事後,他在《尋張司馬墓》一詩中寫道:“夜台不敢留真姓,萍梗還來酹晚鴉。”“夜台”意即墳墓,“不敢留真姓”正是指張墓“姓”王的嚴酷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