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氣虛證
脾氣虛證
脾氣不足,運化水谷精微及運化水濕功能減弱所引起,臨床以納少腹脹,便溏,疲乏為主要表現的證候。常見泄瀉、胃脘痛、腹痛、水腫、痰飲、哮喘、痿證、小兒疳積,以及西醫的慢性胃腸炎、慢性腎炎、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疾病。脾、胃同居中焦,脾胃之氣統稱中氣,故脾氣虛證屬於中氣不足範疇。“脾氣虛”一詞出於《內經》,如《靈樞•天年》中有“七十歲,脾氣虛,皮膚枯”的論述。其後歷代醫家對脾氣虛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有發揮,指出脾主運化,是氣血生化之源,為後天之本。若先天稟賦不足,或素體脾胃虛弱,或後天失於調養,或飲食不節,饑飽失常,或勞倦過度,憂思日久,或年老體衰,或大病久病之後,元氣未復,失於調養,則會使脾氣虧虛,運化功能失常,導致氣血生化乏源,形成脾氣虛證。
● 脾氣虛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飲食不節,饑飽不調,或思慮勞倦,則易損傷脾氣,誠如《內外傷辨惑論》所云:“苟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勞役過度,而損耗元氣。”或年老體弱,臟氣虛衰,或慢性疾患,消耗脾氣,均可導致脾氣不足證。故《外科正宗》說:“善養生者,節飲食,調寒暑,戒喜怒,省勞役,此則不損其脾胃也,如不然,則精神氣血由此而日虧,臟腑經絡由此而日損,肌肉形體由此而日削,所謂調理一失,百病生焉。
● 脘腹脹滿,食後為甚,口不知味,甚至不思飲食,大便溏薄,精神不振,形體消瘦,肢體倦怠,少氣懶言,面色萎黃或晄白,或肢體浮腫,舌淡苔白,脈緩軟無力。
● 可表現兩方面病理變化:一為脾臟運化功能減弱。脾失健運,精微不布,水濕內生,故納少腹脹,便溏;脾虛失運,水濕泛濫,故肢體浮腫。二為氣血生化不足。脾主四肢肌肉,脾氣不足,肢體失養,故肢體倦怠;氣血虧虛,中氣不足,故精神不振,少氣懶言,形體消瘦,面色萎黃。不同年齡,脾氣虛證的臨床表現有所不同:小兒脾氣虛證,多表現為消化不良,嘔吐,肚腹脹大,身體消瘦,面色萎黃;年老體弱或大病久病後見脾氣虛證,多表現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倦怠嗜卧,或消瘦乏力,語聲低微,面色萎黃。
● (一)內治法
● 脾氣虛證的治療以益氣健脾為法。常用四君子湯、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
● 1.脾胃氣虛兼痰濕
● 證候:食少便溏,胸脘痞悶,呃逆等。主方:六君子湯。方葯:黨參、白朮、茯苓、陳皮、法半夏、炙甘草。
● 脘腹痞悶脹痛,噁心嘔吐者,加木香、砂仁、藿香;若泄瀉而兼腹中冷痛、手足不溫者,加炮附片、乾薑;或咳嗽、痰涎較多且有嘔惡、頭暈者,加竹茹、枳殼;若久咳痰多而清稀,氣短乏力者,加炙紫菀、冬花、白前。
● 2.脾胃虛弱挾水濕
● 證候: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主方:參蒼白朮散。方葯: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山藥、炒扁豆、蓮子肉、薏苡仁、縮砂仁、桔梗,各葯共為細末,開水或棗湯送下。
● 若兼見帶下色白質稀量多者,加蒼朮、車前子、澤瀉、柴胡;若白帶日久不止,尚可再加金櫻子、芡實、煅龍牡。
● 小兒疳積,服用參苓白朮散再加雞內金、神曲、麥芽、山楂,為細末,1日3次。
● (二)針灸療法
● 1.針刺
● 取穴內關、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關元、建里等,每日或隔日針刺1次,用補法或平補平瀉法。輪流取穴。對小兒疳積,用三棱針點刺中指第一指節掌面,以稍出血或黃包黏液為宜。4天1次,5次為1療程。
● 2.灸法
● 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闕、胃俞、脾俞等。用艾條或隔姜灸,日1次。
● 3.耳針
● 取交感、神門、肺、胃配十二指腸等穴。每次選2~3穴,隔日1次。
● 1.益脾餅
● 白朮120克、乾薑、雞內金各60克、熟棗肉250克。將前三味軋細焙熟,共合棗肉,同搗為泥,作成小餅,炭火上炙干,晨起空腹,細嚼咽之。
● 2.蜂蜜
● 100~150毫升,隔水蒸熟后,於食前空腹一次服下,每日2~3次,堅持每日服用。
● 3.薏米蓮子粥
● 薏苡仁30克、蓮子肉(去皮心)30克、冰糖適量。先煎苡仁,繼入蓮子肉,待粥成后加入冰糖,作早點食用。
● 4.山藥扁豆糕
● 鮮山藥200克、扁豆50克、陳皮3克、紅棗肉500克。將山藥去皮切成薄片,再將棗肉切碎,共合均勻后蒸糕,做早餐食之,每次50~100克。
● 5.大麥湯
● 羊肉100克、草果5個、大麥仁50克。羊肉切片后,與草果熬湯,過濾後用湯煮大麥仁,熬熟,加鹽少許即成,亦可在濾汁后與肉同煮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