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間廳

五間廳

西安事變舊址,位於西安華清池,五間廳建於清朝末年,屬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入陝,以華清池為“行轅”,下榻五間廳,其玻璃窗、牆壁上,迄今還保留兵諫發生激戰時的彈痕。

歷史簡述


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位於西安華清池,屬全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清池也叫華清宮,是我國著名的溫泉勝地。五間廳建於清朝末年,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慈禧西逃曾駐蹕於此。1934年曾加以修葺,成為高級官員遊覽休憩的場所。五間廳在華清池園內眾多仿建築物中一座磚木結構的廳房,南依驪山,北至荷花池,庭院平坦,樹木蔥鬱,因由五個單間廳房相連名五間廳。
五間廳是古環園中的主要建築物,合抱粗的赤色大柱高擎於廳的前廊檐,氣宇軒昂。與周圍的三間廳、望河亭、飛虹橋、飛霞閣相映成趣。
1982年華清池被列入中國第一批重點風景名勝區,西安事變舊址五間廳被列為中國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國務院公布唐華清宮遺址為中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事變舊址


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入陝,以華清池為“行轅”,下榻五間廳,在此策劃高級軍事會議,堅持“攮外必先安內”的錯誤國策,強迫張學良、楊虎城兩位將軍率東北軍、十七路軍進攻紅軍。張、楊兩位將軍為促蔣抗日救國,在此諫阻蔣介石放棄內戰政策,聯合紅軍抗日,蔣介石斷然拒絕。張學良、楊虎城遂聯合行動,與12月12日發動兵諫,在院內進行了一場激戰,蔣介石在寢室聽見槍聲,從後窗倉皇出走,越后牆而過,躍入深溝,碰傷脊背,由侍衛攙扶上山,匿身於西綉嶺虎斑石處的草叢中,被搜山部隊發現,扶掖下山,送往西安。
五間廳的玻璃窗、牆壁上,迄今還保留兵諫發生激戰時的彈痕,各房間辦公室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複製擺放。
五間廳由西往東依次是:秘書室、蔣介石卧室、蔣介石辦公室、部署進攻紅軍的會議室、侍從室主任錢大鈞的辦公室。
與五間廳相鄰的三間廳(亦稱桐蔭軒),始建於1900年,曾為達官顯貴遊覽下榻之所。1936年10月、12月隨從蔣介石而至的侍衛官、秘書曾在此廳住宿。12月12日晨,兵諫發生,蔣的侍衛官衝出門外,憑藉院內的建築物拚命抵抗。至今三間廳的牆壁上、玻璃上仍然保留多處彈痕。
五間廳
五間廳
三間廳已闢為“蔣介石在華清池”活動展覽,展出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