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供給

市場上商品或勞務的供應量

市場供給是指在一定的時期內,一定條件下,在一定的市場範圍內可提供給消費者的某種商品或勞務的總量。如前所述,市場供給能力分析的時間也應考慮整個項目壽命期,市場範圍包括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市場供給分析還可以分為實際的供給量和潛在的供給量,前者是指在預測時市場上的實際供給能力,後者是指在預測期(項目壽命期內)可能增加的供給能力,實際的供給量和潛在的供給量之和近似為市場供給量。

概述


市場供給量又可具體分為國內供給量和國外供給量,對市場供給能力的分析,不僅要分析國內的供給能力,而且要研究國外的供給能力。
市場供給是指某一時間內和一定的價格水平下,生產者願意並可能為市場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數量。市場供給是所有生產者供給的總和。

影響因素


(1)產品價格。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某種產品自身的價格和其供給的變動成正方向變化。在其他條件一定時,價格提高,就會增加企業業的利益或利潤,從而吸引企業去生產更多的產品,其他企業也會生產這種商品,使供給增加。反之,價格下降,收益減少,供給就會減少。
(2)生產成本。在其他條件不變時,成本降低,意味著利潤增加,則供給就會增加。反之,如果生產成本上升,供給就會減少。
(3)生產技術。生產技術的進步或革新,意味著效率的提高或成本的下降,從而影響企業的利潤。因此,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生產成本並進而影響供給。
(4)預期。生產者或銷售者的價格預期往往會引起供給的變化。
(5)相關產品的價格。
(6)其他因素,包括生產要素的價格以及國家政策等。

國內供應量


產品的國內供給量,主要決定於國內的生產能力。因此,調查供應量時,必須首先調查全國或一定地區這項產品現有的生產能力。調查中還應注意了解現有生產能力中是否還有一部分未加利用。如有這種情況,則應了解其比例有多大,原因何在(如技術問題、原材料不足、需求下降等),短期內有無擴大利用的可能。如不考慮這些因素,就會低估供應量而高估市場需求不足額。
所需資料一般可由計劃、統計部門、有關企業的主管部門以及金融部門等單位提供,也可以對現有生產企業作一些實地調查,這些企業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第一手資料
掌握了供應量,就可以預測未來的供應量。
預測未來的供應量非常重要。因為不少產品從目前來看需求量很大,供應量嚴重不足,是一項短線產品,但當很多地方都一擁而上生產這種產品時,情況就會很快發生變化,由短線產品變為長線產品。因此,在預測未來供應量時,要儘可能掌握較全面的資料和信息,以便正確估計形勢。

國外供應量


調查預測國外供應量不是指調查預測世界各國對這項產品的總供應量,而是指我國可能進口這項產品的數量。如果國內對這項產品的需求要依靠一部分進口來滿足,應向外貿部門了解進口量(應注意規格、型號及質量要求)和將來採取的進口政策。允許進口量以滿足國內生產缺額為度。這樣,減少進口就可為項目的產品開闢國內市場。反之,如果增加進口,就會使項目產品的國內市場縮小。
根據經驗可知,國外供應(即進口數)往往對產品市場產生很大影響。有的產品,原來國內外供應都很少,顯然是短線產品。但由於沒有進行有效的控制,各地紛紛盲目進口,使項目投產後產品銷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