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局

1994年迪米特里·羅格塞迪斯執導電影

《危局》是1994年由迪米特里·羅格塞迪斯指導,羅伯特·帕特里克主演的美國電影。

該片講述了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國民經濟陷入了漫長的低迷期。各大銀行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提高資金自有率,對所屬的放貸企業採取資金回收運動,致使許多企業舉步維艱、紛紛陷入破產的邊緣。竹中治夫是協力銀行的高層管理人員,由於得罪了總行行長而被調職到中島分行做行長。然而,從分行到任職伊始,他發現自己不得不應付更加棘手和複雜的局面—— 中島分行最大的放貸對象鈴木工程公司由於暫時業績不佳而出現了嚴重赤字。

釋義


詞目:危局
注音:wēi jú
分開解釋:
危 : 危 wēi 不安全:危險。危殆。危言(a.故意說嚇人的話;b.直言)。
局 : 局 jú 部分:局部。局麻(局部麻醉)示例
面對日益嚴峻的形勢,我們需要推出一個力挽狂瀾的舉措,破解危局,達到平穩過渡的目的。
基本解釋
[a dangerous situation;critical situation;desperats situation] 危急的局勢
力挽危局
詳細解釋
危險的局勢。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關於籌備立憲的諭旨與奏摺》:“特簡賢能為內閣總理大臣……以維持現今之危局。”毛澤東 《和英國記者貝特蘭的談話》:“惟有實行民眾和政府一致的抗戰,才能挽救這個危局。”

編輯推薦


一部描繪日本金融崩潰與行業現狀的現實主義小說
一部讓中國人反思和借鑒的警世恆言錄
1990年,日本經濟泡沫的破滅被稱為日本的“金融戰敗”,其影響不亞於二戰戰敗對其國民經濟造成的打擊,日本從此陷入“失落的10年”。日本“經濟小說之王”高杉良的這部暢銷小說生動而詳盡地描繪了經濟蕭條年代,銀行界的生存現狀和資本運作內幕,讓我們得以借鑒日本經驗,反思今中國的現狀和我們自己的生活——
物價飛漲、房價畸高、貨幣升值,中國會步日本的後塵,陷入泡沫經濟的泥潭嗎?
日本銀行業和金融政策到底出了哪些問題,我們應該如何避免?
作為銀行從業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職業操守,才足以在行業中長久立足?

內容簡介


是協助鈴木公司渡過難關,還是當機立斷回收貸款,避免損失?
竹中面臨著嚴峻的抉擇,然而,需要他做出選擇的,還不止這些。當發現自己已深陷於對清水麻紀的迷戀時,竹中開始考慮結束與妻子如同嚼蠟的婚姻關係……

作者簡介


高杉良,1931年生於東京,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文學系,當過記者、編輯,後來專門從事寫作。談到投身經濟小說的緣由,高杉良說:“日本的泡沫經濟崩潰以後,資產通貨緊縮的狀態愈演愈烈,金融系統受到了極大的傷害,甚至部分地失去了它應有的機能。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我才決心要寫一寫金融。”他媒體的從業經歷使其作品力度強勁、節奏明快,帶有紀實小說的鮮明特色。至今為止,高杉良共出版了《超級證券公司》、《大合併》、《大逆轉》、《慾望產業》、《蝕流》、《王國的崩潰》、《最高懲戒——解僱》等30餘部經濟小說,很多作品被翻譯至國外,高杉良也因此而獲得了日本“經濟小說之王”的地位。

目錄


危局(下)
第16 章 對 決
第17 章 政 變
第18 章 增資的問題
第19 章 家庭的牽絆
第20 章 中興之祖
第21 章 靶 子
第22 章 逃避檢查
第23 章 邂 逅
第24 章 資金不足
第25 章 閉門羹
第26 章 性騷擾醜聞下台
第27 章 人事逆轉
第28 章“金融檢察廳”
第29 章 倒 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