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間隙變窄
肋間隙變窄
肋間隙變窄是指肋骨與肋骨之間的間隙變窄的一種體征。胸部器官的炎症、腫瘤或外傷、脊柱側彎、胸廓畸形等均可引起肋間隙變窄。肋間隙變窄是指肋骨與肋骨之間的間隙變窄的一種體征。胸部器官的炎症、腫瘤或外傷、脊柱側彎、胸廓畸形等均可引起肋間隙變窄。
● 1.炎症如胸膜炎、肺結核、肺炎、肺膿腫等。
● 2.外傷如肋骨骨折等。
● 3.腫瘤如肺癌等。
● 4.脊柱側彎、胸廓畸形脊柱側彎出現凹側肋骨之間的間隙變窄,凸側肋間隙變大。后凸同樣會引起胸廓改變。
● 1.體格檢查
● (1)視診觀察胸廓形態、肋間隙是否飽滿、有無畸形或隆起等。
● (2)觸診檢查胸廓擴張度有無異常、有無胸膜摩擦感等。
● (3)叩診、聽診判斷胸部有無異常叩診音或雜音,初步判斷有無相關病變。
● 2.實驗室檢查
● (1)血常規適用於感染性疾病的排查,如肺炎、肺膿腫等。
● (2)結核菌素試驗有助於結核感染的排查,結核菌素試陽性,有助於頸椎結核的診斷。血氣分析了解人體呼吸功能與酸鹼平衡狀態,是否缺氧,肺呼吸功能等。血生化檢查了解血糖、血脂、肝功能、腎功能、離子、澱粉酶及心肌酶等。
● 3.影像學檢查
● (1)X線片可幫助判斷有無骨質破壞、肋間隙變化、肺部病變等,適用於肋骨骨折、肺炎、肺結核等疾病的排查。
● (2)CT及三維重建是判斷病變性質、範圍和有無周圍軟組織浸潤的有效手段,有助於腫瘤、結核等疾病的診斷。
● (3)MRI對於腫瘤、結核及是否存在脊髓受壓有重要意義。
● 肋間隙變窄需要鑒別的疾病很多。其伴隨癥狀等多有提示意義。伴發發熱,常見於感染性疾病。伴發消瘦、乏力等,常見於腫瘤。伴發午後低熱、盜汗,常見於結核。肋間隙變窄常見於以下疾病。
● 1. 肋骨骨折 局部疼痛是肋骨骨折最明顯的癥狀,且隨咳嗽,深呼吸或身體轉動等運動而加重,有時患者可聽到或感覺到骨摩擦感,可產生肺不張,從而造成肋間隙變窄。
● 2. 肺結核 有較密切的結核病接觸史,起病可急可緩,多為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呼吸道癥狀有咳嗽、咳痰、胸痛、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晚期結核形成纖維化,局部收縮使胸膜塌陷和縱隔移位,可出現肋間隙變窄。
● 3. 胸膜炎 主要表現為胸痛、咳嗽、胸悶、氣促,甚則呼吸困難,出現胸膜粘連可引起肋間隙變窄。可有發熱、畏寒、乏力等全身表現。
● 4.脊柱側彎 其伴隨的胸廓畸形會隨著矯形的治療而有所改善。
● 針對原發疾病進行治療。肺功能的恢復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