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

建築室內設計師

徠羅森,廣東人(生卒年月不詳),早期銀版攝影師。1852年曾任美國銀版攝影家布朗(F·Brown)的助手。

人物介紹


羅森,廣東人(生卒年月不詳),早期銀版攝影師。1852年曾任美國銀版攝影家布朗(F·Brown)的助手。1853至1854年,美國東印度艦隊司令馬登·柏利率領艦隊開往日本,強迫日本結束閉關鎖國政策,將下田和箱館兩個港口向美國開放。該艦隊中有美國攝影家伊·布朗隨行。艦隊在香港啟程時,羅森被僱用為布朗的攝影助手,1854年對日本進行了歷時半年的採訪攝影。

人物軼事


徠當時日本“下田奉行所”松浦武四郎在日記中記載了這兩位中、美攝影師的拍攝活動。他寫道:“3月27日,從今天起,美軍在下田大安寺里開始用攝影鏡拍攝。拍照人是福隆,磨鏡小官員是清國人。”日記中還描述了布朗和磨版的“清國人”一起帶著“魔術似的奇怪機器,大搖大擺地進入大安寺的情況。松浦武四郎日記中所提到的這個“清國小官員”就是中國的攝影師羅森。當時日本著名畫家鍬形赤子所畫《米利堅人應接之圖》中就有羅森的畫像。這幅肖像後來還被日本著名攝影師小川一真製成了照相銅版。1854年8月7日羅森回到香港。以日記方式把他隨美國艦隊採訪拍攝的情況在香港中文月刊《遐邇貫珍》上連載發表。據他的日記說,他在日本下田逗留了一個月,曾多次到大安寺參觀拍攝。當時日本是封建君主制度,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甚至不及中國。人們幾乎對攝影一無所知。羅森寫道,美國送給日本的禮物中有“日影像”(即照相機)一具,因“日影像以鋪向日,繪畫成像,毋庸筆描,歷久不變。’當地官民見到后“人多稱奇”。另外在日本箱館時,他回憶說:“其處有護國山,山有一寺,畫棟雕梁”,“提督遣人於此,繪照日影像,以贈各官……”。這段文字記載,是今天不可多得的早期攝影師旅行拍照的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