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人

器物名稱

不求人是指用竹或木製成,長條的手型製品,舊時中國民間用以搔癢的工具。流行全國大部地區。大約出現於戰國之時,富貴人家也有選用碧玉,象牙製成。藉助這隻纖纖“玉手”,自己能解決背脊看不見,抓不著的難忍之癢。

簡介


不求人[器物名稱]
不求人[器物名稱]
器物名。不求人俗稱孝順子、摳癢刨、老頭樂。以骨、角、竹或木削為人爪狀,有柄,用以搔癢。元陳櫟有《和不求人贊》:“噫!雖不求人兮,未免求木奴之指。孰若反掌以自搔兮,君子求諸己。”中國古代有“搔杖”(如今叫痒痒撓),又有記事於上的“笏”(亦稱“朝笏”、“手板”),如意則兼二者之用。
清《事物異名錄》云:“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最早的如意,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迄今發現製作年代最早的如意,與今天的“痒痒撓”無異。出土于山東曲阜魯國故城遺址的牙雕搔杖,殘長約40厘米,直柄,飾有三角雲紋,杖首是一屈指作抓癢狀的手掌,上飾捲雲紋,柄端雕一獸頭。後來,其形態發生分化,一支保留實用功能,在民間流傳;另一支強調吉祥含義,向純粹陳設珍玩演化,有手持如意的菩薩像。

遠銷國外


近幾年來,中國的不求人已經走出國門遠銷日韓歐美等地。甚至在美國的動畫劇集《海綿寶寶》里我們也能看到它熟悉的身影。

俗稱


[方言]∶撓痒痒的器具,多用竹、木等製成,長柄,一端有彎形梳齒兒
也叫“勿求人”,又叫“老頭樂”。中國在兩千年前的戰國時代就已經有“痒痒撓”了。
不求人
不求人
1977年山東的考古工作者對曲阜魯國故城遺址進行了鑽探試掘,在兩座戰國時代的大型墓葬中各發現了一件“痒痒撓”。這兩件“痒痒撓”都用象牙雕刻而成,長約40厘米,前部雕成人手形狀,拇指豎直,其餘四指併攏彎曲,四指指甲平齊,正好用於撓癢,柄尾端還雕成獸頭狀。整件器做得十分精緻,既實用又美觀,既是實用器,又是工藝品。
這兩件“痒痒撓”雕刻得如此精細,說明它絕不會是戰國時代才發明的,不過究竟什麼時候開始有“痒痒撓”的?今天已經搞不清了,因為這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玩意兒文人雅士是不會為它著文立說的。古人認為“事死如事生”,所以要用各種生活用品給死者隨葬,但是考慮周到得用“痒痒撓”來陪葬的卻實在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