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黃病

褐黃病

褐黃病又稱黑酸尿症,是一種罕見的氨基酸代謝障礙性遺傳病。褐黃病通常在20~40歲發病,男女發病比例約2:1。由於先天性缺乏尿黑酸氧化酶(HGO),使尿黑酸不能進一步氧化分解,異常聚積在結締組織尤其是軟骨中,使皮膚等結締組織呈現棕褐色,故名褐黃病。褐黃病主要表現為:尿液呈黑色,皮膚、鞏膜(俗稱白眼仁)呈褐黃色,耳、鼻可呈藍色。如果累及骨和關節,可出現腰背痛、駝背等表現。目前尚無特效療法,對症治療可緩解病情。低蛋白飲食可減少尿黑酸的排出。維生素B12和大劑量維生素C可減輕結締組織損傷和延遲關節病變,關節痛可用鎮痛藥物和理療。褐黃病除影響美觀外,還可併發關節畸形、心臟瓣膜病、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就診科室


● 皮膚性病科、骨科

病因


● 褐黃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近親婚育增加下一代患病風險。

癥狀


主要表現

● 尿液呈黑色。
● 皮膚、鞏膜呈褐黃色。
● 耳軟骨增厚和耳、鼻等部位顏色改變(藍黑色或灰色),透光性喪失。

其他表現

● 腰背痛或駝背等

檢查


● 確診褐黃病需要進行尿黑酸檢查、X線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等。

尿黑酸檢查

● 尿黑酸檢查對診斷本病有重要價值。
● 將尿液鹼化或靜置后,加入鹼性化學試劑,觀察其顏色變化。

X線檢查

● X線檢查主要用於觀察骨及關節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組織病理學檢查

● 組織病理學檢查不僅可以診斷疾病,還有助於排除血紅蛋白沉著症、皮膚卟啉症等其他皮膚病。

診斷


● 醫生根據臨床表現、尿黑酸檢查、組織病理學檢查可診斷本病。
● 尿液呈黑色;皮膚、鞏膜(俗稱白眼仁)呈褐黃色;耳、鼻可呈藍黑色或灰色。
● 尿黑酸檢查:尿液靜置后變黑,加入三氯化鐵后尿液暫時呈紫色。還原物質試驗(班氏試驗)陽性(黑色),加入飽和硝酸銀水溶液(用氨使之溶解)即刻顯黑色。
● 組織病理學檢查:在組織中和巨噬細胞內有黃至淡褐色細小色素顆粒。

鑒別診斷


● 本病應和血紅蛋白沉著症、光敏感所致色素沉著、阿狄森病、皮膚卟啉症等疾病鑒別。

治療


● 本病尚無特效療法,適當休息、理療、藥物治療等,有助於緩解病情。如果發生關節畸形,可通過手術矯形治療。

藥物治療

● 長期服用維生素C可抑制尿黑酸的氧化和聚合,有助於控制皮損發展,也可緩解關節疼痛。
● 關節疼痛嚴重者可以適當應用鎮痛藥物或理療緩解。

手術治療

● 如果病情嚴重,已經發生關節畸形者,可通過手術矯形治療。

其他治療

● 對於關節病變的治療,主要是適當的休息和理療。

危害


● 皮膚、鞏膜(俗稱白眼仁)變成褐黃色,可影響外貌。
● 本病可併發關節畸形、心臟瓣膜病、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和工作。

預后


● 褐黃病呈慢性進行性發展,積極治療可緩解癥狀。如果併發心臟和腎臟病變,預后較差。

預防


● 避免近親婚育,患者及其親屬建議進行婚前檢查和遺傳諮詢。